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市中醫(yī)院(455000)王瑞國 王有才
臨床研究證實,阿片類藥物在誘導痛覺過敏和NMDA受體通路存在一定關聯(lián)性,患者在完成手術之后,所使用阿片類藥物所誘導的痛覺過敏不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機體急性疼痛傷害水平,也和患者手術后發(fā)生慢性疼痛存在一定關聯(lián)性[1]。有文獻證實[2],麻醉藥物瑞芬太尼所導致病患機體手術后出現(xiàn)痛覺過敏呈現(xiàn)出了劑量依賴性特征。帕瑞昔布鈉和右美托咪定都能夠有效預防瑞芬太尼誘導后手術后痛覺過敏現(xiàn)象,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者聯(lián)合應用效果尚未明確[3]。結合實際情況,本文全面分析右美托嘧定聯(lián)合帕瑞昔布鈉用于預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覺過敏的效果和安全性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鏡膽囊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共126例。按照用藥方式分為三組,每組42例。1組應用右美托咪定、2組應用帕瑞昔布鈉、3組應用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帕瑞昔布鈉。其中1組男性共計18例,女性24例,年齡為(42.78±1.65)歲;2組男性共計19例,女性23例,年齡為(43.15±1.49)歲;3組男性共計17例,女性25例,年齡為(42.27±1.83)歲。ASA分級為1~2級。排除對象:對于本實驗中所涉及到的藥物過敏者、長期使用鎮(zhèn)痛藥物者、存在慢性疼痛史者、心腦血管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精神疾患者、胃潰瘍者。經(jīng)對比證實,三組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別,P>0.05,可以展開研究。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在術前禁食、禁飲8小時。在此之后,常規(guī)檢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完善術前準備。麻醉誘導方式為:0.2mg·kg順阿曲庫胺、4μg/kg芬太尼、2mg/kg丙泊酚、0.05mg/kg咪唑安定。上述藥物均為靜脈注射。麻醉維持方案:4~8mg·kg-1·h-1丙泊酚、0.2μg·kg-1·h-1瑞芬太尼。方式為持續(xù)靜脈泵注,完成縫合皮膚之后,馬上停止輸注。在對患者開展手術過程中,結合其血流動力學,有效調節(jié)丙泊酚速度水平,結合實際要求,適當追加順阿曲庫胺,用于有效維持肌肉松弛。1組患者完成麻醉誘導之后,以均衡速度對病患輸注劑量為0.5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直至手術前15min為止。2組患者于手術結束之前15min,以靜脈注射的方式使用40mg帕瑞昔布鈉。3組患者完成麻醉誘導之后,恒速輸注劑量為0.5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直到手術之前15min。在此同時,靜脈注射40mg帕瑞昔布鈉。當病患手術結束之后,院內醫(yī)務人員將其送到觀察室。等到患者麻醉清醒以及自主呼吸恢復之后,移除氣管插管。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氣管拔管之后不同時間點VAS評分情況。分數(shù)越高,證實患者疼痛感覺越強烈,10分為滿分。分析兩組患者手術之后6h內曲馬多使用劑量、第1次使用鎮(zhèn)痛劑時間、拔管時間以及呼吸恢復時間情況。分析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患者不同時間點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對比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原理 本實驗使用SPSS21.0軟件包處理數(shù)據(jù),對計量資料使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患者拔管之后VAS評分情況 和1組以及2組相比,3組患者調查區(qū)間內各個時間段內的VAS分數(shù),明顯更低,P<0.05。見附表1。
2.2 患者術后6h內曲馬多使用量、第一次使用鎮(zhèn)痛藥物時間、拔管時間以及呼吸恢復時間情況 3組患者第一次使用鎮(zhèn)痛劑時間明顯比1、2組晚,P<0.05。三組患者呼吸恢復時長以及氣管拔管時間大致相同,P>0.05。3組患者的6h內曲馬多使用量明顯比1、2組少,P<0.05。見附表2。
2.3 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對比詳情 1組術后嘔吐3例,寒顫3例,不良反應率為12.00%。2組躁動5例,發(fā)生率為10.00%。3組心悸2例,嘔吐2例,發(fā)生率為8.00%,三組不良反應差異不明顯(X2=0.454,P=0.797)。
2.4 患者不同時間點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對比情況 手術后10min,三個小組的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無明顯差異,P>0.05。和本組手術后10min相比,干預后三個小組的心率、平均動脈壓有所改變,就改變程度而言,和1組以及2組相比,3組術后30min的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更低,P<0.05。1組以及2組的上述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和1組以及2組術后60min相比,3組術后60min的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更低,P<0.05。1組以及2組的上述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詳細情況見附表3。
附表1 患者拔管之后VAS評分情況(±s,分)
附表1 患者拔管之后VAS評分情況(±s,分)
組別 病例數(shù) 0.5h 1.0h 6.0h 12.0h 24.0h 1組 42 4.83±0.45 4.70±0.56 3.08±0.47 1.62±0.37 1.32±0.34 2組 42 4.72±0.52 4.62±0.63 2.93±0.56 1.58±0.41 1.40±0.47 3組 42 3.39±0.36 3.12±0.45 1.85±0.38 0.88±0.29 0.49±0.20 F 134.351 109.320 83.573 56.086 84.97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附表2 術后6h內曲馬多使用量、第一次使用鎮(zhèn)痛藥物時間、拔管時間以及呼吸恢復時間情況(±s)
附表2 術后6h內曲馬多使用量、第一次使用鎮(zhèn)痛藥物時間、拔管時間以及呼吸恢復時間情況(±s)
組別 病例數(shù) 6h內曲馬多使用量(mg)第一次使用鎮(zhèn)痛藥物時間(min)拔管時間(min)呼吸恢復時間(min)1組 42 72.58±31.34 22.57±6.01 9.49±0.38 7.43±0.47 2組 42 71.22±30.58 22.34±5.75 9.40±0.32 7.53±0.40 3組 42 55.74±22.85 34.95±7.48 9.53±0.29 7.45±0.51 F 4.520 7.635 1.688 0.550 P 0.000 0.001 0.189 0.578
附表3 患者不同時間點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對比情況(±s)
附表3 患者不同時間點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對比情況(±s)
組別 病例數(shù) 心率(次/min) 平均動脈壓(mmHg)手術后10min 手術后30min 手術后60min 手術后10min 手術后30min 手術后60min 1組 42 77.83±5.46 87.46±3.57 87.41±3.77 95.51±5.26 104.62±5.24 102.17±5.27 2組 42 77.29±5.82 86.82±3.41 86.92±3.89 95.19±5.62 103.41±5.27 100.38±5.94 3組 42 78.01±5.29 82.33±3.09 80.47±2.98 95.88±5.17 96.05±4.25 95.63±3.21 F 0.193 29.027 49.447 0.175 36.984 19.620 P 0.825 0.000 0.000 0.840 0.000 0.000
人體痛覺過敏為中樞性敏感化的表現(xiàn)。其主要指的是皮膚針對于疼痛刺激敏感度增高,痛覺閾值下降。當患者在完成手術之后,往往會感覺到手術傷口相當疼痛。即便輕輕觸碰皮膚,也可能會產(chǎn)生劇烈疼痛。痛覺敏感的出現(xiàn)和阿片類藥物藥代動力學特征存在相關性。藥物作用時間愈少、痛覺敏感出現(xiàn)時間越短,且疼痛嚴重程度也越為劇烈。通常情況下,痛覺過敏一般發(fā)生于患者完成手術后24h以內。在此其中,又以完成手術后2h內疼痛感最為嚴重。
有文獻表明,嗎啡、芬太尼、氯胺酮等多類藥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瑞芬太尼所引發(fā)的痛覺過敏。但值得說明的是,上述藥物會對患者手術后復蘇造成影響,繼而干擾患者的蘇醒品質、加長拔管時間。鹽酸曲馬多針劑,對于中度-重度急性疼痛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成效,其屬于一種經(jīng)人工合成的非阿片類中樞鎮(zhèn)痛制劑。利用減少中樞去甲腎上腺素以及5-羥色胺再攝取的方式,強化針對于脊髓疼痛傳導抑制效用。利用鹽酸曲馬多預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覺敏感效果較好,此外也不會加強患者的拔管時間、不存在呼吸抑制。但應用此類藥品之后,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諸多不良反應。正因為如此,其臨床應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臨床研究證實,右美托咪定屬于高度選擇性α2腎上腺速能受體激動藥物??梢匀娲碳そ桓猩窠?jīng)末端突觸前α2腎上腺素能受體[4]。在此同時,也能夠通過負反饋機制積極調節(jié)患者機體ATP以及腎上腺素釋放量,積極醫(yī)治神經(jīng)元放電,進而產(chǎn)生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有效抑制交感活性以及起到抗焦慮的成效,此外對于呼吸沒有抑制作用。
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為當前臨床常用的麻醉制劑,其通常被用于全身麻醉之中,但值得說明的是,不管是用于實驗研究還是常規(guī)臨床應用,均發(fā)現(xiàn)了持續(xù)性使用大劑量芬太尼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痛覺過敏以及阿片耐受情況出現(xiàn)[5]。并且值得說明的是,瑞芬太尼有著劑量依賴性的特征,其會引發(fā)痛覺過敏的速率以及強度更是比其他長時效性阿片類藥物更高,這種情況給患者手術后止痛增加難度[6]。
帕瑞昔布鈉為一類新式非甾體抗炎制劑,其能夠以特異性的方式,減少cox-2,全面阻斷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進而起到鎮(zhèn)痛抗炎的效果[7]。臨床中,通常將其用于圍手術期急性疼痛治療。單獨使用帕瑞昔布鈉以及右美托咪定都能夠起到抑制疼痛的效果。但值得說明的是,使用瑞芬太尼所引致的痛覺過敏機制還沒有被明確。所以說,同時應用多類藥物開展預防性治療,可能會取得更為滿意的效果。
本次實驗相關研究結果證實:聯(lián)合應用右美托咪定以及帕瑞昔布鈉給藥,有助于減少患者手術后疼痛水平。可以有效推遲鎮(zhèn)痛藥物使用時間,降低術后止痛藥劑量。其在預防以及抑制瑞芬太尼所導致的痛覺過敏方面能夠起到顯著成效。此外,應用此類藥物也不會加大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且應用聯(lián)合方案,與助于穩(wěn)定患者的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
由此能夠看出,相較于單獨應用帕瑞昔布鈉、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應用兩種藥物在預防使用瑞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術后痛覺過敏方面,能夠取得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