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生
(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福建 福州 350026)
光黃變指的是由太陽光或紫外光照射引起的紡織品表面顏色泛黃。耐光黃變色牢度試驗儀能給紡織品試樣提供規(guī)定的溫度試驗條件和規(guī)定時間的紫外燈照射,然后再用灰色樣卡來評定試樣變色程度,來判定紡織品耐光黃變能力。JJF(紡織)079—2018《耐光黃變色牢度試驗儀校準規(guī)范》由工信部2018年4月30日發(fā)布并于2018年7月1日實施。
⑴ 一些耐光黃變色牢度試驗儀所用的太陽紫外燈,外觀與家庭常用的浴霸燈泡極相似,難以分辨,但兩者發(fā)出光譜分布能量完全不同。太陽紫外燈光譜含大量紫外線,而浴霸燈泡只有可見光及紅外光,無試驗所需的紫外光,不用專業(yè)計量器具是分辨不出區(qū)別,容易造成混用,造成完全不同的檢驗結果。 ⑵ 太陽紫外燈輻照度隨使用過程會產(chǎn)生衰減,特別是紫外光譜衰減更嚴重,直接影響試驗效果。檢驗標準只簡單規(guī)定使用1000 h更換燈泡,并使燈泡底表面距離試樣(250±2)mm,要求試樣在280~400 nm輻照度達到(25±0.4) W/m2。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試樣區(qū)域范圍內(nèi),輻照度不均勻度極大,如旋轉(zhuǎn)托盤架上試驗區(qū)域內(nèi)外圈的輻照度,可相差3.4倍。放置位置不同,檢驗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⑶ 本規(guī)范能辨識光源是否正確,并通過校準來確定具體試樣放置位置以達到要求的輻照度,能測量并觀察對比上次校準的燈泡的紫外分量衰減情況,判斷燈泡是否應更換,既能保障檢驗結果準確,又能合理延長燈泡使用壽命。
收集歸納各種耐光黃變色牢度試驗儀的主要指標,結合GB/T 30669—2014《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耐光黃變色牢度》及HG/T 3689—2014《鞋類耐黃變試驗方法》標準的要求,并考慮規(guī)范的通用性、可操作性,將有旋轉(zhuǎn)試樣托盤的機型劃分為A型機,無旋轉(zhuǎn)試樣托盤、固定試驗平面的劃分為B型機,并確定了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校準方法及復校間隔等技術指標。
A 型儀器(示意圖如圖1):
⑴ 太陽紫外燈在2 8 0 ~4 0 0 n m 內(nèi)輻照度(25±0.4)W/m2。
⑵ 試驗倉溫度(50±2)℃。
圖1 A型儀器
圖2 B型儀器
⑶ 試樣架轉(zhuǎn)速(3±1)r/min。
⑷ 輻照時間計時允差:±1%。
B 型儀器(見圖2):
⑴ 輻照光譜中心波長:依據(jù)具體配置的燈管有UVC-254、UVB-313、UVA-340等型號,不同中心波長輻射源對檢驗結果影響不同,必須經(jīng)測試判斷并在證書上標明。本規(guī)范以紡織常用UVA-340光源為例,其輻照光譜中心波長為340 nm。
⑵ 輻照度:試驗中心區(qū)域,波長340 nm處輻照度(0.77±0.10)W/m2
⑶ 輻照度均勻度:任意試驗區(qū)域輻照度與中心區(qū)域相對誤差不大于±10%。
⑷ 輻照時間計時允差:±1%。
解釋見表1。
表1 主要技術指標與檢驗標準符合性解釋
⑴ A類儀器中,HGT 3689—2014要求通過調(diào)整可上下移動的托盤支架使試樣表面離燈泡底表面距離(250±2)mm,儀器上有刻度標記,保證托盤支架在這位置固定即可,故實際校準中不對該項要求,儀器在新安裝時對刻度標記進行首次校準即可,今后每次都是調(diào)整托盤支架到該標記處使用。
⑵ A類儀器中,HGT 3689—2014要求太陽紫外燈在280~400 nm內(nèi)輻照度(25±0.4) W/m2,指出試樣放旋轉(zhuǎn)托盤上,試驗區(qū)域為直徑為75 mm和300 mm兩個同心圓之間的區(qū)域(圖1)。但是,HGT 3689—2014標準未明確樣品具體放置位置,而在測量輻照度時發(fā)現(xiàn),樣品放置在托盤不同半徑處的輻照度值差異巨大,故在托盤上半徑方向等間距取了5個點,實測輻照度結果見圖3。
圖3 不同半徑輻照度實測圖
由圖3可見,輻照度曲線在半徑越小處越陡峭,內(nèi)圈輻照度可達外圈輻照度3.4倍,故必須找出合適的半徑值的點使該點輻照度能滿足(25±0.4)W/m2的要求,才能保證試樣在符合標準條件下試驗,而不是托盤上的任何位置都能達到輻照度要求。校準規(guī)范目的是以滿足輻照度要求為根本,通過改變試驗點的半徑來滿足輻照度要求。故校準目的變成尋找輻照度符合要求的半徑點,由于試驗過程試樣架不停地勻速旋轉(zhuǎn),在該半徑點圓周上的任一點所受累計輻照度,可視為是相同的。
校準過的儀器,以測量點到旋轉(zhuǎn)托盤中心的半徑R表示其適用樣品放置點。試驗倉的溫度校準,也是測量該半徑處溫度,即放置樣品處溫度。
⑶ 關于B型儀器試驗區(qū)域校準點數(shù)問題,不同儀器型號,試驗區(qū)域面積各自不同,規(guī)范要求根據(jù)試驗區(qū)域有效面積大小來選擇測試點數(shù)。光纖光譜儀探頭在安裝固定上有一定要求,不是能隨心所欲測量所有位置,要根據(jù)儀器試樣架上間隙點、是否有空間便于測量來現(xiàn)場調(diào)整,以盡量做到合情合理為原則。
⑷ 關于輻照度計時時間校準,筆者認為,目前計時器基本上由石英晶振提供基準,穩(wěn)定性準確性有保證,通常條件下,計時誤差與計時時長成正比的,雖然樣品試驗時長達3~18 h,但校準中,只要較短的時間內(nèi)能符合要求,就說明長時間3~18 h也能符合要求,這樣能節(jié)省校準現(xiàn)場無謂的時間消耗,故規(guī)范選取最少5 min時間段來校準計時相對誤差,一般人工按壓秒表反應誤差時間0.2 s,相對于5 min共300 s測量時間,引入標準相對不確定度分量占比在千分之一內(nèi)。
耐光黃變色牢度試驗儀使用過程會存在2個很大問題,一是樣品放置位置不同,輻照度相差3.4倍;二是用錯光源,無紫外輻照光譜或輻照光譜中心波長不符,達不到應有的黃變效果。
校準規(guī)范的實施,解決了以上2個問題,使耐光黃變色牢度試驗儀的主要計量特性輻照度量值溯源成為可能,試驗光源類型及有效試驗區(qū)域得以明確,利于試驗人員正確使用校準結果,保證光黃變色牢度檢驗結果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