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
【摘 要】文化活動呈現(xiàn)的方式多種多樣,隨著人們藝術文化生活的豐富、娛樂方式的增多,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與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文化館是地區(qū)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在群眾中的號召力比較強,所以文化館舉辦的大多數(shù)活動,群眾參與度都很高。群眾性合唱活動是文化館占比較高的活動之一,適合不同年齡群體,在文化館文化活動的宣傳與教育群眾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性合唱;活動主題;影響
中圖分類號:G242;J616.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6-0083-02
群眾性合唱活動的發(fā)起體現(xiàn)了藝術的綜合魅力,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合唱藝術便在我國藝術領域迅速推廣,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的合唱團、合唱隊曾經(jīng)風靡一時。這一發(fā)展背景為我國文化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幫助文化館積累下了豐富的群眾資源、文化資源、藝術資源。
一、群眾性合唱活動在文化館中的作用及影響
文化館在舉辦各類活動時,會響應群眾的號召,選擇活動主題。各地文化館在組織文化活動的時候,經(jīng)常會首選群眾性合唱活動,一方面,它先天的組織條件比較寬松,另一方面,它能夠把群眾集中在一起,共同為完成一場文化藝術表演,來進行交流、訓練。
在眾多可選擇的活動中,群眾性合唱以形式多樣、活動成本低、活動難度低等優(yōu)勢脫穎而出。比如,群體性合唱彌補了文化館在硬件設施上的不足,它只需要一個舞臺便可以完成。又比如,因為是群眾參與,所以合唱活動的參加條件可以不那么嚴格,合唱人數(shù)、合唱曲目、參與者的年齡等,即便不滿足常規(guī)合唱的規(guī)定,也可以相對放寬標準。同時,合唱是音樂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它需要多人參與、多人協(xié)作、共同完成一部音樂作品,與其他文化活動相比,合唱活動需要經(jīng)歷漫長的訓練期和磨合期。不過通常情況下,某個合唱團、合唱隊都可以成立、發(fā)展很長時間,只要合唱團體的骨干成員或是核心動力還在,該項活動便可以延續(xù)性的開展。
由此可見,群眾性合唱活動不僅提高了文化館在文化活動舉辦方面的包容度、影響力,還大大提高了文化館文化活動的群眾參與度,依靠群眾性合唱這一項活動,便能夠招攬、吸引一大批群眾參與,讓文化館文化活動有良好的受眾基礎。文化館在良好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的同時,還要重視群眾性合唱文化活動的應用,盡可能地挖掘群眾性合唱活動在發(fā)展中的影響與價值,使其為文化館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與能量。
二、文化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面臨的困境
文化館雖然是各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但它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還有待提高。群眾性合唱活動是文化館中比較常見的文化活動,它的受眾面比較廣,所以從某種角度講,群眾性合唱活動能決定文化館的建設與發(fā)展水平。研究文化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的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一)群眾性合唱活動的文化傳播效果不佳
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時,更多注重的是活動的方式,如:召集群眾合唱,進行集中的合唱培訓,讓群眾通過活動獲得快樂。合唱變成了文化館常用的活動形式,但無法透過活動更好地進行文化傳播,甚至有時群眾參加合唱活動只是為了湊數(shù)或是為了趕熱鬧,并沒有體會、領悟到群眾性合唱活動的文化魅力。
(二)群眾性合唱活動參與者文化素養(yǎng)普遍較低
群眾性合唱活動要求參與者擁有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與演唱能力,但是絕大多數(shù)群眾并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知識培訓或?qū)I(yè)技能訓練,所以很難完成高難度的合唱任務。合唱活動如果僅僅停留在娛樂上,就無法起到對群眾進行藝術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作用。
(三)文化交流難度大
群眾性合唱目前只停留在活動層面,沒有對更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容進行積極探索,如:合唱只針對特別的音樂曲目進行練習,對音樂曲目背后的作者、歷史背景、音樂特征等不做深究。又如:群眾性合唱的交流平臺多,但交流難度大,所以群眾匯集在一起一般都會馬上開展合唱訓練,不會留有過多的空間給合唱團成員們展開音樂藝術交流。如此一來,群眾性合唱活動并沒有很好地促進文化交流,其作用也會驟減。
(四)文化館活動制度不健全
文化館活動在開展過程中需要配合規(guī)范、標準的管理制度。以群眾性合唱活動為例,面對人員如此多的活動,如果沒有確定的活動規(guī)范和要求,那么活動開展過程中勢必會出現(xiàn)問題或混亂的情況。就目前來看,為了體現(xiàn)文化館服務的人性化,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時并不會對合唱形式、方法、合唱團成員進行有效約束,久而久之,群眾性合唱活動就很難與文化館的管理制度有效配合,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文化館日常管理工作造成壓力。
由此可見,文化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的困難與挑戰(zhàn)還有很多,鑒于群眾性合唱活動在文化館建設與發(fā)展中的意義與作用,未來文化館需要積極探索科學發(fā)展之路,在解決文化館困境的同時,助力群眾性合唱活動的有效開展。
三、群眾性合唱活動的意義分析
文化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有發(fā)展的需求,也存在必要性。而群眾性合唱活動本身,也具備與眾不同的意義和影響力,它不單可以優(yōu)化文化館的文化活動內(nèi)容,也能讓群眾受益,在合唱活動中學習更多音樂知識、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
(一)音樂藝術與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播
音樂藝術的魅力是無處不在的,它擁有廣泛的受眾,也能感染人,讓人的精神得到放松,帶給人精神上的慰藉。作為大眾文化的瑰寶,音樂藝術應該得到更好的傳承,而群眾性合唱活動可以讓音樂藝術的魅力盡顯,也可以更好地傳播音樂藝術。如:群眾性合唱所選的曲目經(jīng)常以“愛國”“民族”“革命”為主題,《我和我的祖國》《黃河大合唱》《中華兒女一家親》等歌曲,帶有積極的正能量、弘揚了愛國主義思想,這一音樂文化主題的滲透,非常有利于基層文化中正能量、愛國思想的傳播。又如:群眾性合唱的包容度很高,專業(yè)合唱團隊可以表演高水準的音樂作品,業(yè)余合唱團隊可以表演一般水準的音樂作品,且合唱活動不拘泥于場所、不拘泥于背景環(huán)境,它讓音樂藝術有了更多的交流空間、學習空間,也滿足了一些音樂藝術底蘊不深、專業(yè)能力不強的群眾想要參與到音樂藝術活動中來的想法??梢哉f,群眾性合唱以它獨特的藝術活動形式,連接了大眾和音樂文化,讓富有積極意義的音樂藝術更好地融入大眾生活,并且向更遠更深處傳播。
(二)提高了群眾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與能力
文化館的作用是傳播文化、進行文化宣傳教育,與其他活動相比,群眾性合唱活動對于群眾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與能力的提高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一方面,參與合唱的群眾,一開始并不需要具備專業(yè)音樂能力,但隨著參加日常訓練、合唱表演,他們會慢慢積累音樂知識、了解合唱技巧,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共同進步,對每一個合唱者而言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合唱屬于群體性活動,它考驗的是群體對藝術的表達與表演,每個合唱者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團隊中的一份子,群眾性合唱弱化了音樂的個性化表達,突出了音樂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久而久之,每個合唱者都會慢慢養(yǎng)成“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與心態(tài),這屬于音樂素養(yǎng)與精神層面的提升。無論是音樂能力上的提升與進步,還是音樂素養(yǎng)與精神的養(yǎng)成,群眾性合唱活動以其獨到的活動方式、表現(xiàn)形式,幫助文化館進行了文化教育與宣傳。同時,參與群眾性合唱活動的人們也會廣泛參與到文化館的其他活動中,也為其他活動奠定了活動基礎,屬于一勞永逸、益處多多的文化活動形式。
(三)促進群眾文化交流
群眾性合唱把合唱者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交流藝術、溝通表達的空間。不單是在合唱訓練的時候,在其他空間或時間里,合唱團、合唱隊的成員們也可以成為朋友,依靠自身的學識、能力及表演來表達想法,與他人溝通、展示自己、了解他人。如:除了合唱之外,合唱者們還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舞臺,組織歌唱比賽,選出最佳“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讓合唱團變成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又如:群眾性合唱活動經(jīng)常會把群眾組織在一起,他們除了在音樂藝術上暢所欲言、相互交流溝通外,還會在文化生活、興趣愛好等方面互相交流、達成合作,共同去參加音樂會、進行體育訓練、讀書分享等??梢?,依靠群眾性合唱活動對群眾文化交流的促進和積極影響,文化館可以順應文化教育與宣傳的潮流,激發(fā)群眾在文化及生活等多方面的交流。
(四)有利于文化館活動制度的建立與推廣
眾所周知,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群眾性合唱活動便已開始推廣了,戰(zhàn)斗隊伍通過合唱的方式表達革命的決心、傳頌戰(zhàn)斗意志,在某些時候,群眾性合唱活動甚至成為了一種制度、規(guī)范體系的表達。如:合唱者要遵守合唱團、合唱隊的規(guī)章和要求,確定好曲目、訓練時間,參與者必須遵守,而且一切行動要服從團隊安排。這種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活動方式有利于文化館在日常活動中的管理。比如,在一場大型文化活動中,文化館在組織群眾性合唱活動時所耗費的管理精力和其他文化活動基本是相同的,因為合唱團、合唱隊是一體的,它能夠把文化館關于活動組織的一系列規(guī)定和要求下放、傳送至每一個合唱者。雖然文化活動是便民的、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但是對于文化館來說,文化活動不單要有廣泛的受眾,群眾基礎要強,活動規(guī)范、活動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群眾性合唱活動在日常排練、演出的過程中,對文化館的制度、要求的吸收能力很強,同時,團隊內(nèi)的成員們之間也是相互約束、相互監(jiān)督的,能更好地適應文化館的管理標準,讓文化館有更多的精力去開發(fā)、創(chuàng)造更好的活動形式,進行更好的文化宣傳。
四、結(jié)論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方面的意義已經(jīng)顯而易見。在文化市場多元化發(fā)展的今天,文化館的職責與能力在慢慢蛻變,群眾性合唱活動簡單來看是一種文化活動的形式,從更深層次的發(fā)展與研究角度看,更是我國文化活動發(fā)展與探索的一個象征,因為它更適合于大眾文化的傳播,有利于在基層群眾中進行大眾文化的教育與培養(yǎng),具有豐富且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田艷麗.文化館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的意義與發(fā)展建議[J].黃河之聲,2018,(01):123.
[2]普俊蘭.開展群眾性合唱活動的意義與發(fā)展建議——以玉溪市文化館為例[J].民族音樂,2017,(04):51-52.
[3]黃俊.文化館建設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實踐意義探索[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2):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