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
現在的書店里總是充斥著林林總總的成功學書籍,其主要的觀點就是:跟著成功人士學習、跟著成功的公司學習,你和你的公司也會變得成功。
在美國,成功學也是經久不衰的暢銷書品種,銷量達到400萬冊的《從優(yōu)秀到卓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吉姆·柯林斯及其研究團隊花了5年時間,考察了1435家公司40年的歷史,發(fā)現了股價表現優(yōu)于平均水平的11家公司。
柯林斯對這11家大公司進行了一番仔細分析,認為自己發(fā)現了其中的一些共同特點,并為每個特點起了一個吸引眼球的名字,比如第五級領導者。但是,該書2001年出版之后,11家公司中的電路城在2009年宣告破產,房利美的股價也下跌了99%,最后被政府接管,而其他9家公司在股市上也表現平平。
如何解釋這種情況?難道是這些公司在短短的幾年間管理能力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其實這種現象通過簡單的均值回歸就可以解釋。
如果在股市里面找出11家40年來表現超常的公司,然后試圖從中找出某種共同點,是很容易的,因為樣本量太少,而可供解釋的因素太多。如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曾經說的:“如果你對數據拷打足夠長的時間,它一定會招供?!?/p>
但是,個人的成功,以及企業(yè)的成功,很可能是這些因素之外的原因,包括運氣。成功是個小概率的隨機事件,而未來的業(yè)績,與以往的成功,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更不能保證學習他們的經驗就一定能成功。成功學最大的謬誤,就是把特例當成普遍規(guī)律來忽悠讀者。
這類陷阱還有著名的存活者偏差。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二戰(zhàn)”時期的英國皇家空軍,計劃在飛機上安裝厚鋼板,以幫助它們抵抗德國戰(zhàn)斗機和陸基高射炮的攻擊。他們發(fā)現大多數彈孔位于機翼和飛機尾部,駕駛艙、發(fā)動機和油箱的彈孔則非常稀少——這是否說明機翼和飛機尾部中彈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應該把防護板安裝在這些部位呢?
這個想法當然大錯特錯,返航飛機的駕駛艙和油箱之所以很少出現彈孔,是因為這些部位被擊中的飛機幾乎肯定會墜毀,無法順利返航。
能夠返航的飛機在機翼上出現彈孔的可能性更大,因為這些彈孔的傷害很小。一個逃到美國的匈牙利裔猶太人瓦爾德發(fā)現了這個問題,他提出的建議與最初的結論完全相反:應當加固沒有彈孔的位置,而不是彈孔最多的位置。
生活之中,這種偏差經常出現,尤其是在金融行業(yè)。比如,道瓊斯30工業(yè)指數持續(xù)上升,回報率可觀;但是其中的股票已經早就不是最初的30只股票了,如果保持其中的最初股票,回報率還是否有這么高呢?
再比如自選擇偏差,也有一個著名的笑話:一位記者在春運的火車上采訪乘客,然后他欣慰地發(fā)現,所有被采訪的對象都買到了火車票!不了解自選擇偏差的謬誤,往往會得出很多可笑的結論。
比如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氣候晴朗,空氣清新,但是肺病死亡率卻非常之高。難道是這里有什么不為人知的肺病誘因?而事實是,因為這里的氣候宜人,所以吸引了全國的肺病患者紛紛來此養(yǎng)病,肺病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地區(qū)。即使對于患者而言,死亡率下降了,但是由于患病人群的人數過高,按照普通人口統(tǒng)計的肺病死亡率也就格外高了。
在這個大數據泛濫的時代,一個有智慧的讀者,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統(tǒng)計學知識,才不會被滿口統(tǒng)計數字的專家們忽悠。
(摘自《南風窗》2019年第26期,張云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