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文,劉潔欣,王曉彬,張威
(松原吉林油田江北醫(yī)院 康復理療科,吉林 松原)
在我國,幸存腦卒中患者中,跌倒/墜床的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本文旨在了解腦卒中偏癱患者主要照顧者對預防跌倒/墜床知識的掌握,探討影響因素,醫(yī)療護理過程中實施針對性干預,避免跌倒/墜床不良事件發(fā)生。
2018年3~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95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主要照顧者118人,納入標準:①95例均是腦卒中偏癱患者;②照顧者承擔主要照顧任務(wù)。95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13例,年齡36~75歲,平均(48.0±6.4)歲,意識清楚,聽力正常。照顧者照顧時間≥20 d,年齡32~56歲,平均(42.0±3.1)歲,文化程度:中專以下72人,中專以上46人;顧患關(guān)系感情好的96人,一般的22人;親戚84人,其他34人。
1.2.1 調(diào)查方法
本調(diào)查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患者的基本情況:年齡、意識、感官、活動情況、服用藥物、排泄、有無跌倒/墜床既往史;第二部分:照顧者的基本資料:文化程度、顧患感情、照顧時間、身體情況、經(jīng)濟情況;第三部分為主要照顧者對預防跌倒/墜床的相關(guān)知識、態(tài)度、行為三個維度共22個條目,三個維度得分之和為照顧者的KAP水平。
1.2.2 資料的收集方法
患者跌倒/墜床的危險程度評估,全部病例于入院時,采用跌倒/墜床危險評估量表[1]進行危險程度評分,95例患者,94例為高度危險,1例為中度危險。責任/值班護士做好指導,護士長每天2次檢查,定期填寫跌倒/墜床不良事件的資料。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照顧者知識主要包括:基礎(chǔ)知識、飲食知識、服藥知識等知識;照顧者行為各維度包括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訓練環(huán)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訓練用具的使用,患者良肢位的擺放,移動病人的正確做法,按照資料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算出按照顧者的KAP水平,評分為(72.34±6.72)分,KAP得分率為76.34%。
照顧者文化程度回歸率9.34,變化回歸率2.31,t=11.24,P<0.05;顧患感情回歸率4.13,變化回歸率0.56,t=2.31,P<0.05;照顧時間回歸率1.28,變化回歸率0.31,t=-2.24,P<0.05;身體狀況回歸率8.34,變化回歸率3.25,t=10.13,P<0.05;經(jīng)濟條件回歸率7.25,變化回歸率3.42,t=9.18,P<0.05。
醫(yī)護人員在對患者做跌倒/墜床危險程度評估時,要求主要照顧者一同參與完成,對主要照顧者做出培訓計劃。
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危險因素的影響,如心理壓力、經(jīng)濟條件、身體疲勞,這與Foshes A等[2]研究結(jié)果一致。
責任/值班護士每日填寫跌倒/墜床高危評估記錄單,床尾放置跌倒/墜床警示標識等等。
照顧者KAP水平干預前知識得分率52.41,干預后得分率80.31,t=2.72,P<0.05;照顧者KAP水平干預前態(tài)度得分率62.36,干預后得分率88.42,t=2.35,P<0.05;照顧者KAP水平干預前行為得分率58.31,干預后得分率85.40,t=2.56,P<0.05;照顧者KAP水平干預前得分率62.34,干預后得分率76.34,t=3.03,P<0.05。
(1)知識、態(tài)度、行為得分相關(guān)因素分析,醫(yī)護人員應該適當給予督導和管教,讓其從主觀上重視跌倒/墜床的安全問題,糾正其對跌倒/墜床不可預防的錯誤認識。
(2)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過度依賴醫(yī)護人員的指導。有學者認為照顧者相關(guān)知識的增加和執(zhí)行能力的提高是偏癱患者跌倒/墜床預防方案成功的標志之一[3],必須經(jīng)常性地對照顧者進行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