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湯東 金帥 馬增華 │文
1 浙江慈溪市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中心;2 慈溪市億園蜜蜂授粉專業(yè)合作社
長期以來國內一直采用郎式蜂箱進行養(yǎng)蜂生產,在蜂箱設計上拘泥于巢脾平行排列的蜂巢結構,難以實現(xiàn)技術性突破。為此,我們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并建立了一種看似有悖于蜜蜂自然造脾生物學特性的蜂巢結構——輪轂狀 (輻射型)蜂巢,為進一步研發(fā)機械半機械化產蜜技術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蜂巢外形呈輪轂狀(圖1),內置巢脾呈輻射型排列。為方便機械整體搖蜜,蜂巢中央設有中空的圓柱,圓柱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4個內槽,上下左右各1個。每個蜂巢由8~16個巢框籃組成,每個巢框籃上方開口,中央可插入巢礎,下方封閉托住巢礎,框籃上梁與蜂巢上沿留有蜂路,供蜜蜂穿越。蜂巢壁呈圓形,外側設有4個左右對稱的突出抓手??蚧@、中央圓柱、蜂巢壁和抓手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蜜蜂貯滿蜂蜜封蓋后整體脫蜂取出。
蜂巢外徑30cm,內徑27cm;蜂巢壁厚1.5cm,高度18cm。
蜂巢全部采用強度較高的ABS塑料,無毒,符合食品級的要求。
實驗采用材料有塑料蜂巢(內置12巢框籃),木制圓桶蜂箱,蜂蠟巢礎,圓形隔王板,脫蜂機,手提測重器等。
時間:2019年6月無患子樹花期,并與同等群勢的標準箱蜂群對照;地點:慈溪市橋頭鎮(zhèn)馬增華蜂場;蜂種:意大利蜜蜂。
圖1 輪轂狀蜂巢結構
圖2 輪轂狀巢蜜
圖3 采蜜
圖4 脫蜂
(1)木制圓桶內蜜蜂足夠強,約5個標準框時加上圓形隔王板,隔王板上加上空圓桶。
(2)將輪轂狀塑料蜂巢的巢框籃內插好巢礎,再置入空圓桶,供蜜蜂貯蜜釀蜜。
(3)當巢框籃內蜜脾80%以上封蓋后,添加1個塑料蜂巢,供蜜蜂繼續(xù)貯蜜釀蜜,以此類推,直至花期結束。
(4)在最后1個蜂巢蜜脾95%以上封蓋后,取出全部裝滿蜂蜜的蜂巢,經過脫蜂、過稱,去皮,獲得凈重(見圖2、圖3、圖4)。
整個無患子樹花期,共收獲3個蜂巢蜜,凈重14.4kg,平均每個4.8kg。對照的標準箱,獲得95%以上封蓋的蜜脾4張,凈重13.6kg。塑料蜂巢的封蓋蜜總產量比標準箱高5.88%。
雖然蜂巢被人工設置為輪轂狀,其內巢脾呈輻射型排列,但蜜蜂仍然沿襲其自然習性,即脾與脾之間的蜂路保持一致,所造的蜂巢蜜脾封蓋后內薄外厚,仍然呈平行排列。
目前,蜂箱結構一直沿用郎式活框蜂箱,箱體呈長方形,蜂巢內部巢脾排列符合蜜蜂自然習性,呈平行排列。在國內,有人試圖改造蜂巢結構,如國家專利申請?zhí)朇N201810038189.1“一種便于取蜂蜜原漿的蜂箱”,為長方形的蜂箱,分為多層,通過存蜜板將蜜蜂和產蜜區(qū)域分開,取蜜時,需將存蜜板拿出放入搖蜜機內。其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取蜜也不方便,不適用于機械化養(yǎng)蜂,也沒有實質性開發(fā)應用。而輪轂狀蜂巢箱的研制是一次創(chuàng)新性嘗試,完全打破郎式蜂箱的設計原理,為進一步研發(fā)機械半機械化產蜜技術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