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鴻
近年來,“弒母”“投毒”“自殺連環(huán)跳”“虐貓”等青年學生漠視生命的事件震驚社會。為何學生的生命意識如此淡薄?為何學生的法治意識如此薄弱?我們應該如何引導青年學生正確看待生命、珍愛生命、積極追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高中階段,既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行和精神品格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即將步入大學、走進社會的一道重要關口。學生將會成為怎樣的人,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高中階段接受怎樣的教育。因此,在高中階段落實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布下一道生命教育的重要“防線”,以法治之力為學生鑄一顆敬畏生命之心,是極為重要且迫在眉睫之舉。
首先,在高中階段要落實法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加強法律知識教學,應該是高中階段法治教育工作的重心,為此學校要做到:一是開設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學習課程,引導學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動物保護法、環(huán)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文件,讓學生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條文,為學生畫下一條法律的“準繩”;二是各學科教師積極挖掘?qū)W科教學中的法治教育元素,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律法規(guī)教育;三是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組織學生社團開展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律法規(guī)的熱情;四是積極爭取得到當?shù)毓?、司法部門的支持,開展模擬法庭活動,組織學生了解真實法庭審判過程等,落實法治教育。抓好法治教育,既能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又能在學生心中亮起法律的紅燈,為學生打造一片法律的凈土,從而減少青少年犯罪現(xiàn)象。
其次,在高中階段要落實生命教育,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如果說法治教育在學生心中埋下的是法律底線,那么生命教育要做的則是在學生心間筑起道德約束的壁壘,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從而學會保護生命。生命教育就是通過生動鮮活的形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命、認識生命、理解生命、感悟生命,使學生知道生命之重。一是要注重承接性,教師應結合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既要考慮知識的銜接和延續(xù),又要考慮內(nèi)容的發(fā)展和變化,使之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特點、喜好,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二是要注重靈活性,通過開展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各種課外活動,或是讓學生每人“認養(yǎng)”一棵植物,或是舉辦相關的征文比賽等,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加深對生命的理解;三是要注重豐富性,即不斷擴展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使之與學科教學、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等相結合,在校園內(nèi)營造濃厚的生命教育氛圍,并且使之隨著校園文化在學生心中滲透,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
最后,在高中階段要落實全員育人,全方位、全過程開展生命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并非學校一方之事,而是事關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需要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編織一張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wǎng)絡,確保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持續(xù)性、有效性。在這張“網(wǎng)絡”中,學校要積極承擔“聯(lián)系人”的責任,主動地加強與家庭、社會的聯(lián)系。家庭應該是學校首先要爭取的“教育盟友”。因為,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除學校外,家庭是其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或多或少地對他們產(chǎn)生影響。學??梢岳眉议L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等形式,對家長進行相應的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這既能擴大家長的相關知識面,又能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生命保護意識和能力。同時,學校還應積極組織學生走進社區(qū),聯(lián)合校外相關部門,開展關愛老人、清掃街道、社會調(diào)研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養(yǎng)成生命意識、法治意識。
總之,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是學生品德教育互為補充、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生命教育所做的是在學生心中筑起道德的“圍墻”,法治教育所做的是為學生畫出法律的底線,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培養(yǎng)學生完整的人格,讓學生成為一個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