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通過符合人大腦的放射性思維方式,將對應的內容展現(xiàn)并形成明顯形象記憶的概念,應用到教學領域中,對于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從思維導圖引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決定因素為基準,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陳蘋,德州市第五中學。
引言
思維導圖是近些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逐步被發(fā)現(xiàn)并引入的一個概念,相對于新課改下的教學活動而言,傳統(tǒng)教學中,尤其是英語這類語言學科的教學,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學生對于詞、時態(tài)、語態(tài)、寫作等內容,而忽視了學生的語感、表達、共情能力的激發(fā),導致諸如“啞巴英語”這類情況的發(fā)生,學習全靠死記硬背,不僅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隨著教育教學活動內容復雜性和數(shù)量的提升,學生的學習過程會顯得愈發(fā)困難。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實際上是綜合了多個學科于一身的一種邏輯思維概念,其中包括感知理論、神經學、心理學、創(chuàng)造思維、普通科學等等,所運用的是符合人類大腦思維運作的放射性思維方式,而實踐證明,思維導圖的應用的確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具體到實際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就是切實將主體突出,形成中心點,由主體關聯(lián)性向外擴散,形成無數(shù)分支,這些分支通過單個詞或單個圖像構成,能夠通過顏色進行區(qū)分,形成對于具體知識基于邏輯推理上的思維鏈接,將原本單向的思維模式轉為了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實現(xiàn)對于記憶的增強。
二、引入思維導圖的決定因素
引入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決定性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即學生年齡、課文內容以及學習方式。
1.學生年齡。初中英語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對象,是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的青少年群體,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基于個性特征來看,學生的自我認知強烈,自尊心強,而從學生的邏輯觀念來看,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正在形成抽象思維的一個過渡階段。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相對難度體系較大的學習內容,會表現(xiàn)出學習吃力的情況,且在多次學習不通暢的打擊下,容易自暴自棄,放棄主動學習。
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較好地解決和改善這一問題,學生能夠較快地通過思維遷移,結合文字和圖片這種容易記憶的內容,組合起來,在短時間實現(xiàn)強化記憶。
2.課文內容。初中英語教學的教材和小學英語教學的教材有著很大的區(qū)別,一方面,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量相對于小學英語教材而言,要多上很多,但是從難度上來看,又不具備高中英語教材中對于長篇文章的復雜閱讀,因此,難度主要在中等的程度,表達的形式也是基于兩者之間,較為居中的。
針對這一點,在初中英語教學階段,通過開展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將一篇中等篇幅的閱讀教材運用思維導圖濃縮精煉成為若干有關聯(lián)性的關鍵詞,將其表達形式一再縮減,進而更好地解決學生記憶困難、理解困難的問題。
3.學習方式。在學習方式上,每一個學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但是在初中階段,有的學生所掌握的學習方式是適合自己的,因此,學習成效較好,而有的學生還遲遲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盲目的跟著別人的學習進度,導致自己的學習效果較差,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于課堂教學時間和教師個人精力的限制,很難手把手地幫助每一個學生尋找和探究屬于他們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通過思維導圖,則可以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形式,來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教師引導學生,在面對整個閱讀教材時,首先將其通讀,自行進行關鍵詞的提煉,并圍繞核心關鍵詞,嘗試在每一個段落中都找出與之相關的關鍵詞,形成導圖,隨后衍生出諸多自己認為屬于細節(jié)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建立在自身理解的基礎上,對整個閱讀教材實現(xiàn)了較好的理解和總結。而在這一基礎上,學生自主探索與學習的過程,就是對于自身學習方式形成與強化的過程。
三、實際應用分析
本文結合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從三個方面對于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分別是英語詞匯教學方面、英語閱讀教學方面以及英語寫作教學方面。
1.英語詞匯教學。詞匯是學習英語的根基,如同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學生首先要認識并掌握一定的詞匯量,才能夠較好地完成口語表述和思維構想,進而形成閱讀理解和寫作行為。如果缺乏詞匯量,那么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不成立不可行的。
但是實際上,學生在進入初中后,所面對和接觸的詞匯相較于小學階段而言,有了明顯的數(shù)量和難度上的提升,這就給學生的記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很多學生由于本身學習習慣不良或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因此出現(xiàn)反復記憶但無效的學習行為,這種情況會嚴重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師則可以在這一階段,引入思維導圖來輔助學生完成新詞匯教學,借助這種方式,可以給學生記憶詞匯提供一種新鮮的方式,他們也會很愿意去學習詞匯,進而產生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
以動物的詞匯為例,學生在記憶與動物有關的詞匯時,借助思維導圖,常會表現(xiàn)出以下三種不同類型的記憶方式,第一種是“主標題和副標題”,即建立在“animal”的主標題的基礎上,從副標題衍生出所有與之相關的動物詞匯,進行籠統(tǒng)記憶;第二種是在“主標題和副標題”的基礎上,在副標題處建立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如“fly”“swim”這樣的方式,來進一步對于動物進行細化分類;第三種則是基于教學內容,形成對比性記憶的方式,諸如在副標題處加入“plant”,形成對比記憶。除此之外,基于學生的個性化思維,還有很多思維導圖的記憶方式,只要學生能夠通過思維導圖,形成對于記憶的增強和優(yōu)化,那么本身方法就是適宜學生且可取的,教師不應做過多的干涉。
2.英語閱讀教學。英語閱讀教學可以看作是英語詞匯教學的進階版。一方面,閱讀教學是建立在詞匯教學的基礎上展開的,另一方面,聽、說、讀、寫本身就是連貫的,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要為后續(xù)寫作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學習開端。除此之外,閱讀教學還是檢驗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具體情況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閱讀教學是極為關鍵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有兩個方面需要尤為注意,一方面是通過閱讀教學,進一步幫助學生增強語言能力,包括語言表述、語言邏輯以及對于語言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借助閱讀量的提升,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掌握一些具體的知識內容。前者是對于閱讀技巧的學習,后者則是對于閱讀量的具體要求。
運用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通過閱讀主旨大意,能夠將其細化為若干分支,然后形成對于文章進一步的深度理解,分支的基礎上,再形成文章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匯總,從文章到知識再到語言邏輯,形成連貫的放射性思維整體。這樣一來,學生會逐漸學習到這種分析閱讀文本的思維,對其進行逐步拆解,理清文意,同時在大量的練習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以“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單元內容的學習為例,“reading and vocabulary”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初高中學校存在的異同,對于英語課程教學的內容進行了描述,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更好地融入班集體的生活當中來。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閱讀后,后續(xù)可以后續(xù)就中美兩國中學教育系統(tǒng)的不同,讓學生先通過中文表達,借助思維思圖,將自己的中學英語教學進行匯總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形成英語邏輯上的翻轉,對于文本進行翻譯,并通過翻譯,形成思維導圖,如此一來,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教材文本內容,同時,也能夠逐步掌握表述學校、班級生活的基本方式,為后續(xù)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3.寫作教學。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綜合實力在國際上的提升,漢語已經成為熱門語言,但英語仍然是作為第一外語,國際化的形勢對于學生英語能力有了進一步的嚴苛要求,因此,通過英語能力的強化來實現(xiàn)自身的英語水平的提升是一個關鍵。
實際上,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本身就是學生英語能力的一種綜合性的展示,但是學生卻普遍表現(xiàn)出較為吃力的情況。一方面,英語寫作是建立在豐富詞匯量的英語邏輯思維下形成的,學生受到漢語思維的影響,寫作過程相對比較困難,另一方面,英語寫作不是翻譯而是創(chuàng)造,這就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考察,對于學生而言,必須要對英語產生重視,并且自主創(chuàng)新地完成學習,這樣才能夠較好的完成寫作。
而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主要是在寫作初期,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如通過寫作主題的確立,圍繞主題衍生出幾個相關聯(lián)的詞匯內容,再從詞匯內容開始拓展,從關鍵詞到關鍵句再到聯(lián)想畫面,從而為寫作形成一個具體的框架體系,學生在這一框架體系中,邏輯清晰。接下來考察的就是學生的詞匯以及語法,詞匯及語法的學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還需要基于具體的學情,開展對應的學習活動。
同樣以上文中“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單元的學習內容為例,在“task”部分,就要求通過書面表達的方式,來介紹所在的學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已經通過中文的形式完成過思維導圖邏輯框架的構建,因此,在寫作教學這一板塊,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運用英語思維進行寫作,事半功倍的同時,也能夠強化學生的語言組織和思維邏輯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以便后續(xù)進行查缺補漏。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板塊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內容展開評述,可以是同桌之間的互評、學生的自評也可以是來自教師的評述,運用評述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精準定位并解決問題。評價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必不可少,但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此在這里做出強調。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這種方式,對于促進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如何使用,如何擴展,還需要建立在教師對于學情的了解基礎之上,將其進行個性化優(yōu)化,通過問題的分析,逐步借助思維導圖來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目的。望廣大相關教育工作者能夠繼續(xù)深入探討,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議與意見,共同促進初中英語教學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喜華,閻偉靜,韓昉.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研究[J].科技風,2018(22):56-57.
[2]黃芳.思維導圖高效課堂——試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8(11):134-136.
[3]王霞.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18.
[4]徐玲.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0):153-153.
[5]楊小媛.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1):59-59.
[6]易雅琴.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情態(tài)動詞總復習為例[J].林區(qū)教學,2019(09):83-84.
[7]鄭燁.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Reading教學策略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8(31):123-124.
[8]周文芳.思維導圖在貧困地區(qū)農村學校初中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8(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