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娣 劉海波(通化師范學院吉林通化134002)
西洋參原產自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主要分布在北緯40~50°、西經67~125°的地帶。西洋參是一種五加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國的東北、西北和華北等地區(qū)對西洋參都進行了引種,且取得了成功,并逐漸探索出了一套西洋參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西洋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根是肉質,形狀多是橢圓形或者紡錘形,其外皮表面是淺黃色,且細致、光滑,斷面紋理呈現菊花狀。味苦。莖長2~5cm,且呈現圓柱形、稍有棱,條紋是縱向性分布。它的漿果是扁圓形的形狀,且對狀實施分布,在成熟后是鮮紅色;花期7月,果期9月[1]。
西洋參生長要求使用壤土、森林棕壤或者砂壤土,要求土質較為疏松、深厚且肥沃,還要富含有腐殖質,具備良好的土壤透氣透水性和保水保肥性,團粒結構也要比較好;要求土壤的pH值在5.5~7.0之間。
因為西洋參在北美洲天然的森林環(huán)境中生長,具有半陰性的生態(tài)習性,適宜在較弱的光照條件下生長,在我國,其栽培期間要搭一些簡易的遮陽棚;西洋參比較喜歡斜射光和散射光,不耐強光,避免中午前后的直射光對植株產生日灼傷害[2]。
溫度變化對西洋參生長發(fā)育有很大影響。當氣溫超過10℃且10cm深土溫超過7℃時,西洋參才能夠出苗;當氣溫超過20℃且10cm深土溫超過15℃時,植株才能正常地生長和發(fā)育;當氣溫28℃且10cm深土溫達到20℃時,植株才可以開花、結實;當氣溫低于12且5cm深土溫為10℃時,植株就會進入枯萎期。因此,西洋參生育期內適宜的氣溫在10~28℃,地上部分的生長期在130~150d。
處于生長期的西洋參需要的空氣濕度較大,一般年降水量要求約為1 000mm,在干旱、晝夜溫差較大的地方則生長不良。如果水分太大,參床發(fā)生積水也會對其生長不利。土壤最大持水量60%~70%。
西洋參的種植要選用土質保水保肥性好、較為肥沃疏松和良好排灌條件的地塊,且土壤以中性或者微酸性為好。參地選好后,播前1年要實施7~8次的翻耕,要求深度約為25cm;還要實施整平耙細處理,一般667m2施加1 500~2 000kg腐熟的有機肥、30~50kg的過磷酸鈣或者20~30kg的磷酸二銨當作基肥;在播種前的20d內,要撒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kg,后通過小型的旋耕犁實施耕翻并對土壤進行消毒。在完成整地后,要作畦,要求每2m做1個,畦高約為0.25m、畦面寬約為1.4m,畦和畦的間距要保持80cm[3]。另外,在播前要做好苗床準備,每平方米床面施入15~20g50%的多菌靈可濕劑粉劑,耕深5cm,混勻,再對土壤實施消毒,并用壓眼器實施壓穴處理,等待播種。
因為西洋參的種子具有較長休眠期,在生產上要使用裂口種子實施播種。一般要選用成熟飽滿的種子通過沙藏法處理來促使種子的發(fā)芽。要求每40~50kg的種子要用1g10%濃度的赤霉素水溶片劑兌50kg水實施24h浸泡,然后將種子沖洗干凈,把種子和沙子按照1:3的比例拌好,后放入底部能夠排水的大盆或者木箱中,并在上面蓋上布,于室內實施變溫處理,在天冷時要借用電暖風加溫,約兩個月種子即可裂口,促進出苗率的提升。
各地要按照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播種時間。一般來說,播種方法主要有直播與育苗移栽。采用直播的,種子的直播密度可以是8cm 8cm、5cm 10cm或10cm 10cm,播種深度在2.5~3cm,要求每穴播1粒種,覆土的厚度為2~2.5cm。
在育苗移栽中,先要對種苗進行培育,移栽用1年生、2年生的種苗都可以,育苗的密度可以是5cm 5cm和4cm 4cm;在起苗中,以邊起苗邊移栽的方式進行,起苗選擇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在西洋參的地上部分枯萎后進行;種苗移栽要分級進行,選用健壯根系、飽滿芽孢和無病蟲害的參苗,按照參苗的大小分作三等級實施移栽,同時還要控制好移栽密度,要求一級、二級、三級種苗的移栽密度分別為20cm 10cm、20cm 8cm、20cm 6cm;在移栽中可以選擇斜栽、平栽等方式,其中平栽是把參苗的蘆頭朝同一方向在穴內平放、覆土,要求芽孢距離土表有2~3cm;斜栽是把參苗和畦面保持30~45°角進行擺放、覆土,要求芽孢距離土表2~3cm[4]。
西洋參是喜陰的植物,它怕強光且忌直射光,則栽種期間要做好搭設蔭棚的遮光處理。在棚架搭設中,可以在畦面上通過螺紋鋼筋實施拱形的彎設,一般拱高約1.5m,在上面蓋上專用膜以及遮陽網,在西洋參已經出齊苗后,實施防風、除草處理。
出苗后,要對其實施中耕除草處理,使土壤具有良好疏松度,促進通風透光以及水分保持,且對1~3年生的參田雜草可以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拔除。
盡管西洋參比較喜濕,但是也怕水澇。在干旱時要及時澆水,使畦面保持良好濕潤度;遇澇時需要及時實施排水處理,避免出現淹根死苗現象。
綜上所述,根據西洋參的生長特性,對種植條件的要求比較苛刻,在種植期間就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把握好技術要點,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實施種植和管理,從而確保它有良好品質和高產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