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 ?要】 ?合唱,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合唱中,學生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得到培養(yǎng),學生能夠懂得審美的力量,懂得參與音樂學習的幸福。當前的合唱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從合唱興趣的培養(yǎng)、合唱輔助力量以及縱向和聲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意在使教師關注合唱,關注合唱中的人。
【關鍵詞】 ?小學音樂;合唱;學生
音樂課程中的合唱教學是音樂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應具有專業(yè)性和欣賞性,同樣擔當著美育作用。合唱中,學生之間的配合會越來越默契,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無形中得以增強。只有合唱取得了效果,學生才可以在合唱中提升自我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反復地錘煉和打磨,讓學生在專業(y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合唱的美,培養(yǎng)其團隊意識和審美情趣,凸顯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這才是合唱教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欣賞合唱歌曲,營造合唱氣氛
音樂是欣賞性的藝術,可以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合唱是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小學生對于合唱有著一定的畏難情緒,而營造合唱氣氛就成為合唱教學的第一步。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合唱中多聲部的美好效果,從而在對比、分析、總結(jié)和歸納中懂得和聲的內(nèi)涵和意蘊。合唱需要情韻,而小學生在名作欣賞和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感受到音樂中合唱的情韻。
例如,在《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營造一種溫暖而安靜的氣氛,先讓學生欣賞自己曾經(jīng)參加比賽的視頻。學生認真地觀看起這段視頻,他們的眼神中有著緊張,也有著羨慕?!巴瑢W們,我相信你們也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在合唱中能夠做到穩(wěn)住呼吸,注意節(jié)奏,感受旋律變化,信任自己的合唱隊友,相信你們可以配合得非常默契?!睂W生聽賞后,產(chǎn)生了濃厚的合唱興趣,也為合唱此作品奠定了情感基礎。
在學生欣賞音樂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作品,比如自己的參賽作品,亦或是自己指揮的一些學生的合唱作品,這些都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在這樣的作品中感悟合唱的情懷,這將會給學生營造一種有效的教學情境。
二、運用樂器輔助,給予科學指導
合唱,需要專業(yè)化的指導。首先,音樂教師要具備專業(yè)的合唱知識和組織合唱的能力。雖然小學生的合唱沒有合唱團那樣正規(guī),但是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合唱習慣,既要指導學生唱好自己的那部分,還需要對其他聲部的音程和音準等有更好的了解,使學生能夠在合唱中達到音響的和諧性。如何才能使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各個聲部之間的旋律變化呢?樂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在二聲部合唱教學的時候,為了使學生準確地了解音程、音準,教師就可以用樂器或者是舞蹈來幫助學生了解合唱作品的意蘊。
例如,在《小事情》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樂器為學生展示一些演唱的技巧?!巴瑢W們,你們能聽出這首歌是哪一種演唱形式嗎?”老師可以用適合表現(xiàn)的樂器,如豎笛、口風琴等吹奏出低聲部的旋律,出示合唱譜,讓學生熟悉低聲部,師生配合,讓學生觀察高低聲部的節(jié)奏、音調(diào)的不同;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如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樂器與人聲合作等,幫助掌握旋律的走向,再填詞演唱,感受歌曲的情感;最后,合作演唱,全班學生分聲部演唱。
有樂器輔助的合唱教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樂器來展開教學活動,還可以用樂器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發(fā)聲,如何在合唱中與其他同學的聲音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三、訓練縱向和聲,突破合唱難題
在音程的模唱中,學生會感覺到一定的難度,唱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一種較好的教學形式。在這樣的形式中,學生可以自由地展現(xiàn)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大都是獨唱、齊唱的演唱形式,教師可以將歌曲的形式稍微變換一下,以輪唱的形式來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就會從音樂的風格、情緒以及手法上全面地了解自己要合唱的歌曲,逐漸形成感官上的習慣。基于此,教師指揮學生,提醒他們何時演唱,學生在這樣的練習中也會逐漸地感受到合唱的成就感和美感。
例如,在《飛吧,飛吧》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置這首歌曲的教學重點為感受休止拍的節(jié)奏和四度音程的演唱,感受二聲部。首先,學生聆聽,感受這首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揣摩節(jié)拍。在學唱一聲部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動作去感受音樂,感受節(jié)拍旋律,邊跳邊哼唱歌曲,學生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在學唱二聲部的時候,教師應該特別關注學生對于聲部變換的理解程度,指導學生在何時開始二聲部的演唱,特別要注意二者之間的融合,不能顧此失彼,教師可以采取輪唱歌詞的形式,使學生了解不同音程之間的音樂感受,讓他們在逐漸摸索和不斷的練習中提升演唱能力。
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處于發(fā)展階段,更熟悉單部演唱,故而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照譜輪唱的機會,先進行二部輪唱,而后逐漸加聲部,在這樣的反復訓練中,學生就會突破自我,解決合唱的難題。
總之,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合唱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輕松地表現(xiàn)自我,給予學生技法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合唱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逐漸養(yǎng)成團隊合作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