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君
(沂水縣黃山鋪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沂水 276420)
施肥技術的好壞決定著作物的生長情況,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可見施肥技術是種植業(yè)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在傳統(tǒng)的種植方式中,基本都是在土地深耕前在土壤的表面上撒入一定量的農家肥,深耕入土,稱為底肥。在后期作物生長的過程中,再根據作物基本生長情況,在追施不同種類的化肥或復合肥,叫做追肥。
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灌溉、施肥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施肥技術已經打破了傳統(tǒng)的施肥概念,尤其是最近幾年種植業(yè)技術發(fā)展,無論是在大田種植還是溫室種植都已經采用全新的施肥方式——水肥一體化。水肥一體化方式是把灌溉與施肥的完美結合,在灌溉的同時把相應的肥料加入水中。對于溶于水的肥料更有利于作物的吸收,植物生長的情況也會更好。
1.1.1 有機肥料
傳統(tǒng)有機肥就是農家肥,也是種植過程必不可少的肥料,往往把這樣的肥料作為土壤的底肥。作物的基礎生長的情況與土壤的底肥關系非常大。一般有機肥(如雞糞、牛糞等)不能直接使用,首先要經過熟化,對動物糞便進行發(fā)酵高溫消毒熟化后,才可以使用。
1.1.2 化學肥料
農業(yè)種植中,底肥雖然重要,但所含的化學元素不一定都是作物所需要的,所以需要追施化肥,補充化學元素,保障作物正常生長,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1.2.1 有機肥如何使用
有機肥的使用量沒有明確的標準,一般都是根據經驗來確定。作為作物生長的基礎性肥料,施入過量也不會對作物有太大的影響,實際都不會出現過量的情況。如果有出現燒苗的現象,采用大水灌溉基本都可以緩解。有機肥一般選擇在土壤深翻時,把有機肥均勻地撒在土壤的表面,采用深翻犁進行耕地,把有機肥與土壤進行充分混合,以達到施肥的效果。在大田種植和設施大棚種植的過程中都是這樣的施肥方式,并無不同。
1.2.2 化肥的使用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化肥都是根據作物生長的表現來判斷是否缺少哪種的元素,再進行有效地追施特定的化肥。對于化肥的使用方法有一定講究,在大棚中一般在施入化肥后,需要進行大水灌溉,這樣也可以充分溶解肥料或達到均勻施肥的效果。而在大田種植過程中進行追施化肥不同于大棚種植,因為大田種植方式有兩種:水田和旱田,水田施肥時,可以人為地控制灌溉時間,在施入化肥后,就需要大水灌溉。然而旱田就不同了,它施入化肥的時間一定是在下雨后,才能進行施肥,不然肥料得不到充分的溶解,會達不到施肥的效果。
當前,農民在農作物施肥管理上有較大的盲目性,主要表現在“對氮磷鉀比較重視,而忽視有機肥的使用”,濫施現象比較普遍。第一是肥料利用率較低,增加了農業(yè)生產成本,造成了浪費;第二是各營養(yǎng)肥料搭配不合理,農產品品質差;第三是降低了農作物的抗逆能力,病蟲害等加重;第四是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嚴重,阻礙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水肥一體化技術,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yè)新技術。水肥一體化是借助壓力系統(tǒng)(或地形自然落差),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按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作物種類的需肥規(guī)律和特點,配兌成的肥液,使水肥相融后,通過管道和滴頭形成滴灌,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fā)育生長區(qū)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適宜的含水量;同時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肥特點、土壤環(huán)境和養(yǎng)分含量狀況、作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需肥規(guī)律情況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設計,把水分、養(yǎng)分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
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想要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并不容易,尤其是相應的設備投資較大。相對于傳統(tǒng)的作物來講還是不可取的。從簡單的設備層面上來講可以分為灌溉設備和施肥設備,對于灌溉設備來講,相配套的灌溉系統(tǒng)為滴灌系統(tǒng)。滴灌系統(tǒng)確實可以做到節(jié)水灌溉。滴灌頭一般都是對應一顆獨立的作物,并不適合小麥等條播作物使用,施肥系統(tǒng)目前有了相應的施肥機,根據種植面積的不同選擇不同型號的施肥機,最早的施肥機都是采用進口的,如今也有很多國產施肥機,效果也不錯。
2.1.3 肥料的要求
在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tǒng)中的肥料選擇上是有要求的,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肥料的可溶性和顆粒大小程度。因為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相配套的灌溉系統(tǒng)為滴管系統(tǒng),滴管的末端噴頭非常細,才能達到節(jié)水灌溉的效果。如果肥料顆粒大會堵塞噴頭,會使得灌溉作業(yè)難以完成。對于噴頭的堵塞,只能是更換噴頭,會帶來更大的工作量和經濟成本。在選擇肥料的要求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溶性強,顆粒小等特點。
2.3.2 肥料選擇原則
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tǒng)中,施肥機可以同時進行多種元素肥料進行施入。根據實際使用過程中得到的驗證,不同元素的肥料在進行混合后會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其產生的結晶的現象,對灌溉系統(tǒng)造成不同的影響,往往結晶的顆粒比較大時,會出現堵塞滴灌噴頭。在選擇可溶性肥料的同時,一定要避開兩者之間有相互反應的問題,或者在施肥的過程中分開施入,就會避免出現因為某種化學反應而造成的滴管系統(tǒng)的堵塞情況發(fā)生。
水肥一體化技術具有省肥節(jié)水、省工省力、降低濕度、減輕病害、增產高效等優(yōu)勢,具體表現在5個方面。
2.4.1 水肥均衡
傳統(tǒng)的澆水和追肥方式,農作物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吸收不夠均勻,有時過剩、有時不足。而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根據作物需水需肥規(guī)律供給,保障作物健康生長。
2.4.2 省工省時
傳統(tǒng)的大水漫灌費工、費力。而水肥一體化技術只需要操作微機即可實現施肥灌溉,節(jié)約人工和時間。
2.4.3 節(jié)水省肥
水肥一體化可以實現將作物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直接送達根部,顯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2.4.4 減輕病害
大棚內作物很多病害是土傳病害,隨流水傳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土傳病害的發(fā)生。水肥一體化技術能降低棚內的濕度,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
2.4.5 控溫調濕
冬季使用水肥一體化能控制澆水量,降低濕度,提高地溫。傳統(tǒng)溝灌會造成土壤板結、通透性差,作物根系處于缺氧狀態(tài),造成漚根現象,而使用水肥一體化則避免了因澆水過大而引起的作物漚根、黃葉等問題。
傳統(tǒng)的施肥一般為有機肥料和化肥,它主要是作為土壤的底肥出現,增強土壤的基礎性肥力。然而水肥一體化施肥采用的是多種混合的可溶性化學肥料或液體肥料,在施肥機的智能控制系統(tǒng)的作用下。把不同類型的肥料進行一定比例的混合,然后再注入滴灌系統(tǒng)中,隨著滴灌的進行,就可以把肥料直接施入到作物的根部,達到施肥目的。
水肥一體化施肥是作為種植過程中肥料的一種補充方式,也就是說在原有的土壤底肥不充足或缺少沒有肥料元素的一個補充。有機肥的使用可以促進土壤的活性,減少土壤的板結、鹽堿化的形成,所以說傳統(tǒng)的施肥與水肥一體化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