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斌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湖南長沙 410004)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是金融管理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一般為64課時,其中理論16課時,實踐48課時;該課程教師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使學生掌握證券投資的技巧、提高學生對證券投資的分析能力以及豐富學生金融知識的學習;因此,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的教學工作,要根據時代特征,從課程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出發(fā),針對性課程教學中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提出有效措施來合理解決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基礎教育屬于典型的應試教育,課程教師為了及時完成教學任務,對該課程的基礎知識教學工作,主要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金融管理專業(yè)學生在被動中學習,而缺乏自主思考,這些情況的長期存在,已經直接導致互聯網時代剛進入高職學院的金融管理專業(yè)學生對專業(yè)基礎課程《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的學習興趣不高。
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實訓48課時,占整個課程課時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見,金融管理專業(yè)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十分注重通過實訓實踐教學來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學生證券業(yè)務的客戶開發(fā)、業(yè)務操作、業(yè)務咨詢等職業(yè)能力,但是該課程受配套的實訓經費不足、實訓教學時間與股市開放時間很難完全吻合等因素的制約,已經導直接致其課程實訓教學不完整。
通過對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情況調研分析后發(fā)現,當前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中,課程授課老師仍然采用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方法,讓金融管理專業(yè)學生被動的接受“填鴨式”傳統教育方式,這種傳統的單一教學方法方法的長期存在,直接影響了我國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在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學習中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首先,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存在自主組織的單招和國家統一的高招兩種招生方式,通過對高職院校招生生源具體情況分析后發(fā)現: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知識基礎比較弱,這種弱已經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其次,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理論內容比較枯燥,實訓內容多且主要利用網絡實施,但學生學習,因自控性比較差,在實訓內容學習和運用中,喜歡QQ聊天或玩一些游戲而不跟著授課老師學習;以上情況直接導致金融管理專業(yè)學生對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通過對部分高職院校課程教學調研后發(fā)現,目前,我國一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yè)實訓室建設因為經費不足的問題,已經出現了專業(yè)的實訓設施設備不能滿足課程實訓教學需要、實訓軟件更新不及時、實訓室建設相對滯后等一系列問題,而問題的長期得不到解決,已經導致了我國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使用的實訓設備設施不完善。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是金融管理專業(yè)課程體系中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強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當前,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弱,加上學生沒有接觸過證券類相關產品導致對我國證券市場比較陌生,而高職院校的金融管理專業(yè)每個班都將近40人,每個學生都兼顧難以實現,互聯網時代為了完成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知識內容的講解,大部分老師雖然改變了過去的“粉筆+黑板”模式而選用“多媒體+PPT”模式,但是改變后的授課模式仍是以課堂講授為主,這種情況的存在導致該課程授課教師教學方式方法比較單一。
首先,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授課教師要通過每一次課堂教學工作來實現每次授課的具體教學目標,逐步讓學生獲得該課程課堂學習的滿足感;其次,通過該課程課堂教學目標的逐一實現,逐步合理、科學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最后,通過學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激發(fā),合理、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知識內容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要根據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內容需要購買相關的實訓軟件和實訓設施設備,如股市行情分析和交易相關軟件及模擬股票操作系統等設施設備;其次,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yè)要對該課程所購買的相關實訓軟件和實訓設施設備及時進行維護和更新,滿足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授課教師采用理實一體化對實訓教學的實施的需求,以及實現該課程實踐內容的授課目標。
首先,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師要根據課程教學具體目標,以職業(yè)能力為依據對課程的教材進行一體化改革,合理的組織該課程教學內容,科學的將該課程的理論與實訓內容有效融合,形成理實一體化授課的知識內容體系;其次,該課程授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要能根據課程教學具體內容合理選用案例教學、模擬情景教學、項目任務教學等方法,在此基礎上合理的設計該課程的教學活動,科學的啟發(fā)與引導學生學習,有效開展該課程的教學工作,進一步促進學生獲得較為系統的職業(yè)技能訓練,為學生的就業(yè)奠定夯實的基礎。
首先,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包括證券投資工具,證券發(fā)行、上市、交易及其管理,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公司分析、技術分析,投資策略與投資技巧、投資風險與組合等,該課程不同的理論教學內容其考核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課程授課教師要能根據理論內容來選擇合適的實踐方式,如:在講解證券投資的收益時,為了讓學生能及時掌握如何計算收益率,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做練習等;其次,該課程教師要在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實踐方式基礎上,根據每堂課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實踐活動,如:學生課堂檢測,老師點評和總結,課后查找資料、開展小組討論并撰寫報告等;最后,社會需求對該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課程的授課教師要根據實訓要求選取合適的實踐方式有效融合在理論內容中,不斷完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科學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合理培養(yǎng)學生客戶服務和營銷服務崗位工作技能。
通過本文對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進行全面分析,不僅指出了該課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該課程的實際知識內容,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正真全面促進該課程授課教師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培養(yǎng),合理形成由職業(yè)基本能力到職業(yè)專業(yè)能力再到職業(yè)綜合能力的遞進,切實提升學生就業(yè)競爭力,努力為祖國培養(yǎng)證券投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