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鑫
摘 ?要: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生必須要有一個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把握自己的時間和能力,調動自己的精力,集中精神深入地學習和發(fā)展,讓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有效率。還要保證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是自愿的,是有積極性的,并且可以讓學習效率有一個質的提高。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就需要采取正確的方式,先讓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并能夠將這些思想帶到課堂當中,推動課堂的發(fā)展。
關鍵詞:先學后教;語文課堂;初中語文
學習需要學生有一個過渡的過程,能夠有一個自己主動學習的意識。并且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推動自己在課堂中學習效率的提高。如果老師想讓整節(jié)課堂是有效率的,就必須讓學生進行良好的預習,對知識做一個自我吸收和總結,也可以對自己不會的知識進行記錄,那么這樣課堂的發(fā)展就會更順暢,學生也能夠在課堂當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有用的知識。
一、利用小組合作,先學后教
巧妙地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能夠從合作當中探討出相應的語文思想和語文知識,能夠在這樣的合作形式當中對知識做一個自我了解和吸收的過程。并且能夠對自己吸收到的知識,通過分享和講解的形式闡述出來,對自己的思維也有一個更好的鞏固。那么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并且投入地進行知識的學習,也會起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初中語文《北冥有魚》的學習中,老師依據這篇課文的難易程度,根據每個段落的多少進行學生講解的分配。每一段可以分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進行講解。這篇課文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些難點,學生就需要用自己所積累的語文知識和內涵將這些難點進行突破。學生對這篇內容先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那么在上課前,學生就可以集中在一起進行討論,將他們需要講解的那一段落中每一個地方的含義和整個段落想要表達的中心意思都通過討論的形式總結出來,并且能夠整理得清晰明了。在課上時可以直接展現(xiàn)出來,讓其他學生也能夠更明確地看到。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思維,對一些難點的分析上會有一些吃力,而且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可以在公眾面前進行課文的講述,老師需要考慮到這一點,能夠用包容性的眼光去進行這樣的合作講解方式。如果學生沒有能夠良好地突破,老師也可以對其進行指導。在課上老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沒有解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深入講解。讓整個語文課堂通過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變得更加完善和充分。而且通過學生先自己進行學習,讓學生對整篇文章有更多自我的思想,對每一個知識點的分析都有自己的思維。那么學生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對某些知識點也能夠更清晰地進行了解。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他們也可以對一些不同的思想進行對比,找出最適當的方法和知識點,讓學習可以更充分和正確。那么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老師也要讓每一位學生對每一個組的講解內容進行良好的記錄,能夠讓自己在別人的講解過程中得到一個好的知識積累和梳理,而且每個組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也要進行集中聆聽,能夠去分析和發(fā)現(xiàn)學生講解的錯誤和疏漏之處,能夠將這些漏洞進行補充。
二、制作思維導圖
學生制作思維導圖,能夠很好地將整篇文章的邏輯和脈絡梳理清楚,并且在自己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知識進行填充,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思維,也可以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產生更多信息的想法,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積極影響。所以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去針對性地制作文章的思維導圖,這樣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先學后教的方式,讓學生先進行學習,老師在課上根據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教學。
例如:在學習《三峽》的過程中,老師就需要讓學生能夠提前進行預習,并且在預習的過程中繪制出關于《三峽》這篇文言文的思維導圖。文言文的理解和釋義都比較困難,所以學生應該用自己的思維去打破這些困難之處,讓文言文的學習能夠更加游刃有余。而且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也可以更好地將《三峽》這篇文章當中涉及的一些時間地點進行整理和擴展。那么再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將《三峽》的相關內容學習到位,也能夠將一些時間地點先補充完整。上課的時候,老師需要讓每一位學生將自己整理出的《三峽》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并且老師可以按照學號讓學生到講臺前一個一個進行自己思維導圖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詢問相應的問題,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制作思維導圖?是按照什么線索來制作這個思維導圖的?學生回答完之后,老師就可以按照學生的回答,給這位學生打上一定的分數,并根據學生整理的脈絡、邏輯還有清晰程度進行評比,得分最高的學生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這個獎勵老師要精心準備,可以讓學生免去一次語文作業(yè),也通過這樣的獎勵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有效率地預習,讓整個語文的學習能夠更好地充滿學生自己的思維和思考。
三、根據文章進行演講
學生在學習和預習文章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將所有的文章通讀一遍,明白大概的意思即可,還應該對文章的某些內容進行自我剖析和深刻挖掘。能夠對文章的某一觀點進行看法的表達,而不是簡簡單單,只是對這篇文章進行一個朗讀的過程,而是讓學生能夠對文章中的某一觀點進行解析,而且學會用這個觀點去評析,從而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也需要讓每一個學生將自己的觀點通過課前五分鐘進行簡單的闡述,做一個簡單的演講。那么老師可以將學生的這些觀點進行記錄,并將每一位學生演講的內容整理出來,貼到教室的前面或者后面,給學生做一個好的提醒作用,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預習和學習。而且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對一篇文章進行有效率的預習,可以更好地去總結自己的思維,想好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促進語文內容學習的深入化,那么老師這樣進行教學也能夠更有效率。
結束語:
語文的學習沒有太多邏輯方面的知識,但是這一學科的知識是需要學生有足夠的涵養(yǎng)和文化去理解、去吸收的。而且語文知識的涵蓋面也是很大的,那么學生就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去充分地學習和吸收相應的語文知識。先學后教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能夠先自己學習,用自己所理解的思路和方法,深入到語文課本的學習當中,使整個學習的過程能夠更加有銜接性。
參考文獻:
[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談談初中生寫作素材的積累[J]. 葉影紅.長江叢刊. 2018(23).
[2]淺談初中生作文素材積累[J].王雪.當代教研論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