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翠影
(徐州市中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臨床中,高血壓是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一類嚴重綜合征,患者表現是血壓升高,可伴或者不伴心血管危險因素[1]。高血壓的發(fā)生同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有關,其可影響機體的心、腦、腎等功能,對組織結構造成破壞,致使器官衰竭。目前主要通過降壓藥給予患者治療,控制血壓以及減少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以及病死率,但是在治療中還要重視非藥物治療[2]。本文探討和分析在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中生活指導+護理干預的效果,具體研究見下文:
本次抽選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醫(yī)治的高血壓患者(80例)做研究,隨機分為乙組(40例)、甲組(40例)。男性是45例,女性是35例;其年齡在41~69歲之間,平均為(50.11±3.25)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做對比。
乙組常規(guī)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根據醫(yī)生指導進行內科治療,并給予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同高血壓患者定期進行思想溝通,使患者對心理因素同血壓控制間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并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引導其控制自己情感,減少情緒波動;用藥指導,囑患者要遵醫(yī)囑按時服藥,詳細記錄患者的服藥情況,避免漏服,嚴禁患者擅自更改藥物或者服藥劑量,囑其再次就診,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降壓藥物的使用方法。告知服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者正確認識藥物不良反應;院外護理,在患者出院前教會其血壓自測方法,要定期監(jiān)測血壓,遵醫(yī)囑服藥,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藥物。在此基礎上甲組加生活指導:運動指導,增加患者的日?;顒恿?按自身健康情況進行相應強度有氧運動;飲食指導,控制膽固醇以及食鹽的攝入量,告誡患者要戒煙限酒。
記錄血壓情況(舒張壓、收縮壓)、并發(fā)癥情況(腦卒中、心絞痛、動脈硬化)
患者血壓有效控制:腎病或者糖尿病患者低于130/80 mmHg;老年患者低于150/90 mmHg;普通患者低于140/90mmHg[3]。
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由“±s”表示血壓,行t檢驗,由(%)表示血壓有效控制率、并發(fā)癥,行x2檢驗,如P值不足0.05,那么兩組間差異就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在乙組患者中,血壓有效控制的例數為30例,其概率是75.0%;在甲組患者中,血壓有效控制的例數為37例,其概率是92.50%;甲組患者的血壓有效控制率高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x2=4.501,P=0.034)。
甲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是(83.12±7.10)mmHg、(130.25±7.38)mmHg,乙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是(95.71±6.48)mmHg、(151.25±7.94)mmHg。甲組患者的舒張壓低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t=8.284,P=0.000)。甲組患者的收縮壓低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t=12.252,P=0.000)。
在甲組患者中,有1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其概率是2.50%;在乙組患者中,發(fā)生腦卒中、心絞痛、動脈硬化的例數是2例、2例、3例,其概率是5.0%、5.0%、7.50%,總發(fā)生率是17.50%(7/40)。甲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總發(fā)生率低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x2=5.000,P=0.025)。
目前,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使高血壓發(fā)病的概率也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年輕化。臨床尚無根治高血壓的方法,治療目標主要控制血壓水平,使心血管疾病發(fā)生概率以及患者病死率下降[4]?;颊咴谠簝葧r血壓大都控制良好,但是在院外血壓的控制情況不佳,主要同生活方式、藥物服用情況、生活習慣等相關。
高血壓患者的非藥物治療中,主要是基于患者護理,特別是日常生活指導,戒煙限酒可降低動脈硬化出現的概率,使心臟負擔減輕。在降低血壓的同時,要根據患者病情為其制定飲食方案,遵循低鹽飲食原則,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攝入充足的優(yōu)質蛋白質。鍛煉可緩解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所以給予患者鍛煉指導。告知患者藥物的藥名、用法、劑量和作用機制,囑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服藥而取得良好的血壓控制效果[5]。
總之,在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中,生活指導+護理干預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控制血壓、降低血壓水平,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