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 要:班主任應(yīng)意識到每一位幼兒也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幼兒園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要能夠清楚、準確的將自己的思想傳遞給幼兒,使得幼兒能夠配合并幫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而且要第一時間了解幼兒的想法與需求,及時幫助幼兒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形成良性循環(huán)。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
幼兒園班主任在實際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懂得相應(yīng)的溝通藝術(shù),提高溝通水平,推動相關(guān)工作的有效進行,下面針對于幼兒園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進行細致的分析。
一、了解幼兒,做好溝通準備
幼兒年齡較小,其自我管理與約束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幼兒園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溝通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兒。首先,幼兒園班主任應(yīng)該通過對家長的了解對所有幼兒進行仔細觀察,包括幼兒的行為習慣、個性特點等,保證溝通的準備工作更加充足與細致,促使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其次,幼兒園班主任還應(yīng)該意識到,盡管幼兒年齡較小,但溝通仍然不能僅僅是簡單的聊天,溝通更應(yīng)該注重幼兒當前階段存在的疑惑與困難,在溝通過程中通過交流解決幼兒矛盾、疑問、困惑,這才能夠達到班級管理的目的。最后,幼兒處于相對較快的發(fā)展階段,因此幼兒的思想行為都會隨著所學(xué)習內(nèi)容的增加而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溝通中不能停滯不前,需要考慮到幼兒近階段的變化與幼兒進行合理的溝通。
例如,幼兒園班主任可以在幼兒日?;顒又杏^察幼兒的表現(xiàn)、行為舉止,與其他幼兒的相處,通過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幼兒特點。班主任可以在幼兒學(xué)唱歌時觀察幼兒的表情,可能有的幼兒會出現(xiàn)不開心的表情,后期班主任就可以從該角度出發(fā)與幼兒溝通,解決幼兒為什么不開心的問題。
二、換位思考,促進師生互動
為了保證幼兒園班主任能夠了解到幼兒的想法,班主任就要增加課上課下與幼兒的溝通。在具體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應(yīng)該了解到幼兒對于班級政策制度的想法,他們是支持的還是有其他意見。如果幼兒當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能遵守班級管理制度的情況,班主任就應(yīng)該進一步了解政策對于幼兒的影響,在與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后,及時調(diào)整政策。同時,班主任也可以讓幼兒想一想如果他們當了班主任會制定出什么樣的班級管理規(guī)則,在換位思考過程中,增加師生互動,也讓班級管理更加人性化。
例如,當班級中要制定新的集體活動時,班主任就可以在溝通中與幼兒進行換位思考,讓幼兒擁有決定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權(quán)利,使得幼兒可以積極參與到活動制作中,這樣不僅可以讓幼兒積極配合教師制定活動,而且在后期舉辦活動過程中也會更好的按照大家一起制定出的規(guī)則進行。只有在換位思考的基礎(chǔ)上,幼兒才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將自己的心扉向班主任敞開,在擁有自身責任感的同時產(chǎn)生主人翁意識。
三、尊重幼兒,保證溝通平等
幼兒園管理工作相對瑣碎,在管理過程中不僅需要多方面的良好配合,也需要讓幼兒積極參與進來,讓幼兒能夠成為自我管理、班級管理的主體。因此尊重幼兒就是班主任在與幼兒溝通過程中必須體現(xiàn)出來的。一方面,尊重幼兒能夠使得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對自己管理、學(xué)習、參與活動等更為自信。另一方面,尊重幼兒也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相處更為融洽。
在與幼兒溝通過程中,教師首先應(yīng)該有尊重幼兒的意識,在面對幼兒時要做到一視同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保證自己的公正性與公平性,不能出現(xiàn)有所偏袒的情況。在與幼兒溝通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幼兒想法,肯定幼兒想法中的合理之處,并及時幫助幼兒糾正不合理的觀點,但一定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以保證幼兒后期能夠主動與班主任進行溝通。
例如,幼兒園班主任可以在全面了解幼兒后,以尊重幼兒為理念,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fā),找到與幼兒進行溝通的途徑和語言,讓幼兒能夠愿意與教師溝通交流,促使班級管理工作以及課堂活動的開展更加順暢。
四、認識個體差異,多樣化溝通
雖然在幼兒階段,他們對世界的了解相對比較少,差異化并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幼兒園班主任也應(yīng)該意識到一個班集體中會有幾十個幼兒,而每個幼兒會因為家庭環(huán)境、接觸到的人和物不同產(chǎn)生自己的獨特個性,這就使得幼兒之間的差異必然存在。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在溝通過程中就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避免出現(xiàn)無效溝通的問題。
在認識幼兒個體差異時,特別需要將每一位幼兒的特點記錄下來,以防止出現(xiàn)將A幼兒的行為特點加到B同學(xué)身上,影響最終溝通效果。在認識到每一位幼兒與其他幼兒的差異后,則要采取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溝通方式,此時應(yīng)保證自己所采用的溝通方式是符合該名幼兒的,班主任也需要隨著幼兒的變化以及對不同溝通方式的適應(yīng)程度進行相應(yīng)的改變。
例如,A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能夠積極參與到課上的活動中,與其他幼兒相處的也十分融洽,面對該幼兒時,班主任就可以通過微笑、手勢動作等來表達出對幼兒的鼓勵與肯定。B幼兒性格相對文靜,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但是并不十分積極,對于該幼兒,班主任就可以在進行管理過程中先進行一對一的口頭交流,可以是幼兒早上剛來上學(xué)時,也可以是幼兒回家時,通過一對一口頭交流的鼓勵,讓幼兒能夠?qū)ψ约焊有湃危⒆層變赫J識到參與活動的優(yōu)點。后期,班主任就可以根據(jù)幼兒表現(xiàn)利用肢體語言與幼兒溝通。
結(jié)論
班主任應(yīng)意識到每一位幼兒也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幼兒園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要能夠清楚、準確的將自己的思想傳遞給幼兒,使得幼兒能夠配合并幫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而且要第一時間了解幼兒的想法與需求,及時幫助幼兒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形成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