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家,王彥龍,于長義
勞力型熱射病(EHS)是人體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中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或訓練時,機體的代謝增強,產熱量增加,加之水和電解質丟失過多,機體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fā),導致體溫迅速升高,超過40.0℃;往往伴有意識障礙、橫紋肌溶解、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肝損害、急性腎損害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1]。在夏季高強度訓練條件下,更應高度警惕熱射病的發(fā)生?,F將我院收治的熱射病致肝功能不全1例,報道如下。
患者男,20歲,戰(zhàn)士,主因“劇烈活動后頭暈、嘔吐,伴意識不清1 h”于2016年7月7日11時入院。查體:體溫40.6℃,脈搏188次/min,呼吸32次/min,血壓75/40 mmHg;譫妄,皮膚干燥、蒼白、無汗;雙側瞳孔等大同圓,直徑5.0 mm,對光反射遲鈍。雙側腦膜刺激征陰性,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于來院1 h前劇烈活動后突發(fā)頭暈、惡心,嘔吐數次,嘔吐物為胃內容物,10 min后出現意識不清,呼之不應。給予物理降溫等處置后送至我院急診,來院時患者處于譫妄狀態(tài),躁動不安并伴有胡言亂語,繼而出現下肢肌肉痙攣。既往無慢性病史,無吸煙、飲酒史。
入院后輔助檢查:心電圖檢查示:房性心動過速,嘔吐物潛血試驗陽性;血常規(guī):WBC 11.03×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45.84%;谷丙轉氨酶56 U/L,谷草轉氨酶63 U/L;尿素氮6.8 mmol/L,肌酐138.0 μmol/L;血糖9.4 mmol/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2.5 ng/ml,肌鈣蛋白0.792 ng/ml,肌紅蛋白320.70 ng/ml,肌酸激酶713 U/L。
患者入院后診斷為熱射病。給予冰毛巾置于患者腋下及腹股溝處、冰毯及冰帽冷敷降溫、4℃生理鹽水快速滴注降溫[2]等綜合降溫方法。同時,給予患者補充血容量、營養(yǎng)心肌、減輕顱內水腫、糾正心律失常等治療。通過快速高效的綜合治療措施,患者體溫30 min內迅速降至38.0℃,血壓100/60 mmHg,呼吸24次/min,脈搏118次/min,意識狀態(tài)好轉。
入院48 h后肝細胞損傷指標急劇升高,谷丙轉氨酶562 U/L,谷草轉氨酶464 U/L;給予患者促肝細胞生長素、硫普羅寧靜脈滴注和復方甘草酸苷膠囊口服等保肝治療后,轉氨酶逐漸下降,病情好轉,于2016年8月2日康復出院。
本例患者有高溫條件下高強度活動的病史,熱射病的診斷明確。出現發(fā)熱癥狀后給予及時有效的降溫處置后,患者的體溫迅速降至38.0℃。由于治療及時,熱射病引起的心肌細胞損傷和肝細胞損傷亦得到有效治療,未發(fā)生嚴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得以康復出院。
近年來,熱射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作為一種重癥中暑,熱射病逐漸成為威脅健康的一大急危重癥,早期快速識別、早期有效治療是決定預后的關鍵。治療的關鍵點是早期迅速降低體核體溫[3],以及后續(xù)的對癥綜合治療,防止發(fā)生MODS。探索和應用更多更有效的熱射病臨床救治方法和預防措施將會是一個更嚴峻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