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穎瑩
“鶯啼細雨時,陌上花正好?!睆奶倏h縣城去往同心鎮(zhèn)的路上,山嶺邊的桃樹枝杈盡是淡紅的花骨朵兒,在那似有若無的春風春雨中,顯得格外嬌艷和滋潤。八十多里的路程,便在這無限春景中,也在那不知不覺間,輕柔地從車輪子底下滑過去了。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一行便扎進了素有“米粉之鄉(xiāng)”美譽的同心鎮(zhèn)懷抱。小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現(xiàn)代建筑錯落有致,田土膏腴。踏上鄉(xiāng)間小路,清涼的風,輕輕地撫摸著我們青春的臉龐。丘陵坡上,流嵐與綠樹相擁,迷蒙間夾雜著一片郁蔥。山那邊,荷鋤的農(nóng)人與小鳥同行,阡陌與日光相伴。
看見村落邊上“美麗同心”“圓夢同心”標語廣告牌,我們便興致勃勃地探究起同心鎮(zhèn)來。首先是“同心”這個地名,便讓我們興趣大增。熟悉本地歷史的人說,“同心”之名出自何年何月,地方史志確實沒有可考的文字記載,但如此富含詩意又大氣的地名,至少可以說明,當?shù)厝罕娛菑男牡桌锵矚g這個地方的。
走走停停間,我們來到了一個有許多青磚古宅的村落。當?shù)卮迕裣蛭覀兘榻B,同心鎮(zhèn)不少古老村落,至少有一千多年歷史,一度輝煌無比,人文薈萃。建筑遺存方面,有體現(xiàn)民國時期典型嶺南建筑風格的將軍府———“明志草廬”。同心鎮(zhèn)歷史上出過不少有影響的人物,廣為人知的有:同盟會會員,公費留學日本,經(jīng)歷過北伐討袁和桂系反蔣,曾任國民革命軍南寧警備區(qū)司令的周楊亞;民國時期的藤縣縣長李明新、“名冠南國維他命之父”黃彩洲等等。
我們一路行走,聽到當?shù)厝酥v得最多的,還是被同心人稱為“同心地理保護產(chǎn)品”的同心米粉。歷史上,同心米粉曾經(jīng)貴為清朝貢品。我們仿佛可以看到,當年,南國絲路上,舟車勞頓送同心米粉到京城的情景。近年來,同心米粉多次在廣西區(qū)內(nèi)外博覽會上引起轟動,成為倍受群眾青睞的藤縣特產(chǎn)。
登高遠望,同心鎮(zhèn)就像小娘山這片茫茫原始森林中的一個巨大木盤,四周盡是茂密的植被、幽深的溪谷。就在這片甘露滋潤的土地上,出產(chǎn)的大米特別優(yōu)質(zhì)。當?shù)厝擞帽镜禺a(chǎn)的優(yōu)質(zhì)大米與小娘山流出的甘露交融共生,制作出“風味獨特,遠近馳名”的同心米粉。
美食還是民間的好,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為我們展示了全國各地許多風味獨特、令人食指大動的民間美食,讓我等吃貨味蕾綻放,垂涎欲滴。米粉是南方人的主食,同心米粉更是讓我們情有獨鐘。
我們走進一片炊煙裊裊的村落。村頭五六畝面積的曬坪上,整齊劃一地晾曬著一掛掛晶瑩剔透的米粉。一位鬢髪皆白的老師傅,熱情地把我們迎進米粉制作工場,給我們一一介紹米粉制作的浸、磨、蒸、曬、壓、鍘、晾等十幾道傳統(tǒng)工序。我們都驚嘆不已,這看似簡單的米粉,卻有著如此復(fù)雜細致的工藝,難怪米粉店里出售的同心米粉“粉絲幼滑、油光白凈、呈半透明狀,速熟耐煮,煮熟后湯清不濁”了。熱情好客的女主人請我們品嘗新鮮出爐的米粉,大家用手捏著圈起的米粉,醮上醬油、花生油,再撒上幾點蔥花,嘴角留著米粉的軟、香、滑,咸淡總相宜。在同行幾位姐姐們吃相的誘惑下,我不禁口水直流,毫不客氣加入試食的行列,大快朵頤了一頓。一時間,肆意的笑聲不斷,不知誰大喊一聲:“好鮮美的同心米粉呀”。
夕陽西下,我們一同來到鎮(zhèn)上粉店品嘗同心米粉,再次一飽口福,過足嘴癮。男士們用醬油、香油、蔥花和辣椒等佐料,調(diào)伴出一碗碗特別刺激味蕾的米粉。小資的美女們,輕輕地往米粉碗里灑上一點炒芝麻或花生末,香濃鮮美相得益彰。小店老板笑呵呵地將一塊毛巾大小的粉塊,“篤篤篤”切成條塊狀,澆點肉汁,再往碗里撒一把蔥花,一碗香濃的湯粉便被端上餐桌。我們每人要上一碗米粉,果然色香味俱全,口感韌性強。
喜辣的姐妹們,往粉里添切好的生辣椒或辣椒醬攪拌著吃,又是另一番熱烈。添加了辣這個元素后,這種特殊味道于各種情境間流暢轉(zhuǎn)換的特質(zhì),也使嫩滑的同心米粉能夠多元又便捷地提供著不同的飲食需求,構(gòu)筑著人們生活的味覺隱喻。很多對酸辣情有獨鐘的人都說,吃同心米粉時,往碗里添上煨煮得油光锃亮、美味誘人的扣肉或蹄胖,更加“香得有味,咸得在理”。
店里坐著幾個趕集的老農(nóng),他們一邊啃著蹄胖,一邊吃著滑溜溜的粉條,腮幫“呼溜溜”吃個痛快,動感十足,饕餮一番,那滋味實在是美極、愜意!有些酒癮的漢子自然又會酌上幾杯本地米酒,拉上對門的鄰居好友,喝酒、吃肉、吃粉,個個吃到滿嘴流油,齒頰留香,從午后時分飲到殘陽西墜。微醺之間,倒有些梁山好漢的遺風了,這種日常生活的小幸福,很是讓人受用。
小店的廚房連著供客人吃粉的廳堂,肉香、湯香和粉香漫溢到屋里每一個角落。笑吟吟的老板娘一邊殷勤招徠著客人,一邊和我們搭訕。她說,她這個專門經(jīng)營同心米粉的夫妻店,因粉條嫩滑細膩,自家制的扣肉和蹄胖選料考究、酥香鮮美、肥而不膩,生意非常好,其他鄉(xiāng)鎮(zhèn)都有食客慕名前來一飽口福,每天一早,店門口就有人排隊等著小店開張經(jīng)營,來晚了還吃不上呢。
留得住的美味才可以慢慢享用。同心人將米粉充分晾干后曬為干粉,制成各種類型的菜肴,可以呈現(xiàn)于各種酒宴,也可以成為逢年過節(jié)的必備美餐。在“食在藤州”的藤縣大地,還有許多農(nóng)家食肆和村野飯莊將同心米粉的美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涼拌粉、湯粉、炒粉等各種形式隨處可見,火鍋佐料粉也時有客人嘗試。同心米粉各式各樣的吃法,著實讓人味蕾綻放。
同心米粉,雖是日常之物,可大味皆日常,大味出民間,均是源于對生活的熱愛。有了熱愛,有了這美味的同心米粉,不管什么際遇,總能變出人間的好味道來。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