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鼎雯
摘要:小學階段正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時期,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導致教學效率不高。繪本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策略,經實踐檢驗,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升教師的閱讀教學效率。本文探究了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助力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繪本?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閱讀是其重要內容,所以語文教師必須采用較為合理的方法提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繪本進行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閱讀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繪本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很難集中,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有效的策略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繪本教學以圖片為主,能向學生直接呈現(xiàn)較為直觀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繪本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自主閱讀。
除此之外,在繪本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圖片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繪本教學十分必要。
二、繪本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利用語言、動作展示繪本教學的有關內容
語言和動作是最能引起共鳴的。在語文閱讀中采用繪本教學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圖片中展示的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閱讀和學習文章。
如在教學《秋天》時,首先,筆者讓學生觀看教材中的圖畫,并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出觀察到的內容;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描述的畫面進行提問,使學生能夠通過筆者的提問進行一定的猜想,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2.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小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語文教師應該保護學生這一特點,在采用繪本教學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使學生能夠天馬行空地想象,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如在教學《影子》時,筆者會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圖片,并將學生領到室外,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影子。然后,筆者會向學生提出“為什么我們會有影子?”“為什么影子有時會很大,有時會很小,有時會沒有?”等問題,讓學生能夠展開合理的想象,回答問題。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筆者會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并讓學生了解世界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需要他們解開,引導學生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好好學習。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還能夠使學生對科學探究充滿興趣,為學生不斷探究學習奧秘奠定基礎。
3.聯(lián)系實際生活,感悟繪本教學內容
語文中的很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將生活融入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展現(xiàn)的思想,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知識運用能力。
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雪嗎?”學生紛紛說喜歡。筆者接著提問:“那么,你們覺得不同小動物的腳踩在雪地上是什么形狀的呢?”此時,學生陷入了沉思。見到學生久久回答不出問題,筆者便讓學生仔細觀看《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文內容的插畫,引導學生了解插畫中的不同足印,鼓勵學生說出這些足印分別都是哪些動物的足印。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分辨出了動物的足印。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主動性,還能夠增加學生的生活常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日常做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努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能夠推進國家發(fā)展的棟梁之材,讓學生未來能夠更好地為國家作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榮.結合繪本閱讀特點,探索繪本教學策略[J].新教師,2019(6).
[2]李秀麗.多感官,尋繪本之美——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之我見[J].好家長,2018(50).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