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世界性的綜合體育賽事,2022年冬奧會將是展示我國實力和魅力的重要平臺。英語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在冬奧會賽事交流中必不可少。本文基于2022年冬奧會英語人才的需求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策略,以期重視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展示我國文化風采。
【關鍵詞】冬奧會;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策略
【Abstract】 As a worldwide comprehensive sports event, it will be a significant chance to show our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charming culture in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During the Games, English will be the main tool for us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eds of English talents for the event, this paper has put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to rais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application capacity and cross-cultural ability to show the power of China.
【Key words】 Winter Olympic Games, English application capacity, Cross-Culture, Strategies
【作者簡介】薛茗元(1991.12-),女,漢族,吉林吉林人,吉林水利電力職業(yè)學院,助教講師,碩士研究,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引言
英語,是世界范圍內(nèi)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還承擔著許多體育行業(yè)的專業(yè)術語。在冬奧會上,亟需英語人才與各國的參賽選手、嘉賓、游客等進行賽事溝通與日常交流?;诙瑠W會英語人才的需求分析進行研究,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對豐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具有理論性意義。
一、冬奧會對英語人才應用能力的需求
冬奧會是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屆時,冬奧會的會場上將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官員、媒體和游客。在與這些人進行溝通交流時,離不開英語的傳遞。作為此次冬奧會的東道主,代表祖國的精神面貌的高校大學生們須展現(xiàn)出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以確保此次體育盛會高水平的服務質(zhì)量。
1. 日常口語交際能力。每一場國際體育賽事的申辦、組織到實施都離不開翻譯人才的語言支持。在活動場地內(nèi),涉及的禮賓接待、語言翻譯、交通運輸、安全保衛(wèi)、醫(yī)療衛(wèi)生、觀眾指引、聯(lián)絡溝通、競賽組織、文化活動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語言服務來保障工作;在活動場地外,外國友人可能出現(xiàn)的迷路、丟失財物、餐飲需求、兌換零錢等情況,也都需要語言服務來一一解決,這就要求大學生們具備較好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溝通能力。
然而,目前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整體偏弱。通過對有意向參與冬季奧運會志愿者服務的300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調(diào)查問卷發(fā)現(xiàn),87%的學生認為自己英語口語較差,無法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溝通交流。79%的學生認為自己能聽懂英語,卻說不出口。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戲稱自己學習的是“啞巴英語”。由此可見,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刻不容緩。
2.體育賽事專業(yè)表達能力。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京主辦的冰上項目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球、冰壺等。張家口主辦、延慶協(xié)辦的雪上項目包括自由式滑雪、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單板滑雪等。與參加、觀看這些體育賽事的運動員、游客等進行溝通交流時,勢必要用到冰雪運動相關的專業(yè)詞匯,這就對大學生的專業(yè)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當問及有關冰雪運動專業(yè)表達能力時,87%被調(diào)查的大學生無法說出冬奧會所開設冰雪項目的專業(yè)英語詞匯,89%的大學生表示,無法用專業(yè)術語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貧瘠的專業(yè)知識儲備量,將嚴重阻礙大學生與國際友人就體育賽事展開友好溝通。大學生們在用不專業(yè)的英語進行輸出時,很可能引起國際友人對賽事進程或結(jié)果的誤解,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3.跨文化交際能力??缥幕浑H(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不同的宗教、文化等環(huán)境造就出不同的語言習慣、社會風貌等因素。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有效地理解雙方的交流意圖和文化傳達,降低文化沖突和矛盾。跨文化交際可以說是“交流”的延續(xù),大學生和國際友人通過體育賽事的交流,延續(xù)到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繼而延續(xù)體育精神和兩國友誼。正是跨文化交流,讓世界各國就體育賽事持續(xù)友好往來。
目前,文化差異是跨文化交際中最大的阻礙。在被調(diào)查的大學生群體中,有52%的學生認為自己不了解世界各國的風俗文化,尤其是英語國家的體育文化。63%的學生表示從未接受過系統(tǒng)性的跨文化學習。大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薄弱、文化交流能力有限,都極易產(chǎn)生文化誤解,文化誤解又常常是賽事事故或是文化沖突的導火索。因此,提升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是此次冬奧會青年東道主所需,更是維持世界和諧友好發(fā)展所需。
二、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
1.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各高校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技術有明顯提高。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并沒有受到學者、專家的高度重視。尤其是針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高職院校大多仍以傳統(tǒng)的大班模式開展英語教學,這不僅破壞了英語學習所需的語言環(huán)境,還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對已有英語語言的輸出與交流。盡管部分高職院校已經(jīng)開設專門用途英語(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課程,但課程結(jié)構(gòu)設置薄弱,僅用專業(yè)詞匯手冊來提升大學生專業(yè)領域的英語水平,無法滿足他們在冬奧會甚至是未來工作中對于英語能力的要求。部分高職院校設置的ESP課程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jié),該課程儼然失去了它本身的專業(yè)性和實用性。
2.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策略。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院和專業(yè)建設計劃”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應不斷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模式。在授課過程中,高校教師應增添英語語言的互動性和場景化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點練習英語習慣用語,日常交際會話等實用性的口語表達。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構(gòu)建日常交際場景,將聽、說、讀、寫、譯應用到生活化的場景中,做到學以致用。采取小班授課的教學模式,重點強調(diào)學生的語言輸出過程,開設可全員參與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力爭人人發(fā)聲。
為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高校可采取通用英語課程(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與專門用途英語課程(ESP)相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首先,為學生開設EGP課程,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在授課過程中,高校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英語語言交流運用的培養(yǎng),在普及語言讀、寫能力的同時,突出學生對于語言聽、說能力的掌握。學生可以做到簡單的日常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助力冬奧會。其次,為提高學生在2022年冬奧會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高職院校應在EGP課程的基礎上,為學生開設具有針對性的專業(yè)ESP課程。以冬奧會為相關主題,具體設置會場準備、賽事介紹、賓客接待、醫(yī)療保衛(wèi)、傳統(tǒng)文化等課程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ESP課程結(jié)構(gòu),可以迅速拓展學生關于冬奧會的英語知識面,有效鍛煉學生對于冬奧會冰雪項目及比賽標識用語等高頻表達的英語輸出。高校教師在講授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時,可通過情景式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于特定場景中所需的英語知識及其語言表達。這樣,學生在掌握冬奧會所涉及的專業(yè)英語表達的同時,還能將所學的專業(yè)英語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場景中去。ESP與EGP課程相結(jié)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水平,以期達到冬奧會所需英語人才的目標。
此外,高職院校應針對大學生群體開設跨文化課程,提高大學生文化交流意識。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一個國家的語言就是其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的承載體。通過跨文化課程,讓學生熟悉不同民族歷史、文化、社會、經(jīng)濟、宗教等文化知識,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語言體現(xiàn)的文化、思維等差異。高校教師應重點教授并培育學生跨文化交際的知識與能力,讓學生熟悉并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習俗,以免在交際的過程中出現(xiàn)文化誤解,甚至是文化沖突。在熟悉英美國家文化的同時,我們應重點強調(diào)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從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到草船借箭、黛玉葬花等典故,從剪紙、對聯(lián)、窗花等民俗到糖葫蘆、蒸糍粑等飲食。以英語作為媒介,學生在向外國友人講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也是在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在冬奧會這樣一個世界性的舞臺上,我們通過語言向此次參與冰雪奧運的國際友人展現(xiàn)我國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社科發(fā)展等內(nèi)容,突出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魅力與飛速發(fā)展的實力。大學生作為青年力量,更要做好文化的交流者與傳遞者。
三、結(jié)語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展示我國發(fā)展成就、樹立良好國際形象的一個重要渠道?;诙瑠W會英語人才的需求分析,培養(yǎng)和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迫在眉睫。高職院校應根據(jù)人才需求,調(diào)整英語教學模式,在EGP課程中重點突出對學生日??谡Z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ESP課程中強調(diào)冰雪項目、專業(yè)詞匯的掌握;在跨文化課程中,以多媒體教學等技術手段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可以使其更好地擔任冬奧會東道主這一角色,并在今后的國際賽事中發(fā)出更多的中國聲音。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學ESP課程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 2012.
[2]蔡基剛.從通用英語到學術英語:回歸大學英語教學本位[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1):9-14.
[3]姜洋.2022年冬奧會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科技資訊,2017(7).
[4]金勇.韓國國際傳播的優(yōu)劣分析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8):53-66.
[5]牟薇薇.北京冬奧會背景下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策略研究[J].冰雪運動,2018,40(1):54-58.
[6]佘甲波.英語教學中高職院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0(03).
[7]辛程,程建麗,李曉穎.2022冬奧會志愿者英語服務能力培訓策略研究——以張家口賽區(qū)雪上項目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142-144.
[8]隋虹.跨文化交際與文化習俗[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9]張曉菲,姜璐璐.冬奧會視域下體育院校加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分析[J].戲劇之家,2018(21):189.
[10]張曉菲,楊國紅.2022年冬奧會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應對策略解析[J].學周刊,2018(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