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昌
摘要:互聯網+”帶領各行各業(yè)迅猛發(fā)展,人才的競爭是新時代經濟發(fā)展的競爭。中職學校學生的成長路徑,不僅受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影響,更受本身素養(yǎng)的影響,面對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困境,本文對“互聯網+”視域下中職德育創(chuàng)新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德育
引言
目前,各類信息技術在中職學校中的應用已逐步普及,并在推動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發(fā)揮了支撐性作用。然而,很多中職學校僅僅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性技術,未能充分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學習動機提升的融合發(fā)展。因此,有必要結合中職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特點,開展信息化環(huán)境下中職德育課程學生學習動機提升策略的研究與探討,以期能夠提升中職德育課程教學效果。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
中職學生與普通學校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現在的網絡環(huán)境下,中職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必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觀念,讓學生充分認識網絡的雙面性,以便正確地使用網絡,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例如,由于當前中職學生處于網絡環(huán)境中,他們的思想狀態(tài)很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中職學校必須要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保證學生能夠具備健康的思想觀念。教師可以定期召開班會,利用班會的時間為學生播放社會上因為網絡引起的不良事件,讓學生意識到正確使用網絡的重要性。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最終引起猝死”的新聞視頻,通過這個視頻讓學生意識到過于沉迷網絡的危害。過度沉迷網絡會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因此,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網絡正面影響的視頻,如帶領學生觀看“大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搜集各種學習資料,充實自己的生活”等相關視頻,讓學生意識到利用互聯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的重要性,從而對網絡產生正確的認知,進而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開展專業(yè)化德育教育,全面落實中職德育教育
新媒體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已經不再拘泥于形式,越來越多的教師都意識到新媒體教育的優(yōu)勢所在。新媒體的信息傳播相對迅速,學生的接受程度也較高,這對促進中職班主任進行優(yōu)質德育管理工作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有所不同,他們更為側重向社會輸出復合型技術人才,這意味著學生需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對應的專業(yè)技能。但很多學生在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這些方面仍缺乏足夠認識,對此中職班主任可以利用新媒體來開展專業(yè)化德育教育,將專業(yè)特色與德育教育進行深度結合,以此全面落實中職德育教育。例如,中職班主任可以根據自己所教班級的專業(yè)來進行針對性的德育教育素材選擇,如在面對會計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德育教育時,班主任應多多去關注新媒體上與會計行業(yè)有關的時事新聞,并選擇合理的熱點新聞作為開展班級德育活動的主題,帶領學生去更加深入地了解職業(yè)道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職班主任還可以將班級德育活動通過視頻、文字等多種方式記錄下來,通過整理后上傳到班級微信群,讓學生在微信群里討論這期活動視頻是否能在校園公眾號上進行相關版塊的投稿和發(fā)布,通過實體記錄和集體榮譽感來提高學生們的德育學習參與積極性,最終讓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三、豐富多樣德育內容
學校的德育課內容是德育目標得以實現的載體,德育課程創(chuàng)新,要根據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和需求,結合中職學校的身心特點,在借鑒好的經驗基礎上不斷更新德育內容,這樣才能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和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德育內容涉及學生的思想品德、愛國情感、心理健康、人格養(yǎng)成、行為規(guī)范、學生成長等方面,德育內容存在形式有微課、視頻、公眾號、案例、書籍等,借助于教學平臺、微信、QQ群等信息化手段,傳播給學生。
四、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程評價
以往定期進行的德育課程評價,可以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分解成為階段化目標,并通過互聯網快速實現任務與結果的反饋。通過階段化目標的設立,可以為學生樹立短期持續(xù)性激勵機制,使他們在不知不覺當中形成努力學習的意識,完成課業(yè)知識的積累,進而激發(fā)更深層次的學習動機。階段化目標的設立和運用,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快速實現統計與運用,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常用的釘釘學習軟件,自主設立課堂目標完成積分的規(guī)則,對于每位同學課堂表現、回答問題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等進行賦分,由軟件進行日常分數的統計。當學生個人積分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兌換預設的小禮品;當班集體積分達到一定程度時,可獎勵看一次電影或一次課外活動。這種充分融入信息技術的課程評價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德育課程教學管理的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德育教育,就要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加強學生的思想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同時,教師要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入手,漸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靜.“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教學創(chuàng)新探討[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年教育與教師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130-132.
[2]王燕紅.網絡條件下中職德育管理模式的現狀與創(chuàng)新[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09):89-90.
[3]胡常海.淺析新時代中職德育優(yōu)化創(chuàng)新機制建設[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1):60-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