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讀北宋名相司馬光《家范》,其中“田稷賢母誡子”一節(jié),令我感慨不已。對齊相田稷子的賢明母親,不禁肅然起敬,也為田稷子有這樣的—位賢母而感到驕傲。
這段記載,文字不長,全文抄錄如下:“田稷子受下吏金百鎰,以遺其母。母曰:‘夫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矣。稷子遂慚而出,反其金而自歸于宣王,請就誅。宣王悅其母之義,遂赦稷子之罪,復其位,而以公金賜母。”
這個故事,漢劉向《歹lJ女傳-母儀天下·齊田稷母》,有更為詳細的記載。齊宣王相國田稷子,接受了下級官吏上百鎰錢的賄賂,拿回家孝敬母親。其母說:“你為相三年,你的俸祿從沒有現在這樣多,難道這是從下屬那里收取來的?”田稷子跪著回答道:“確是從屬吏的賄賂中得來的?!碧锬嘎牶?,嚴肅批評他說:“我聽說讀書人要修身潔行,不要取不義之財;內心要光明正大,不要搞欺騙之事;不義之事,想都不要想;不合理的利義,不能進家門。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田稷子之母以忠君為中心,向兒子講了許多官德準則和為人之道:士人應當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操行,不取不義之財;做人要忠誠老實,不虛偽欺詐;不符合道義的事,不在心中計謀;要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臣事君應如事父,恪盡職守,廉潔公正。只有這樣,才能一生通達,平安無事。同時,田母斥責他道:“如今你卻與此相反,背離了忠的要求。而為臣不忠,就是為子不孝。不義之財,我是不能要的;我也沒有你這種不孝之子,你起來走吧!”
母親的一番訓斥,令田稷子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他痛定思痛,主動退贓,向齊宣王坦白自己的貪污罪行,請予嚴辦。齊宣王知道原委后,非常贊賞田母的義舉,原諒了田稷子的過錯,“復其相位”,并拿出國庫的公款,賞賜這位賢良的母親,以示表彰。
在中國古代家訓史上,田稷子母親為人們樹立了用忠正、清廉、正直教育兒子并感化別人的榜樣,說明士人連無功受祿的事都不能做,更不用說接受別人賄賂的錢物了。
想到今天的社會,有的做父母的,對兒女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不知深明大義,不知以身作則,不知嚴加管教。這樣,使做兒女的不知孝道,反而成了“兒皇帝”“啃老族”,倒過來要父母為兒女“盡孝”。
田母是一面鏡子,為兒女樹立了榜樣。希望社會出現更多的賢明母親,更多的孝子賢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