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盛
【摘要】深度學習重視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發(fā)揮,使學生保持對知識的渴求,同時重視學生長期發(fā)展的具體標準需要,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探索的同時,學習全新知識內容并融入至自身認知體系結構之中,從而通過全新視角發(fā)現、思考與解決問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務必重視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培養(yǎng)其優(yōu)秀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提出了嚴格的標準,要求教師應當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之中,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以此為深度學習奠定關鍵基礎。
基于此,為使學生可以進行深度學習,教師務必對教學理念做出革新與轉變,對教學模式與方法做出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充滿足夠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對數學知識做出深入的探究,以此為深度學習提供可靠保障,這也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具有十分關鍵的促進作用。
一、構建生活情境,培養(yǎng)深度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方面的問題,認知能力存在相應的不足,課堂教學則成為提升學生認知能力與水平的過程?;诖?,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需按照教材涵蓋的概念與定義等,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數學問題,引導帶著疑問做出思考與學習,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強烈的渴求與求知欲,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使學生思維得到鍛煉提升,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之中,并進行自主學習以及探究,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切實提高。
比如,教授“長方形與正方形”知識,關于周長是多少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按照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做出思考并進行計算,之后,引導學生對不同物體周長進行計算,獲得相關的數據,讓學生思考數據是否存在相應的規(guī)律。最后,獲得相應的計算公式。
二、引導學生深入研究,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完成深度思考。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完成深度學習。因此,開展課堂教學階段,教師應對數學教材涵蓋的關鍵知識點加以全面充分的熟悉與掌握,對教學加以科學合理設計,使學生可以位于課堂學習中進行自主探究,培養(yǎng)其嚴謹邏輯思維,以此為深度學習奠定關鍵基礎。
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強化深度學習效果
教師需要按照知識內容的不同與學生具體情況,對教學時間做出合理的安排,使學生對知識做出深入學習與理解,并進行深度學習。如教授“分數乘法”時,教師應根據相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對整數乘分數具體意義做出了解。同時,指導學生完成動作操作,需要的實踐探究教學時間相對較多。而后,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關于約分知識以及如何計算,安排對知識點的加工所需時間較多,時間教學時間相對較少?;诖?,教師務必按照教學內容以及課堂教學標準需要,對課堂教學時間做出合理的設計安排,爭取使學生可以快速地進行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1]錢春芳.深度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然追求[J].名師在線,2018,15(1):362-363.
[2]王桂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深度學習的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12(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