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燕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下,中職學校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視,對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全面的分析,通過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升中職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促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出了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以便強化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率,增強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中職學校;心理健康;問題;措施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普遍的年齡在十五歲到十八歲之間,其主要是中考失利或者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思想上比較叛逆,追求個性,希望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并獲取教師和學生的認可;同時行為上也很容易沖動,自控能力不強,因此在中職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
(一)學習和交往上的心理問題
很多中職學生是成績不理想或者中考失利的學生,其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加上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中職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情況,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或者學習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心理和厭煩心理,不愿意積極探索和思考,缺少清晰的學習目標和方向,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焦慮、壓抑、困惑等心理動態(tài),這不僅影響了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還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阻礙了學生全面發(fā)展。其次,從交往方面來講,中職學校為職業(yè)教育,主要是為社會和企業(yè)培養(yǎng)技能型和職業(yè)型人才,中職學生面臨著各種人際交往和社會關系,但是根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顯示,93%的學生交往能力差,而只有6%的學生人際關系融洽,這就使得很多中職學生在公共場合存在緊張和恐懼的心理,缺少自信,不善于積極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協(xié)作意識和分享意識較差。
(二)情緒波動比較大
中職學生正處在心理和生理成長的關鍵時期,其自我認知逐漸增強,對事物也有了自身的見解和觀點,尋求在生活和學習上的獨立性,希望突破約束,展示出個性,經(jīng)常以自我為中心,并且情緒波動也比較大,存在嚴重的逆反心理。但是由于目前很多中職學生收到父母的溺愛,心理比較脆弱,對父母和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不愿意主動面對困難和迎接挑戰(zhàn),加上社會競爭的加劇,使得中職學生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大;如果心理壓力長期難以得到釋放,就會出現(xiàn)壓抑和焦慮等情緒。
二、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是中職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應該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讓中職學生能夠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并緩解心理壓力,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動態(tài),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在構建校園文化時,要滲透人文性與精神環(huán)境,可以張貼積向上的標語、口號等,或者打造文化走廊、文化墻等,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其形成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理。其次。中職學校還可以充分的結合專業(yè)特色以及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等,為學生開展技能比賽、模擬實操、社團活動、文藝表演以及公益活動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釋放自身的個性和特點,并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學校也可以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形成模仿效益,帶動更多的學生融入到校園文化生活中。從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提升使命感和責任感;為以后的人際交往奠定基礎,強化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加強師生互動,構建和諧班級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輔助,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及思想情感、行為習慣等方面有全面性的了解和掌握,進而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更加陽光和開朗的面對困難,積極接受挑戰(zhàn)。其次,還應該構建和諧的班級,班主任、輔導員要積極發(fā)揮組織和引導作用,通過班會、集體活動等,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引導學生相互配合、相互幫助、尊重他人、待人友善,并合理的釋放自己的情緒,提升學生的自控能力。為學生營造出穩(wěn)定、團結、向上的班級氛圍;鼓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朝著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不懈奮斗。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極大的引導作用,有助于提升班級的凝聚力,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和分享意識。
(三)開展多元化的心理咨詢和教育
中職學校應該構建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心理疏導和咨詢服務,讓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并通過專業(yè)的疏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比如:學??梢岳眯畔⒓夹g,構建在線心理咨詢,學生可以使用微信、QQ等完成在線咨詢,也性格比較靦腆和內向的學生提供了咨詢便捷;同時學校也可以配置心理咨詢室,邀請心理專家定期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或者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使用中職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方式,為其排解心理壓力。其次,學校還應該加強與父母的聯(lián)系,有效的應用家庭教育資源,通過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中職學生的獨立性。此外,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進步與努力還要加以肯定,使用正確的方式糾正學生的錯誤,不能對學生進行一味的批評,要用全面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勇敢的接受挑戰(zhàn)和面對困難。
三、結束語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想素質,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并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學校首先應該明確目前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然后設置出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同時學校還應該構建出和諧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其次,教師還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打造團結、協(xié)作的班集體,凝聚班級力量,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曉利.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職業(yè),2018(002):98-99.
[2]劉兵.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心理健康教育措施[J].科學咨詢,2018(003):12-12.
[3]劉幸福.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與疏導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00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