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玉門市第二小學 張惠玲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與社會的進步,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培養(yǎng)已成為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熱門話題,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也應圍繞著核心素養(yǎng)理念來進行設計。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小學生的教育需求,所以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點,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使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
小學階段是一個打基礎的時期,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借助運算來輔助生活,運算作為小學生學習數學最基本的內容,有效促進了小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為了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教師在小學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yǎng)理念教學,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及運算能力。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內容時,教師結合核心素養(yǎng)理念引導學生復習一位數乘一位數,隨后再講解兩位數乘兩位數,講解完畢讓學生比較這兩種運算,發(fā)現其中的不同,尋找運算中的規(guī)律,學會舉一反三,再由學生借助實際經驗來鞏固本堂課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由于數學教學是比較抽象的,而且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對數學的理解能力也不夠完善,進而使小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影響了小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針對這一問題,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就要在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yǎng)理念,使小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進行數學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想象,從而使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課堂的學習氣氛中;其次,教師讓學生在問題的解答中發(fā)現規(guī)律;最后,教師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探究的過程中,激發(fā)想象力,使數學知識更加直觀與具體地呈現在腦海中。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生活中的圖形,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交流中來,使抽象的圖形變得更加直觀立體,促進小學生數學的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時,要使學生能夠科學合理地對相關數學數據進行分析,提取數學問題中的關鍵信息,抓住問題的關鍵,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將關鍵信息轉化成自己所熟知的數學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提高數學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找規(guī)律》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列舉“3,5,7,9,11”,讓學生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有的學生認為,它們都是奇數,所以下一個數字應該也是奇數;還有的學生認為,相鄰兩個數字中間都相差一個數字,所以下一個數也與11 之間相差一個數字。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學生正確地找到了數字中的規(guī)律,同時將規(guī)律進行了分類與比較,抓住問題的關鍵并且能夠舉一反三,在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下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有深度的學科,通過數學復雜的運算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建立完整的邏輯思維體系,為學生以后更有深度地進行數學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由于小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紀律性較差,邏輯思維能力也不夠健全,不能主動地對數學進行邏輯推理與分析,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的觀念下,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傳授小學生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重視小學生邏輯推理的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雞兔同籠》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注意兔子是四條腿的,雞是兩條腿的,如果籠子中是兔子,那么籠子中該有多少條腿?如果籠子中都是雞,那么該有多少條腿?使學生結合生活的常識進行邏輯推理,讓學生在想象中建立邏輯思維概念圖,從而達到解題的目的。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數學學習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為學生以后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總的來說,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有難度的,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數學課程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在進行核心素養(yǎng)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與教師共同配合,在共同努力中完成學習任務,保證數學學習順利進行,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