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天河中學獵德實驗學校 董銀芳
一個班級的班風班貌,直接影響這個班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生生之間的競爭意識、班級的集體榮譽等。為此,班級文化的滲透特別重要,同時也影響著班級的凝聚力。班級中的文化墻、班主任寄語、班規(guī)、班級共同奮進的目標、積極向上的激進話語、孩子們的學習目標和座右銘,以及樹立同學的學習榜樣、班干部的團隊建設、組織豐富多樣的班級活動等都特別的重要。每次新接班,首先,筆者會從學生的學籍資料入手了解其家庭情況,利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去細細觀察班級的學生個人情況、個人與班集體的情況等,進而思考如何創(chuàng)設班級文化,培養(yǎng)班干部去影響與改變現(xiàn)狀。接著,利用班會課時間,民主選班干部,共議班規(guī),定下班級的奮進目標,制定個人的學習目標。最后,做好班級文化墻的布置、班風班貌的建設、身邊榜樣樹立等,使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意識,為集體為個人的目標而不斷奮進。
嚴師出高徒,在“真”與“偽”分辨教育中,必須要去偽存真,做好賞識教育與挫折教育的結(jié)合。為此,“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極了’而擱淺,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顛覆。”這段話成了筆者教育的準繩?!熬蕵O了”與“糟糕透了”兩種教育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字就是“愛”。愛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母親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激勵他滿懷信心地前進;另一種是父親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使他不至于被一時的成功沖昏頭腦。同時,深感表揚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也會使學生“飄飄然”甚至迷失方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筆者重視讓表揚與批評共存,滲透社會生活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能力。例如,學生遲到、曠課、課間追逐、課中開小差、作業(yè)馬虎等行為都是需要批評指正的,但只要有點滴進步,就需要表揚,在班里樹立最棒的或進步最大的典型。為此,“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并存是必須的。
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是每一個教育者的職責。小學班主任工作猶如繡花,每一針都要有不同的落點處,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鮮活個體,“硬石”不可避免,教師需要用心關(guān)注、靜心等待,需要潛移默化,用真誠之心去感應,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班集體中得到成長。
小學班主任工作細碎煩瑣,千頭萬緒,面對“硬石”時需“以卵擊石”,從細節(jié)入手,給學生溫和、細潤的愛。微笑所至,愛心相隨,必將春風化雨暖人心。
案例一:課中出跑事件
英語課上,一年級的張三同學無故突然沖跑出課室,在走道上跳跑。作為班主任的筆者,緩緩走向他。當見到筆者時,張三同學目光閃爍了一下,筆者向他招手,他靠近了幾步,卻突然扭頭就溜開了。他抱著圍欄,做著危險動作?!安灰?,來,我會陪著你的?!惫P者柔聲道,向他伸出手。突然,他眼神中帶有一種敵意。不讓任何人靠近,感覺像“斗牛士”一樣狂奔亂跳。為了讓他平靜下來,筆者只能遠遠地在視線范圍內(nèi)看著他,并電話通知其父母。半小時后,父母來到了,他臉帶笑意看向筆者,有一種勝利的喜悅感。
從案例可以看出:孩子的紀律性與安全意識較差,渴望得到關(guān)注。
首先,發(fā)揮班會課的教育作用。經(jīng)過進一步了解情況,和孩子進行了溝通,并婉轉(zhuǎn)指出了存在的安全風險。與家長溝通后,建議家長在家要多與孩子互動交流,提高其安全意識。同時,筆者利用班會課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了有關(guān)校園安全的視頻,讓大家說說身邊的安全小事例,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給班里的某某同學提個醒等??吹贸?,這次班會對他的影響很大。
其次,與學生交友,平等交流。課后空閑時間,筆者經(jīng)常和他聊天,給他講一些遵守紀律的小故事等,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逐漸地,師生之間的“敵意”消退了,他愿意和老師交流了,做錯了事情還會靦腆臉紅,不好意思地低頭認錯。
最后,關(guān)注細節(jié),贏取信任。要做好學生的工作,不能強制學生認錯或糾正,需要教師“潤物細無聲”地教育,先贏得孩子的心,才能把問題轉(zhuǎn)化為無形。課間,筆者常以孩子的角度去與他溝通,讓他參與其他同學的交流活動,從他的點滴進步中給予他更多的贊許。教師以溫潤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以春雨般的柔和感化身邊的孩子們,傾注對學生的關(guān)注與關(guān)愛,學生自然會“投桃報李”,積極向善,從而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好孩子這個漫長而艱辛的歷程中,需要教育者用心付出,俯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以耐心與寬容之心去看待問題,處理問題。要知道,教師的一句鼓勵,一個眼神,一個笑容……都是孩子成長的動力。請靜待花開,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
案例二:沖跑出午休室事件
有一次午休時,孩子們都睡著了,李四同學卻突然起來在睡室到處跑并大聲叫喊,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午休??垂芾蠋熃逃裏o果,抓住他的手,以便阻止他再亂跑,其不斷反抗掙扎還踢老師,掙脫后沖跑出午休室。從五樓奔到一樓,與老師玩“老鷹抓小雞”游戲。老師與值日生在一樓“追抓”了大半小時才把其帶回睡室。
首先,了解孩子真實想法,把愛傳遞給孩子。午休后,在班里看到李四時,他緊握拳頭,鼓著腮幫子??此€沒有平靜下來,筆者向他伸出手,拉著他的手去到中庭的談話區(qū),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輕輕地說:“老師想聽聽你的想法。”李四同學看著筆者,淚眼汪汪地:“我想爸媽了!”筆者把他擁到懷里……
其次,讓孩子敞開心扉,逐漸融入班集體。(1)讓愛匯聚。李四是個左手有六個手指頭的孩子,有時候會用他的六個手指來嚇唬同學,一開始,同學們都比較害怕他,并與他保持著距離。筆者教導其他同學不要取笑與懼怕他,多與他一起玩耍、學習。(2)行大于言。筆者當著學生的面與其握手,不歧視他,讓他放下戒心,感受老師與同學的靠近、關(guān)心。(3)小步前進。他的一點一滴進步筆者都給予贊許,一個微笑、一個柔和的眼神、輕輕地摸頭、豎大拇指……
在教師、家長、同學的關(guān)愛下,李四同學開始接近他人,常與教師講他的見聞,與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玩,慢慢地融入了集體。
管理學生不是簡單的教育和管制,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無法做到每次教育都能“高效”。為此,處理突發(fā)事件時,教育的機智很重要,師生間的默契,可以彌補教師管理的不足,提高管理的效率。
案例三:“情緒失控”事件
上課了,筆者來到課室,只見王明同學一手一個水瓶用力地敲打著桌子??吹焦P者后,王明同學抬頭惡狠狠地瞪了筆者一眼,又繼續(xù)揮動著水瓶用力地敲打桌子,像是在發(fā)泄某種不滿的情緒。其他同學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筆者的身上,筆者慢慢地走到他的身旁,輕聲道:“能告訴我發(fā)生什么事嗎?”他瞄了筆者一眼,大聲說:“不用你管?!苯又^續(xù)狠打桌子,并發(fā)出尖叫聲,好像在發(fā)泄某種情緒。
首先,孩子“情緒失控”時,切莫“強壓”,需以冷處理。于是,筆者讓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兩分鐘后,筆者看他情緒平復了許多,走過去小聲道:“下課后,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好嗎?”整節(jié)課,王明都悶悶不樂的。
其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以目標為“媒”,養(yǎng)成自我管束好習慣,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課后,筆者了解了緣由,原來是好朋友的一句無意的話語,讓他情緒失控了。經(jīng)調(diào)解,他們握手言和了。其實,王明同學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家長無暇管教,孩子有點自閉傾向,學習馬虎,但他酷愛畫畫。筆者利用其長處,引導他自我反省,自我約束管理,讓他成為班里的宣傳委員,班級文化、墻報與一些活動策劃都讓他參與,發(fā)揮了他的特長,最終他成為班內(nèi)甚至校內(nèi)的畫畫小明星。
對于未成年的小學生,在?!翱俊崩蠋?,在家“靠”家長是必須的。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個性、習慣的形成往往會受到家庭的很大影響。大多數(shù)家長對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都是不熟悉的,這就要有賴于主導地位的學校教育與指導作用的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落實溝通管教,以便更好地達成教育目的。
先從學習上培育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布置每天閱讀的材料、積累掌握的要求等,如果目標過多或太難,要征求學生意見進行調(diào)整,學生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從自主到自覺合作,以學生影響學生,讓學生相互檢查、監(jiān)督,落實并利用好小組互助互促的效力,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又培育了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意識,進而也促進了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家校攜手,合力共贏。學生的自我管理需要與家長的配合,學生的表現(xiàn)要做到在家與在校一個樣,家長是學生自我管理的監(jiān)督人。通過把學習的要求轉(zhuǎn)化成簡單的家庭作業(yè),目的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習慣,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教師要嚴明紀律,既要和風細雨鼓勵學生,又要嚴格要求不放松,寬嚴相濟,用榜樣的力量鼓舞學生,促使自我管理習慣的養(yǎng)成。
總之,小學生教育管理需要持續(xù)不斷,循序漸進,建立一個學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級,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學會自我管理,把快樂交給學生,在集體中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