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費加羅報》12月10日文章,原題:在中國旅行,從餐廳到地鐵你應(yīng)避免的行為東亞國家中,中國無疑是能給旅行者帶來最大驚喜的國度。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語言、地貌和美食不盡相同,跨省相當(dāng)于跨國。遍游整個中國就仿佛穿越一個大洲。不過,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能收獲中國人的熱情和好奇,在初次見面“破冰”后,我們還需避免犯一些不符合中國習(xí)俗的錯誤。
盡管中國人的禮儀越來越西化,一些行為還是讓人感到“生硬”。在公交或地鐵站臺,人們常常擠作一團,甚至用武力登車而不道歉。這時你需自行決定是否“中國式”上車。此外,在外國人不常踏足的農(nóng)村,當(dāng)?shù)鼐用駮贤猱a(chǎn)生濃厚興趣。若你發(fā)現(xiàn)自己被長時間陪送、圍觀,不要抱怨。用微笑和“你好”回應(yīng)他們,就能立即讓氣氛放松下來。
中國朋友請客吃飯,若去飯館,不必因他們替你埋單而尷尬。若是去私人家庭,你不能空手。若他們不當(dāng)面拆開禮物,請不要覺得被冒犯,中國人喜歡賓客離開后再欣賞禮品。吃飯時,要把筷子擱在盤子邊或筷枕上,而不能“種”在碗里。吃飽后也不必強壓打嗝,在他們看來這是你用餐滿意的表現(xiàn)。
避免與中國人握手或親吻。中國人不善于在公共場合表露情感。但內(nèi)斂的中國人有時也很直接。面對“你來自哪里?有小孩嗎?職業(yè)是什么?年齡多大收入多少?”等問題,不要避而不答,因為這些在中國文化里都不是禁忌。
最后,與中國人打交道時,如果你會說一點中文,別猶豫在他們姓氏前加上“小”或“老”。如果用得恰當(dāng),能顯示你對中國及其民眾的關(guān)注和興趣!▲
(作者娜塔莉·沙依那,潘亮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