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潔
摘要:目前,隨著社會發(fā)展迅速,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只有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進閱讀活動中,才能夠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技能提升上去。還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和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閱讀教學指導,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閱讀之中,從而深入理解文章內容。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一種有效途徑,無論學生處于學習中的哪個階段,閱讀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只有通過有效的閱讀才能夠為學生打下夯實的讀寫基礎。雖然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中教學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是閱讀教學始終停留在枯燥的結構分析中,隨著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但是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發(fā)散性思維,為有效閱讀制造了障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1.1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一定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當學生具備一定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時,他們才能更好地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明確作者的意圖,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1.2增強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接觸到大量的知識,在書籍中認識到更多,打開學生的眼界,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通過開展閱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也有著一定的積極價值。
1.3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打開自己的眼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通過閱讀,深入發(fā)掘文本里面的內容,發(fā)揮語文閱讀的顯性作用,學生能夠形成一個更為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切實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2.1合理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法和理念
教師在教學方式與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閱讀教學活動的效率,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必須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此來優(yōu)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實際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教學法和討論教學法,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開展討論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如,在教學《母愛是一根穿針線》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與文章相關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這篇文章,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閱讀課文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中主動思考并拓展自身思維,在這個基礎上再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與同學進行分享。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將閱讀教學的互動效率進一步提升上去,這樣的教學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將閱讀有效性提升上去。
2.2深入分析文本內容,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學生的閱讀質量就會有大大的提升。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開展語文閱讀時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在當前的階段中,泛讀和精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泛讀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對文本內容進行大致瀏覽,了解其故事主要內容。精讀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分析文本中的每一句話,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意圖,充分捕捉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降低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難度。例如,在學習《幸福是什么》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教給學生泛讀和精讀的語文閱讀方式,讓學生先進行泛讀,了解大概的教學內容,然后再對于手中的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切實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2.3對閱讀成果總結分析
當閱讀課堂結束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希望自己在做完一件事之后能夠得到人的認可與鼓勵,只有教師及時給予表揚才能夠將學生的內在潛力徹底激發(fā)出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吝嗇對學生的鼓勵和可定,讓學生可以真實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與愛護,充分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進閱讀教學活動中,提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比如,在教學《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時候,這篇文章中主要是在大自然中狼與鹿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以及數量變化對森林所造成的影響,當學生對這篇課文閱讀完之后可以鼓勵學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理解,如狼和鹿之間的關系,還有鹿與森林的關系或者是狼和森林的關系等,學生的回答無論正確與否教師都要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對于回答不正確的可以給予引導,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所遇到的好詞,好句以及修辭手法及時記錄整理。如,在閱讀的時候看到修辭手法運用特別好的語句或者是一段排比句,可以隨手摘抄下來,并多加閱讀,以此增強語感,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2.4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語言環(huán)境
帶有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最好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有很大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富有趣味性和有利于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溝通和交往能力,也能增強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增強后,閱讀能力也一定會有所提高。例如,在學生閱讀《春天在哪里》時,老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放一些關于春天的視頻或音樂,讓學生觀看、聆聽,獲得直觀的感受,再講解課文。這時,因為學生已經對春天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所以,他們會對學習課文更感興趣,閱讀的注意力更集中,積極性更強,閱讀效果就會更好,閱讀能力也會有很大提高。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味性的語言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
3結語
只有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濃厚興趣,通過拓展內容豐富課堂閱讀活動,并及時給予學生肯定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夠切合實際提升閱讀教學效率,為學生以后更好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學君.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9(36):130.
[2]張金玉.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學周刊,2018(34):118.
[3]李玉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17(31):19-20.
(作者單位:濟南市槐蔭區(qū)泉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