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冰野,歐陽秋怡,梁敏妮,陳小俊,宋洪勤,蘇月焦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復合技術是將現(xiàn)代影像學技術、材料科學、血管腔內技術和傳統(tǒng)外科技術相融合的結晶[1],而復合手術室(Hybrid Operating Room)是集診療、搶救、治療于一體的綜合性手術室,在一個手術間內安裝多種大型醫(yī)學影像設備、使之能夠在一手術間內同時進行兩種以上手術方式的手術室[2]。根據(jù)復合手術的特殊性,手術患者的安全和護理成為復合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復合手術不僅對設備要求高,對手術中的護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隨著復合手術的不斷發(fā)展,復合手術室的護理管理已經(jīng)成為手術室護理中的熱點[3-5]。我院2014 年引進了血管造影機(Siemens Artis Zeego)后截至目前共做復合手術5400 例,其中包括有血管外科、神經(jīng)外科、心臟外科、腫瘤介入科等,手術均順利進行,術后取得不錯的療效,現(xiàn)將其護理管理經(jīng)驗總結如下。
復合手術室具有外科手術室和介入手術室的全部功能[6],主要應用在血管外科、神經(jīng)外科、心臟外科等復合手術,在配備上要有以上專科所需的腔鏡系統(tǒng)、超聲刀、高頻電刀、體外循環(huán)機等,還要配備介入手術所需的血管造影機以及與之相配的多功能手術床、高分辨監(jiān)視器、高壓注射器、傳輸和儲存患者影像學資料的PACS 系統(tǒng),當然還要有麻醉機、無影燈、吊塔、無菌物品儲物柜等。
復合手術室需要放置多種大型設備,面積要求不低于100平方[7-9],還要配備有控制室、機房、介入材料庫房,也有學者認為80 平方即達到基本要求,而我院復合手術室的面積達到102 平方。除此之外,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C 形臂的移動距離與多功能手術床的移動距離是否可以相互覆蓋,患者任何部位的手術都可以兼顧,還要注意吊塔與血管造影機、手術床的距離,避免C 形臂移動時產生碰撞。同時復合手術室應該為潔凈百萬級層流手術間。
復合手術人員由外科醫(yī)生、介入醫(yī)生、麻醉醫(yī)生、手術護士、放射科技師等多科室、多部門組成,須重視與其他人員的溝通配合[10]。所有參與手術的人員均需進行培訓,學習復合手術室相關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與防護制度等,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與配合,參與術中突發(fā)情況的應急演練培訓,共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隨著復合手術的發(fā)展,神經(jīng)外科、血管外科醫(yī)生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介入技術,外科手術和介入手術已經(jīng)慢慢融合到一起,護理上則安排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各一名即可。
復合手術是介入手術和普通外科手術相結合的手術,手術需在放射環(huán)境下操作,所有醫(yī)患人員均需注意射線防護。手術間的裝修是六面防護,防止射線的泄露。設備科定期請專業(yè)人員對復合手術間進行防護措施的各種檢測。
手術前一天需了解并熟悉手術的配合,準備該復合手術所需的敷料、器械、介入材料等,如血管外科的復合手術就需配備介入儀、血管加儀,而神經(jīng)外科則需準備開顱敷料包、開顱儀器、開顱氣鉆、神經(jīng)外科顯微器械等等,術晨病人入室前要提前15 分鐘到達手術間,開啟血管造影機、調節(jié)室溫,血管造影機通常自檢需要3 分鐘左右,機器自檢正常后方可接病人入室,外周補液通常在右手,如果是大動脈的手術病人的左手通常要常規(guī)消毒鋪巾備用,以防股動脈穿刺不順利就可以利用左肱動脈進行逆行穿刺,配合麻醉醫(yī)生做好深靜脈穿刺和動脈穿刺,與手術醫(yī)生、洗手護士一起穿上防護衣,手術開始后準確給與臺上所需的一切無菌物品,其中介入材料均需在追溯系統(tǒng)掃描并將條形碼黏貼在該病人的病歷上,手術中需將手術間的門關閉并上鎖,防止射線的泄露,手術完畢后檢查病人的情況并完善手術室護理記錄,再次核對術中所用的各種介入材料。手術間術后清潔完畢后層流需繼續(xù)運作2 小時,以防因室內潮濕而引起血管造影機受潮進一步影響機器的運行,從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
手術前一天需了解并熟悉手術的配合,復合手術既要使用普通外科器械也要使用介入手術所需的各種材料,洗手護士應該熟悉介入材料的分類、用途及使用方法,復合手術需準備2 臺器械車,一臺器械車放置開放手術器械,一部較大的器械車放置所有的介入材料,由于導管、導絲材料結構的特殊性,防止導管、導絲掉落到無菌平面以下造成污染[11],所以我們特別訂做2 臺復合手術專用器械車(如下圖1),長短比常規(guī)器械車各長三分之一,手術開始前要分別清點2 部車上的紗布和器械,手術時不要混淆使用,術中準確給與醫(yī)生器械和介入材料,手術結束前與手術醫(yī)生、巡回護士共同清點2 部器械車上的全部物品,術后分類處理器械并清潔、烘干,然后重新打包滅菌。
普通手術器械車
介入手術專用器械車
復合手術臺上藥品比較多,尤其腫瘤介入手術,如消毒液、鹽水、肝素水及化療藥法瑪新等多種藥物時,為了避免出現(xiàn)藥品混淆危及病人的情況出現(xiàn),我們除了要求巡回護士與洗手護士或手術醫(yī)生共同核對清楚臺上藥品外,還與介入手術包廠家溝通包內的4 個小杯用4 種顏色來區(qū)分,并對手術醫(yī)生、護士進行培訓,達成共識,同時做成紙質版張貼在術間墻上以做提醒。
因為復合手術和介入手術均是在血管造影機的協(xié)助下進行的,因此手術間內機器有射線放出,射線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參與手術的人員均要穿戴防護鉛衣、鉛帽、鉛眼鏡等,在保證無菌和充分暴露術野的情況下,用防護用品保護患者敏感部位,如甲狀腺、性腺等。復合手術室要放置數(shù)套防護衣,設專人管理并且必需定期檢測和清潔。檢測后不合格的鉛衣及時報給設備科并報廢,手術進行時術間的每一個門均需上鎖,門外要懸掛放射手術警示牌,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復合手術間,也防止射線的外泄造成對人體不必要的損害。手術間外的人員通過對講機和顯示屏了解手術的進展。手術參與者均要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鉛衣內外各配有射線計量儀,醫(yī)院專門部門會定期對計量儀進行統(tǒng)計和檢測,對射線超標的人員放出通知暫停參與手術,等身體指標恢復正常后方能參加復合手術。
目前我院手術室對于新入職護士是采取2 年規(guī)培的通科培訓,每個專科輪轉3 個月,基本掌握各個專科的1 級和2 級手術配合,輪科時會先培訓普外、婦科、產科、耳鼻喉、口腔、眼科等??剖中g的配合,而神經(jīng)外科、骨科、心臟外科、復合或介入手術由于手術大且復雜所以會在后期培訓。復合手術室護士要熟練掌握開放手術和介入手術的配合流程,熟悉血管外科、神經(jīng)外科的解剖知識及手術操作的基本路徑,熟悉各種介入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對于影像學知識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僅要熟練掌握血管造影機和造影床的使用方法,還要對復合手術室的大型設備的簡單故障要學會分辨及排除,了解大型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這些都是所有輪入復合手術的護士所要掌握的,因此我們會根據(jù)這些知識制訂了數(shù)個培訓小課,邊學習邊應用,力求在3 個月到半年內能熟練配合復合手術,這種專業(yè)化培訓模式已經(jīng)收到很好的成效,手術醫(yī)生和手術室護士都比較滿意。
外科開放手術創(chuàng)傷大,手術難度大,手術時間長,對于有些復雜的血管疾病往往單純采取開放或介入手術均無法解決,復合手術就是這樣產生的,雖然復合手術不一定是最佳方案,但是復合手術還是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的,如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創(chuàng)傷,降低手術風險,術后恢復快,復合手術是日后手術發(fā)展方向。復合手術室的管理是不再局限于外科手術的管理,它是外科手術與介入手術相互結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對手術室護士的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給護理管理者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構建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復合手術室管理模式,要求手術間配備合理,加強臺上物品的管理及手術室護士的護理配合,做好崗前培訓,密切協(xié)作,注意做好射線防護,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