朱敏,吳葉菊,高靜,來依寧,卡米拉,陸建萍,韓擎明,黃麗歡
(克拉瑪依市中心醫(yī)院,新疆 克拉瑪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病變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fā)展,與氣道和肺臟對有毒顆?;驓怏w的慢性炎性反應增強有關,目前臨床癥狀和肺功能是COPD 診斷與病情分級的主要依據,但易受年齡等因素影響,不能全面評估病情。在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小氣道重塑(Small Airway Remolding,SAR)形成是COPD 氣流阻塞的主要病理學基礎,是COPD 病變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SAR 指的是氣道結構發(fā)生病理性改變,其重要的一個病理學特點就是細胞外基質沉積,特別是成纖維細胞增生,膠原沉積。成纖維細胞是產生和維持細胞外基質的主要細胞成分。異常成纖維細胞激活可能是引起組織病理性重構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探究miR-200s、SEC23A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OPD)中的表達影響及與小氣道重塑(SAR)相關性分析,研究如下。
觀察miRNA-200s,SEC23A 在COPD 患者樣本的小氣道,以及WS 在體內外誘導的COPD 模型中的表達,分析該表達與SAR之間的相關性。
a. 篩 選COPD 患 者 樣 本,運 用 免 疫 組 織 學,RT-PCR 和Western blot 分別檢測miRNA-200s 和SEC23A 的表達。
b. 分別在大鼠以及培養(yǎng)的氣道上皮細胞中,用WS 誘導體內外COPD 模型,分別以正??諝馕氪笫蠛蜕睇}水處理細胞為正常對照組,免疫組織學, RT-PCR 和Western blot 分別檢測miRNA-200s 和SEC23A 的表達。
注:本實驗室已經具備運用WS 在體內外建立COPD 模型技術和設備。
c. SAR 相關指標的檢測,對于COPD 患者樣本和大鼠肺組織,主要檢測小氣道壁厚度和膠原沉積:取各組肺組織,HE 染色,選取直徑小于2mm 的小氣道作為觀察目標。400 倍鏡下隨機取四個視野/組,分別測量小氣道基底膜長度(Pbm),基底膜界定面積(Abm)和小氣道外膜周長界定的面積(Ao)。運用公式計算整個小氣道面積(WAt):WAt=Ao-Abm。小氣道壁厚度為被Pbm 的平方校正的WAt 值。沉積的膠原量為被Pbm 校正的小氣道周圍膠原面積。對于體外實驗,主要用Sircol assay 檢測培養(yǎng)細胞分泌至培養(yǎng)上清中的Col I。
d. 運用相關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以上各組miRNA-200s 或者SEC23A 與SAR 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1) 使大鼠吸入WS,在體內誘導COPD 模型( 分為20mg/L和40mg/L 刺激組),以正常空氣吸入大鼠為正常對照組,HE 檢測顯示與正常對照細織相比,WS 刺激組小氣道上皮細胞排列紊亂,氣道管壁明顯增厚,并呈WS 濃度依賴性。免痠組織化學染色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織相比,WS 刺激組SEC23A 表達明顯增加,而RT-PCR 結果顯示 miRNA200c 表達呈現下降趨勢,均呈WS 濃度依性。免熒光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WS 刺激組氣道組織中,Vimentin 表達增強,而E-cat 則失去正常的膜表達方式sircol soluble collagen assay 檢別結果顯示,WS 刺激組Collagen Ⅰ分明顯增加,并呈WS 濃度依性。上述各實驗中,WS刺激組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在培養(yǎng)的16HBE 中加入10mg/L WSC 體外誘導COPD 模型,以生理鹽水處理的細胞為正常對照組,相差顯微下,正常氣道上皮細胞為立體、稍微凸起及細胞間緊密連接,WSC 刺激組細胞間隙增寬,失去細胞間接觸,部分細胞發(fā)生長梭形,多角形改變。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細胞免疫熒光結果顯示WSC 刺激組SEC23A 表達明顯增加,上皮型標記蛋白E-cat 表達降低而間質型標記蛋白Vimentin表達增強,提示出現EMT 現象;RT-PCR 結果顯示miRNA200c 表達下降,srolsoluble collagen assay 檢測顯示Collagen Ⅰ分沁明顯增加。WS 刺激組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在肺部疾病中占最大比例的COPD 被列為世界第四號奪命殺手,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艾滋病的發(fā)病率。COPD 是一種多因素的疾病,其患病率本身易受地理環(huán)境、社會經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COPD 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與氣道、肺臟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性反應增強有關,致殘率與病死率極高,嚴重危害患者生存狀態(tài)。目前臨床診斷COPD 主要通過常規(guī)肺功能檢查,但其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同一肺功能水平患者可能有不同臨床表現、生存狀態(tài),對同一種治療方法敏感性亦不同。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部,氣候干燥,冬季長夏季短,綠化面積少,周圍繞沙漠,風塵大降雨少,并且新疆少數民族特有的烹飪和飲食習慣,造成了由生物燃料(木材、木炭、動物糞便、莊稼桿和其他植物)導致的大量煙霧污染。新疆這種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導致的大氣污染,是引起該地區(qū)COPD 高發(fā)的不容忽視的客觀因素。明確COPD 發(fā)病機制,探索和尋求新的COPD 治療方法,干預和逆轉疾病過程,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任務迫在眉睫。鑒于SAR 在COPD 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到患者的預后和生存質量,阻斷SAR 病程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外COPD 的研究熱點。由于COPD病因機制較為復雜,單用某種化學藥物作用相當有限,在2011 年底頒布的最新COPD 診斷,處理和預防的全球策略中,以糖皮質激素抗炎以及支氣管舒張解痙劑為主要手段的治療,對COPD 氣道炎癥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不能阻止肺功能長期下降的趨勢,并且長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將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以及毒副作用。因此,在病變根本中尋求多靶點防止COPD,特別是從細胞和分子機制上干預SAR 的發(fā)生發(fā)展已經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