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危地馬拉]奧古斯托·蒙特羅索
譯/吳彩娟
有一回,一只青蛙決定要成為全世界最漂亮的青蛙,于是她每天努力圓這個夢。
一開始,她買了面鏡子,每天花很長時間攬鏡自照,尋找她渴望的真理。
有時候她好像找到了,有時候卻好像沒有找到,這得看當天或當時的情緒而定。一直到她厭倦了這件事,并把鏡子藏在棺材里為止。
最后她想到,唯一能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方法,就是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于是她開始梳頭,頻繁地換衣服,以便了解別人是否能認同她是一只漂亮的青蛙。
有一天,她觀察到別人最欣賞她的地方是她的身體,特別是她的青蛙腿,于是她開始做跳躍運動,以便擁有四條越來越漂亮的腿,她感到所有人都在為她鼓掌喝彩。
她繼續(xù)努力著,只要能變成一只漂亮的青蛙她愿意做任何事情。直到有一天,人們開始拉扯青蛙的腿,有人竟然啃起她的腿來。這時,青蛙痛心地聽到人們一邊啃一邊說:“這只青蛙味道真好,簡直跟雞肉沒兩樣!”
(摘自《黑羊》,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文/[意大利]達·芬奇
譯/周莉
可憐的柳樹發(fā)現(xiàn),為利于葡萄和附近樹木的生長,人們總是修剪傷損它,令它無法享受幼嫩枝條生長的快樂,無法長至自己所盼望的高度。于是它沉思良久,想從植物界尋求一個無需柳枝纏綁的盟友。最后,它想到了葫蘆。柳樹歡喜地搖擺起所有的枝條,認為自己找到了稱心的同伴,因為葫蘆善于自行攀附,無需人纏綁。打定主意后,柳樹對喜鵲說:“和善的小鳥??!在那些早晨,當殘忍貪婪的餓鷹想要吞食你的時候,你在我的枝條中得到了庇護;當翅膀渴望休息時,你常在我身上歇息?,F(xiàn)在,我求你幫我找到葫蘆,從它那里要些種子,并轉(zhuǎn)告葫蘆,我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照顧種子所發(fā)的幼苗。”喜鵲答應了,然后翹尾低頭,飛離了柳枝。它四下打聽,終于找到了葫蘆。喜鵲在葫蘆那里說了幾句客套話,鞠了個漂亮的躬,獲得了所要的種子。
柳樹見到喜鵲帶來的種子,滿面喜色,忙讓喜鵲用爪子扒開旁邊的土,繞著柳樹種下一圈種子。沒多久,種子開始發(fā)芽,枝葉蔓生,逐漸爬滿柳樹所有的枝條,寬大的葫蘆葉令柳樹失去了美麗的天空和陽光。然而災難還沒有結(jié)束,結(jié)出的葫蘆以它們沉甸甸的分量,開始將柔弱的柳梢拽向地面,造成柳枝奇怪的扭曲和不適。
于是柳樹搖晃身體,想擺脫葫蘆,但因為葫蘆纏繞得很緊,擺脫計劃毫無作用。柳樹徒勞地掙扎幾天后,看見了經(jīng)過的風,便將自己托付給風。風用力地吹,柳樹老而中空的主干裂為兩半,一直裂至根部,柳樹倒了。倒下的柳樹只能徒勞哭泣,認為自己天生命運不濟。
(司志政摘自《達·芬奇筆記》,譯林出版社)
文/[美]哈維·麥凱
譯/陳榮生
有一次,弗洛伊德和他的侄女聊天。
他們聊到了做決定這件事,因為對某些人來說,做決定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弗洛伊德說:“你知道我是怎么對他們說的嗎?我讓他們拋硬幣做決定?!?/p>
侄女說:“我真不敢相信,你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竟然會聽從隨機性的引導!”
弗洛伊德說:“我不是說你應該盲從硬幣告訴你的事情。我要你做的是注意硬幣所顯示的符號,然后看看你自己的反應。也就是問問你自己:我滿意嗎?我失望嗎?這將幫助你認識到你內(nèi)心深處對這件事的真實感受。有了這個作為基礎,你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p>
(田宇軒摘自“陳榮生文字小屋”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