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萍
(聯勤保障部隊904醫(yī)院蘇州院區(qū),江蘇 蘇州 215007)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衰竭引起的相對胰島素缺乏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它是遺傳、環(huán)境和行為危險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這種疾病的因素包括脂肪細胞內脂肪分解加速、胃腸道腸促胰島素缺乏/抵抗、腎葡萄糖再吸收增加、胰腺α細胞高葡萄糖血癥和神經遞質功能障礙。因此,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是復雜的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因為其來源和性質不同,需要多種藥物的聯合來對抗這種疾病[1-2]。本次對象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一年間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例數=50),主要對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中應用格列美脲治療取得的效果展開探究,了解格列美脲對療效、血脂和血糖產生的影響,研究如下文:
研究的對象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例數=50),經回顧性方式對患者展開分組納入,對照組(例數=25)在診療期間進行美托洛爾治療,研究組(例數=25)在診療期間接受格列美脲治療。對照組男女為15;10,年齡范圍68-81歲,平均年齡為(73.16±2.94)歲。研究組男女為14;11,年齡范圍65歲-80歲,其年齡均值為(73.91±2.75)歲?;颊叩馁Y料已完整,患者、家屬在對診療方式、用藥方案已了解,進而進行知情同意書的簽訂。本次的研究結果主要基于已經對比、分析兩組年齡之上展開,兩組資料相關指標的對比無差異,結果的討論和分析具有意義(P值范圍>0.05)。
對照組(例數=25)在診療期間進行常規(guī)綜合治療,如下:主要是進行運動療法、飲食控制以及合并癥糾正。其中飲食控制主要是低脂、低鹽以及低蛋白方案為主。合并癥患者需要應用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進行治療,若為血脂紊亂則需進行他汀類調脂藥物展開治療。研究組(例數=25)在診療期間接受格列美脲治療,起始劑量每次1.0毫克,每天一次。隨后需按照血糖監(jiān)測狀況進行調整,每日最大劑量為4毫克,進行2個月持續(xù)治療。
下文的結果在進行分析時,主要基于2組數據在軟件SPSS22.0所獲取的數據,結果在進行分組計數分析時將(n%)作為結果的表達形式,在結果進行組別間計量資料分析時將(±s)作為結果的表達形式,不同的數據表達方式均需要核對、分析才可進行文字論述。P值范圍<0.05作為判定標準,如結果2組數據對比之后P值范圍小于0.05,則此次研究中數據之間的差異大,對比具有統計意義。
研究組經治療后其血糖狀況(血糖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分別為(9.26±2.20)天、4.0%(1/25,1例低血糖),對照組治療后其血糖狀況(血糖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分別為(16.82±4.14)天、16.0%(4/25,4例低血糖);研究組經治療后其血糖狀況(血糖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有差異,兩組關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范圍<0.05)。
研究組經格列美脲治療后血脂治療后其血糖狀況(總膽固醇、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分別為(3.76±1.20)、(5.30±1.42)、(8.56±2.40),對照組治療后血脂(總膽固醇、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分別為(5.90±1.15)、(7.59±1.42)、(11.87±2.90);研究組經治療后其血脂狀況(總膽固醇、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與對照組有差異,兩組關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范圍<0.05)。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估計,到2030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將從2015年的4.15億增加到6.42億。盡管糖尿病對所有國家都構成威脅,但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負擔是巨大的,因為80%以上的病例發(fā)生在這些國家[3-4]。格列美脲為抗糖尿病藥物,主要是因胰島素β細胞受體結合后對胰島素造成刺激,進而可大量分泌出胰島素,進而起到達到低血糖的效果[5]。在本次數據研究之中,研究組經治療后其血脂狀況(總膽固醇、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與對照組有差異,兩組關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范圍<0.05)。研究組經治療后其血糖狀況(血糖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有差異,兩組關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范圍<0.05)。
概而言之,應用常規(guī)綜合、格列美脲治療在糖尿病治療中,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療效。但相比于單一的常規(guī)綜合治療,糖尿病患者加用格列美脲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狀況,減少低血糖發(fā)生,縮短老年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可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