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娥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注重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提升,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內容,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扎實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文章結合筆者實踐教學經驗,在文中先分析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重要性,之后提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策略,以期促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2-0022-02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領域。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夯實學生信息技術基礎,提高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其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前,小學信息技術仍然存在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得信息技術教學效率不高,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升。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重要性
小學教育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學生而言尤為重要。通過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興趣,扎實掌握計算機知識。在傳統(tǒng)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學習需求,并逐漸暴露出很多的問題,所以需要優(yōu)化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實際上,小學生很早就接觸了信息技術和網絡,他們對該課程的理解只限于好看的視頻和好玩的游戲,而并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發(fā)揮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從多角度思考,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再通過實踐操作,將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促進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遠不止視頻和游戲,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還可以作為學習的重要工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策略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如果教師沒有在課堂開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則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高效的開展,同時會影響到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學生們喜歡的方式導入新課,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將猜謎語活動運用于導入環(huán)節(jié),對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好奇心有很大幫助。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認識電腦硬件》這節(jié)課學習中,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說給出一個謎語讓學生們開動腦筋思考謎底,“齊心協力一隊兵,即做翻譯又通訊,暢通無阻闖世界,要比能力我最行,長官雙手下命令,打遍天下連萬心?!痹诓轮i游戲中學生們積極思考和討論,課堂氛圍非?;钴S,最后得出謎底是鍵盤。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正是引入新課的最佳時機,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學習電腦鍵盤的組成、功能、輸入法等內容,為后面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通過開展趣味活動,構建高質量課堂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落實新課程改革理念,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要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高質量信息技術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引入趣味教學活動,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趣味活動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并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活動開展課堂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文字編輯”這部分內容時,如果教師只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的講解,會使學生感覺到學習內容枯燥,錯誤的認為文字編輯就是枯燥的打字。因此,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編輯的興趣,在課堂開始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介紹文字編輯及其在生活中重要性的短視頻,之后在班級中組織趣味競賽,以“編排我的作文”為主題,看誰打得又快又準。這一趣味活動的組織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們紛紛積極參與到競賽活動中,從而促進本節(jié)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實現本節(jié)教學目標。
(三)優(yōu)化教學主題,發(fā)揮信息技術魅力
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增強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并在學習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在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學方法枯燥單一,忽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中較為被動,所以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要從優(yōu)化課堂教學主題入手,以學生為本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并深入理解信息技術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體驗網絡世界》這節(jié)課時,教師要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先與學生們分享網絡英雄,使學生們了解這些網絡英雄對網絡發(fā)展做出的貢獻,之后引導學生思考網絡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的便利,使學生認識到網站為人們提供的服務,之后在教師的引領下,使學生認識網絡地址、網站名稱和標志等內容,實現本節(jié)教學目標。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課堂行為管理,通過交流與互動,確保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狀態(tài),掌握本節(jié)學習要點,實現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四)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新課改要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以學生為主,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學習時間,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相關知識。針對信息技術教學中抽象復雜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從而解決學習問題,有效掌握學習難點內容,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在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使學生們在小組中可以積極配合,促進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并積極完成自身肩負的責任,實現小組成員間的高效配合。例如在《設計書簽》這節(jié)課學習中,可以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小組討論認識書簽,了解書簽的組成,之后小組配合設計書簽。在合作中小組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負責收集文字和圖片的,有負責設計書簽的,還有負責操作的,充分發(fā)揮出每位小組成員的作用,通過小組內部討論完成書簽的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與時俱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構建高質量信息技術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信息技術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可以收獲更多的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樂俊梅.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構建與創(chuàng)新方法分析[J].才智,2019(30):88.
[2]房麗娜.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20(06):126-127.
[3]龐曉玲.新教育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索與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137.
[4]馬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育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