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一湘,石曉曼,王金鳳
(中日友好醫(yī)院,北京 100029)
偽膜性腸炎(PMC)是一種主要發(fā)生于結腸和小腸的急性腸粘膜壞死、纖維素滲出性炎癥,臨床上常在應用抗生素治療之后,難辨梭狀芽胞桿菌(CD)大量繁殖,產生毒素致病,有抗生素相關性腸炎之稱,又可稱為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性腸炎。該病主要在醫(yī)院內獲得,以青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以及第三代頭孢菌素最為常見,近年來喹諾酮類引起的PMC明顯增多,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比單一使用抗生素發(fā)生概率更高?;A疾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為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齡,使用免疫抑制劑、抑酸劑、抗腫瘤藥也是常見的高危因素,2017年我科收治1例老年重癥肺炎伴發(fā)偽膜性腸炎的患者,下面介紹該例病患的治療辦法和護理措施。
2017年3月21日,我科收治一例老年患者,男,82歲,主因咳嗽、咳痰20余年,喘憋15年,加重1天收入院,該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腦梗死、腦白質病、腦萎縮、腦動脈硬化、肝囊腫等數(shù)種基礎病,無明顯誘因乏力、呼吸困難,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先后以莫西沙星、美羅培南、硫酸依替米星抗感染,輔以甲強龍,多索茶堿平喘,治療期間出現(xiàn)腹瀉為首發(fā)癥狀,腹脹為持續(xù)癥狀(未見明顯緩解),①患者使用抗生素期間不明原因腹瀉,影像學存在腸梗阻②糞便檢測難辨梭狀芽胞桿菌陽性,糞便中有偽膜,可診斷為偽膜性腸炎,經外科會診,手術治療為緩解腹脹有效治療措施,因患者病情危重,放棄手術治療,經常規(guī)治療無效死亡。
內鏡檢查是診斷偽膜性腸炎最為快速可靠的方法,然而患者年老體弱,基礎病多,不宜做腸鏡;腹部平片提示腸梗阻;患者雖首發(fā)癥狀是腹瀉但是只持續(xù)兩三天,后數(shù)天無大便,初期無偽膜性腸炎的典型癥狀,為此病的診斷帶來難度,患者入院3周后,方有大便檢出難辨梭狀芽胞桿菌(+),B毒素基因檢測(+),確診偽膜性腸炎。
①停用原有廣譜抗生素,改為對病原菌敏感的窄譜抗生素,萬古霉素0.5 g鼻飼,甲硝唑0.4 gQ6H鼻飼②胸腺五肽增強免疫力③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膠囊、地衣芽孢桿菌膠囊改善扶持腸道正常菌群④補充水、電解質,保持酸堿平衡,以卡文予營養(yǎng)支持治療⑤患者腹脹、反酸,以泮托拉唑抑酸、生長抑素抑制消化酶分泌⑥萬古霉素注射液保留灌腸
(1)觀察患者病情,記錄排便的時間、次數(shù),觀察大便是否成型,監(jiān)測生命體征,24小時心電監(jiān)護,護理記錄準確無誤,如有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yī)生。
(2)緩解腹脹的護理
為減輕胃腸脹氣,考慮留置空腸管,但管腔狹小,易發(fā)生堵管,聽取外科會診意見,未留置空腸管,遵醫(yī)囑留置胃管,胃腸減壓,負壓吸引,減輕腹脹,引出少量胃液;以萬古霉素、甲硝唑鼻飼,一小時以后重新負壓吸引。
肛管排氣,數(shù)次予以肛管排氣,減少腹壓,患者腹脹稍微緩解。
灌腸,(1)肥皂水約20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加溫灌腸幫助排出少量糞便,緩解腹部不適;(2)萬古霉素500 mg溶于生理鹽水灌腸以治療重度PMC
一經確診為PMC,立即進行床旁隔離,換下的被服單獨送洗,接觸患者前后雙手消毒,特殊護理需帶手套,做好每日通風。
(1)患者腹瀉,包括灌腸,肛管排氣會刺激肛周,所以要做好肛周護理:清洗肛周,以鞣酸軟膏外敷。
(2)患者病情危重,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宜做好皮膚護理,預防壓瘡:協(xié)助該患者定時翻身,并予貼膜保護。
(1)隨著抗生素在臨床的廣泛引用,PMC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我科多是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癥、肺纖維化、哮喘等疾病,較多重癥、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抗生素治療頻繁,是PMC的高危因素。該患者因病情危重,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老年人肝臟代謝率下降、腎臟排泄功能低下,藥物在體內蓄積,成為了該患者肺部感染反復同時導致PMC的不良因素之一。有文獻資料顯示,抗生素降階梯療法首先使用廣譜、強效的抗生素,盡可能全面地覆蓋致病菌,達到快速殺滅致病菌、控制感染的療效,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進行細菌學檢驗和藥敏試驗,根據(jù)檢測結果調整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降低不良反應和耐藥性,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該患者就是初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后經痰細菌檢驗改為更為針對性的窄譜抗生素,但是這種治療思路增加了PMC的患病率,作為護士盡早協(xié)助患者正確留取合格痰標本,及時作出檢測,協(xié)助醫(yī)生降低PMC的患病率。
(2)盡早發(fā)現(xiàn)。如發(fā)現(xiàn)患者在抗生素治療期間大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性狀變稀,應提高警惕,盡快做出診斷,腸鏡是最快速高效的檢查手段,盡早做出診斷,盡快做出處理會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①該患者僅有兩日稀便,后數(shù)日無大便,給留出大便標本以檢驗難辨梭狀芽胞桿菌及其毒素帶來難度;②該患者年長,并發(fā)癥多,病情危重不宜手術,腸鏡更是禁忌,給盡早作出診斷帶來困難,故治療過程困難重重。針對該患者我科醫(yī)護作出相應措施以應對患者病情變化:①患者腹部脹痛難以緩解請外科會診給出意見,協(xié)助治療;②在以西醫(yī)治療的同時創(chuàng)新性的以中藥鼻飼輔助治療;③作為責任護士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在手術為最為有效治療腸梗阻的治療措施但無法實行時,采取各種措施緩解腹脹,注意手衛(wèi)生和操作無菌原則以避免交叉感染,細心予以皮膚護理,避免皮膚破損。及時準確地治療和護理緩解了患者身體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