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小學部 蔡 月
【關鍵字】小學英語;故事;英語教學
針對小學生而言,有趣的故事作為學習內容更能提起興趣和求知欲,并且在聽課時能夠主動集中注意力。蘊含在故事中的生動場景和有趣的語言知識都給小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Story time板塊,將每一單元的重難點內容都以故事的形式進行了編排。那么,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對該板塊進行高效的教學呢?
長時間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出,學生如果是在有語境的情況下學習英語,那么他們就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如果脫離了英語語境,那學生面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新詞匯和句型就會茫然失措,難以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教學Story time板塊時,教師如果能夠靈活地設計故事情境,不僅能使學生的興趣高漲,更能使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里相對輕松地學習新知識。
例如在4A Unit 3 How many?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教師首先就可以向學生介紹Miss Li十分熱愛收藏玩具,于是她就邀請學生去她家里參觀她所收藏的玩具。但是當學生到了Miss Li家之后卻不能直接按門鈴進去,要想進入家門就要先進行游戲考驗,而游戲的內容就是讓學生猜想屋內玩具的數(shù)量并用英語說出來。當學生結束了游戲考驗之后,就進入到了Miss Li家中展開了參觀之旅。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向學生提問:“Do you have any...s?”“How many...s do you have?”“I have...”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就向學生們教授了很多英語的基礎句型。所以這樣的游戲設計不僅符合本單元Story time的情境,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生滿心歡喜地學習了相關的新句型以及13到19的英語數(shù)字。通過創(chuàng)設類似的貼近生活的情境,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英語知識,有效地降低了單詞和句型的學習難度,使學生更清晰地理解它們的用法。所以,通過故事情境可以給單詞和句子增加趣味性,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有更大的動力。
利用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的教學方法可以整合單元內的重點知識,并將其較為全面地呈現(xiàn)出來。比如在4A 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一課中,教材文本中的重點句型是“What would you like?”首先,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這個重點句型進行深入且全面的學習,包括蘊含在這個句型中的語法和應該怎樣對其進行回答等。在進一步探索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更多的關于食物和飲料的英語單詞,比如milk,tea等,并且嘗試著把這些單詞和故事情境進行融合,在故事中理解和學習單詞,避免將單詞孤立出來學習。又如在6A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的Story time板塊是一篇安徒生童話,教學的重點是學習一般過去時。教師在完成整篇故事的教學后,就可以向學生拓展幾個新的單詞:a princess,a prince,lived及turned into等,并且引導和幫助學生在融入這些新單詞的前提下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進行故事編寫。由于編寫故事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通過集體的力量完成故事編寫。
聽力是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結合英語教材的特點,注重并正確進行聽力練習。而Story time板塊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好的英語情境,采用了圖形結合的形式,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教師在播放聽力錄音時,能讓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圖片對錄音的內容進行推測理解,從而讓學生形成更深刻、全面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把整個錄音故事解構成單獨的句子,降低聽力的難度,方便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同時在聽力設計中也要巧設重點知識,加深學生記憶。
4A Unit 7 How Much?中的Story time板塊向學生展示了買東西的場景。當教師在教授完本單元的內容之后,就可以組織學生演練在大賣場進行買賣的活動。首先在這堂課的前期,教師就要讓學生做好準備,不僅要預習在買賣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單詞和句型,還要準備一些自己的小玩具或者學習用品等。然后在課程的進行階段,學生就可以把教室當成一個大賣場,“買家”和“賣家”分成各個區(qū)域,在不影響他人“經營”的情況下用英語進行“交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扮演著買家和賣家的身份,教師就可以引導他們使用“Can I help you?”“Look at my...”“How much is it?”及“They’re only...”等句型。在有趣的購物情境中,課堂的氛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鍛煉。這樣的活動比較符合實際生活,在活動中應用到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同樣也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為了更好地進行語言實踐,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和愛玩游戲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自行進行角色扮演,有趣地表現(xiàn)故事內容,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度。例如在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把該單元Story time中的情景故事表演出來。小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程度還是很深的,并且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們也可以接觸到比較多的動物,尤其是小狗。那么教師就要努力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讓學生們分別講述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和喜歡的原因。不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外貌特征和行為習慣,在它們身上可以引發(fā)出許多的英語單詞。當然根據(jù)小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小學階段性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教師要合理地把握知識點的難度。在教學中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的對話情境就更具真實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路也會更加清晰,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同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愉快的體驗。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活動,英語語言的鮮活性被充分展現(xiàn)出來,提高了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并高效應用教材中的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不斷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全面地跟進學生的發(fā)展狀態(tài),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好地激發(fā)出來,利用巧妙的故事情境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