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云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009)
腹部手術者,術后發(fā)生粘連性腸梗阻的幾率高,因為手術操作中,可能損傷腸管漿膜層間皮細胞以及腹腔單層間皮細胞等,其中,損傷程度與粘連程度呈現出正相關關系。研究報道,粘連是引起腸梗阻的主要原因[1]。臨床上,粘連性腸梗阻多表現出腸絞窄、腸壞死等,嚴重時,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故此,如何預防腹部手術粘連性腸梗阻,成為學者研究的一大熱點[2]。
選擇110例腹部手術患者,入組時間2019年4月——2020年1月。遵循隨機、平均原則,將患者分成對照組、研究組,各55例。對照組:29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18-74歲,均值(45.27±5.12)歲;19例胃癌根治術,21例直腸癌手術,9例腸穿孔手術,6例其他。研究組:31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18-79歲,均值(46.59±5.21)歲;21例胃癌根治術,22例直腸癌手術,7例腸穿孔手術,5例其他。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叮囑患者術后禁食,遵照醫(yī)囑給予抗生素,積極抗感染,加強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觀察生命體征,指導出院。
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腸人工運動護理?;颊呱w征穩(wěn)定后,根據腸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腸被動運動。護士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上肢練習,包括拉、上舉、屈、伸等動作,20遍/次,2-3次/d。同時,指導患者呼吸訓練,保持平臥位,用鼻吸氣,縮唇呼氣,呼氣時從1至7,隨后發(fā)出“噗”聲,間隔4小時訓練1次。待病情允許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根據耐受程度,增加活動量,無法下床者需定時翻身、叩背,指導床上活動。(2)腹部按摩護理。護士指導患者及家屬按照順時針、逆時針交替形式,按摩腹部,控制力度,先輕后重,再由重到輕,每天2次,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鐘,持續(xù)1周。(3)胃腸減壓護理。借助負壓吸引器進行胃腸減壓,減壓操作時,保持吸引通暢,觀察引流液的情況,術后第3天,給予開塞露,刺激肛門。(4)飲食護理。禁食期間,給予腸外營養(yǎng)支持,腸功能恢復后,給予流質飲食,無異常反應后,第3天給予半流質飲食,第10天開始食用軟食,隨后慢慢過渡至正常飲食。飲食方面,需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且宜清淡飲食。(5)心理護理。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采取一對一交談方式,耐心傾聽患者訴說,了解患者真實感受,并且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做好各項解釋工作,盡可能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并且借助成功案例鼓勵支持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心態(tài),配合治療。(6)術前灌腸護理。術前,500-1000ml濃度0.5%的溫熱肥皂水進行不保留灌腸,一般術前晚8點進行,這樣一來,可保證足夠時間排除大便以及腸道積氣,清潔腸道。術前灌腸,可有效防止手術中出現糞便而影響手術環(huán)境,也可防止因為腸道被大便或者積氣充盈,影響手術,減輕術后便秘、腸脹氣、腸粘連等并發(fā)癥。(7)腹部理療護理。腹部手術24小時候,可對傷口與腹部進行理療。選擇紅外線理療儀,照射腹部,照射距離大約10-20厘米,以皮膚感覺合適為宜,每次30分鐘。紅外線,具有較強穿透性,且具有致熱性,可幫助腹部微血管擴張,增加腸道血運,減輕腸道缺氧狀態(tài),減少滲液現象,避免腸粘連。(8)潤滑劑使用護理。針對并非穿孔修補手術者,術后2天,可安排病人口服50-100ml石蠟油,早晚1次,每天2次。留置胃管的患者,可經由胃管注入。
(1)記錄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2)統(tǒng)計兩組患者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情況;(3)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值100,評分越高提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將研究所得的最后數據使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在數據處理過程中,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卡方(x2)用以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進行判定,(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研究組(8.91±1.63)h明顯短于對照組(23.17±5.83)h,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共2例出現粘連性腸梗阻,對照組共7例出現粘連性腸梗阻,比較發(fā)生率,研究組低于對照組(3.6% VS 12.7%),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調查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評分為(93.41±5.12)分,對照組評分為(87.91±5.27)分,比較顯示,研究組高于對照組,二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缺血、手術創(chuàng)傷、水腫、麻醉以及腹腔化療等因素影響下,腹部手術后容易發(fā)生粘連性腸梗阻,影響預后[3]。故此,我們應該采取可行措施,積極預防腹部手術粘連性腸梗阻。綜合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融合小組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的優(yōu)點,將護理程序作為核心,護理各方面均以護理程序為框架,考慮患者情況,制定護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