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吳淞江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盧曉珍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對于人格的健全和品質(zhì)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F(xiàn)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身上有自私、以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性,這些不良習性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本文針對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際能力展開討論。
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教師必須以具體明確的教育目標來引導游戲過程,真正實現(xiàn)在游戲過程中促進孩子掌握良好的交往技能,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交往行為。在幼兒時期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交際能力,首先要讓幼兒們在游戲中學會正確的常用的禮貌用語,如“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您好”;一些日常運用的協(xié)商語氣的句子,如“可以嗎”“好嗎”“行嗎”等等;一些謙讓合作的語句,如“你先玩,我再玩”“我們一起玩”;待人熱情主動的語句,如“請你跟我一起玩吧?!碑斶@些培育目標明確之后,才能轉(zhuǎn)化為教師的日常游戲活動,促進培育目標的實現(xiàn)和幼兒交際能力的提升。
幼兒的交往能力不是一日形成的,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進行滲透。沒有語言就沒有交流,沒有交流便沒有交際。因此,教師在游戲活動中,應該為孩子們營造寬松、真實的氛圍,給予他們說話的權利。在每次的游戲活動中,充分地嘗試與練習,才能促進孩子們掌握更好的交際技巧,與他人進行更好的溝通。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用溫和的語氣,慈善的面目表情與孩子們進行相處,為兒童們創(chuàng)造一個和藹可親的教師形象,讓孩子們愿意與教師進行溝通,在游戲活動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能夠敢于向老師進行提問。提問的過程便是言語交流和溝通的過程。
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才能讓他們更加敢于發(fā)言。有些孩子性格較為內(nèi)向,在游戲活動中不敢與他人主動交流,或是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例如:在一次科學區(qū)域活動中,一名孩子需要一個游戲材料,但是這個游戲材料正在被其他的同學使用。她站在那里一動不動,也不敢詢問什么。教師見到這種情況時,就要對這名孩子進行引導:“你需要哪個材料就需要去與他人進行協(xié)商。首先你可以去找到這位同學,跟她說打擾一下,這個材料你什么時候用完,用完之后給我用用好嗎?”給學生講完之后,教師要給予她鼓勵,在她的耳邊給他說:“加油。”當這名孩子鼓起勇氣向其他的同學借用游戲材料時,教師再進行引導:“得到他人的幫助之后,要大膽地跟別人說聲‘謝謝’?!边@時,孩子完成了此項交流活動,拿著借好的游戲材料,高高興興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自主活動起來。這一溝通過程是通過幼師的指導幫助這名幼兒增強了交往的信心,增強了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有助于提升人際交往。
游戲往往是集體活動,集體活動中必定有交流和溝通。因此,教師應該立足于游戲活動,鍛煉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將游戲作為幼兒溝通能力提升的平臺和途徑。為了保證以游戲為平臺培養(yǎng)幼兒交際能力的實效性,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應該不斷豐富游戲形式,以豐富多彩的游戲內(nèi)容和形式,吸引兒童自覺地融入到游戲活動中,提高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豐富游戲體驗,讓幼兒之間的對話和溝通更加頻繁,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兒童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中游戲是基本的教育形式,因此,教師們應該立足于不同的游戲活動,對幼兒的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
每一個學期的開始,班級中都有很多孩子互不相識。因此,教師應該利用情境游戲幫助孩子們建立起同伴關系,促進他們交際能力的提升。情境游戲往往起到了交際扶梯的作用,在班級中,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展開自我介紹形式的“猜猜我是誰?”“找朋友”等小游戲,讓孩子們通過小游戲的形式敞開心扉,消除心里的隔膜,與班級中的小朋友進行交談。另外,教師還可以立足于生活,創(chuàng)作生活情境。例如:“大家一起玩兒”“我是小小售貨員”等游戲,讓孩子們一邊進行情境模仿和生活實景再現(xiàn),還能夠通過禮貌用語的練習,提升兒童們的交往能力。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園中最主要的教學形式。區(qū)域游戲能夠增強幼兒們口語表達的能力,給予她們更好的語言環(huán)境,促進孩子們能夠通過禮貌用語進行交往。通過各種區(qū)角游戲,還能增強孩子們的角色意識,實現(xiàn)他們在體驗交往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產(chǎn)生交友合作的欲望,真正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例如在數(shù)學區(qū),為了促進孩子們認知1~10這幾個數(shù)字并進行有序排列,可以在課堂上將10名兒童身上分別編上1至10這幾個數(shù)字,將順序打亂,再讓這10名兒童按正確的順序從前到后依次排列。為了完成整個游戲活動,孩子們之間肯定會進行交流和探討,這便是兒童交際能力形成的過程,也是他們思維發(fā)展的過程,以交往能力促進孩子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幼兒全面成長和發(fā)展。體育活動也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在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心理健康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體育活動的展開,能夠為孩子們提供更加開放和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相互分享、交流合作、體驗快樂。在“劃小船”的游戲中,教師讓孩子們兩人為一組,面對面,腳交叉成為小船的樣子,兩個人的手牽在一起,當教師發(fā)出指令,兩名同學就要合作一起向前挪動,哪組先到達目的地則獲勝。通過這樣的體育活動,讓幼兒學會了配合和合作,在游戲中感受友誼獲得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友好合作的意識。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幼兒教育質(zhì)量備受關注。幼兒園教育是我國的基礎教育,更是一個人發(fā)展的奠基教育。孩子們的交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豐富游戲活動形式,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交往的環(huán)境,拓寬孩子們交往的空間,真正實現(xiàn)幼兒交往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