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燕 (江蘇太倉市高新區(qū)中學)
校園欺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防控校園欺凌需要各方努力與協(xié)調。本文從校園欺凌中的角色解讀、校園欺凌事件中受欺凌者的特征、校園欺凌對被欺凌者的影響、如何對被欺凌者進行心理輔導等幾個方面對防控校園欺凌策略建構作思考。
校園欺凌通常發(fā)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指學校的教育活動中,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2017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校園暴力和欺凌》數(shù)據(jù)顯示,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欺凌。其中,30%的人選擇沉默,全球每年都有2.46 億學生因欺凌而痛苦。
在校園欺凌中會有這樣幾個角色:施暴者,現(xiàn)場助威者,被欺凌者,信息傳遞著,旁觀者。
在校園欺凌事件中,一般施暴者選擇的欺凌對象,有以下幾個特征:膽小內向,缺乏自信,不合群,孤獨自卑,來自問題家庭,嬌生慣養(yǎng),被邊緣化,身材弱小。這些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懦弱,發(fā)生了事情也不敢告知家長或老師,這也導致了校園欺凌的隱蔽性、反復性和長期性。
在受到欺凌后,孩子的身心會產生巨大的創(chuàng)傷,很容易出現(xiàn)以下一些癥狀:
如食欲下降、頭痛、失眠、做噩夢,或者半夜突然驚醒,更為嚴重的就是感覺呼吸困難,會出現(xiàn)窒息的感覺。這些癥狀的嚴重性會隨著受欺凌次數(shù)增多而提高。
被校園欺凌后,學生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腦海中總是閃現(xiàn)受欺凌的畫面,導致學習能力降低,引發(fā)健忘、逃學行為和厭學現(xiàn)象,言談舉止缺乏自信,做事恍惚。經歷得越多,被欺凌的時間越長,會出現(xiàn)習得性無助現(xiàn)象,個體的自尊水平就越低。
被欺凌的學生容易產生挫敗感,導致安全感缺失,對周圍的人和事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感,產生自卑心理,嚴重的會出現(xiàn)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整個人出現(xiàn)混亂狀態(tài),沒辦法思考問題。
被欺凌的學生會過分敏感,害怕和周圍人相處,出現(xiàn)孤僻和退縮行為,影響社會適應,有些學生甚至會出現(xiàn)破壞行為和反攻擊行為,影響支持系統(tǒng),引起人際關系緊張,成年后容易形成反社會人格。
在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后的10 分鐘至2 個小時內,心理老師需要做到有效、科學地給予專業(yè)支持和干預,削減欺凌所帶給孩子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危機。
被欺凌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容易相信別人,即使老師安撫他,他也會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出現(xiàn)攻擊行為。另外,他們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好”才導致被欺凌。這個時候首先告訴被欺凌者這是不是他的錯,當我們講出這句話的時候,就獲得了他的一半信任。接著我們可以告訴他,只要他有需要,我們可以隨時陪伴他,做他最忠實的傾聽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到他的身體有所放松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一些肢體語言比如摸摸他的頭,擁抱他,摟摟他的肩膀,甚至輕輕撫摸他被打的部位,我們也可以對孩子進行共情,可以對孩子說:“你一定很痛苦,很委屈,也一定很憤怒,你特別想打回來?!碑斘覀冞@么做的時候,和孩子的信任關系就建立了。
當我們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讓孩子有安全感的時候,孩子內心的負面情緒就會噴涌而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引導者。當孩子在哭訴的時候,我們認真傾聽,并及時回應。比如問孩子還有嗎?除了這些還有呢?通過語言的引導,讓孩子盡情發(fā)泄出內心的不良情緒。當孩子只是哭,沒有語言傾訴的時候,我們可以準備一些廢舊的報紙,讓孩子去撕、去發(fā)泄,我們也可以陪著一起撕,甚至比他們更用力地撕,當我們這樣引導的時候,孩子會更勇敢地把負面情緒全部都發(fā)泄出來。當孩子發(fā)泄完了平靜下來,教師可以使用空椅子技術,在孩子對面放一把空的椅子,告訴孩子那把椅子上坐的人就是剛才欺凌他的人,你想對他說什么?讓孩子把所有的委屈、憤怒都發(fā)泄出來。
當孩子平復情緒之后,我們要引導孩子重新客觀解讀自己所經歷的這個事件,讓被欺凌者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重新評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當被欺凌者出現(xiàn)厭學心理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回憶和同學、教師相處的美好瞬間,把他的注意力放在積極的關注點上,經過一點點的回憶、一次次的提醒和引導,可以讓孩子慢慢地把自己不當?shù)恼J知矯正過來。我們還可以通過雕塑的技術,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引導孩子一次次向施暴者大聲說出來:“你這個行為是錯的,沒有人會支持你們的,我不怕你,我可以告訴老師和父母,也有經過的同學,他們也會告訴老師的?!蓖ㄟ^這些,幫助他建立支持系統(tǒng),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升他的自信心。
我們可以用角色扮演來訓練孩子的應對能力。首先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老師扮演孩子,碰到孩子扮演的校霸,校霸向孩子索要錢財。老師扮演的孩子這時站直身體,雙眼正視對方,語氣平和而有力量,清晰地說:“這是我的錢,請還給我。”讓扮演校霸的孩子感受到你的氣勢。然后角色互換,孩子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要提醒他站直身體,語言平和有力量,雙眼平視對方。一開始孩子的聲音可能不夠大,提醒他大聲點,發(fā)音清晰點。通過反復互換角色的練習,直到孩子完全能進入狀態(tài),并且能很自然地表達出來,下次他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能應對自如了。另外還可以通過“我——你——我要你——”的句式練習。例如,“我很憤怒,因為你拿鉛筆戳了我的手背,我要你道歉?!痹诰毩曔@句話的時候,還要注意眼神、語氣、節(jié)奏、音量等。這個訓練可以結合各種情景進行,直到他能準確、果敢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為止。另外,我們還可以提醒孩子,與同學結伴而行,避免落單。碰到有人實施校園欺凌,可以大聲叫喊,吸引過路人的注意,或者及時向教師報告。
面對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現(xiàn)象,我們應該安撫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從創(chuàng)傷事件中恢復,重新獲得自信心。當然,事后的輔導只是補救的措施,我們應該以預防為主,學校應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預系統(tǒng),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當然家長也應該參與進來,共同維護孩子的安全,我們的校園將會成為孩子的真正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