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怡
老朋友相約聚餐,席間小玫訴說兒子明明知道她不能接受刺青,卻再次和她提起要去刺青之事,氣得她對兒子撂下狠話:“刺了青,就永遠別來見我!”
其實小玫怎舍得不見兒子呢?我先不勸小玫,只是云淡風輕地分享了一段親身經(jīng)歷。
多年前的某個夜晚,我突然接到兒子從洛杉磯打來的越洋電話,他劈頭第一句話就說:“媽,我念完數(shù)學博士后,下定決心要去開旅行社?!?/p>
上班累了一天的我聽到這句“告白”,生了一肚子氣。兒子當時除了在加州大學念數(shù)學博士,還難得地在激烈的競爭下謀得一份校園內(nèi)的高階工作——安排全校各科系助教的所有在職進修與訓練。這對他將來留校教書或從事行政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他曾經(jīng)很開心地接下這份工作。
為什么今天他突然丟出這樣一句話?從不早起的他,為什么在加州的清晨特地打電話告訴我要開旅行社?中間定有蹊蹺。他是來考驗我的耐性與情商的嗎?我不能上當,先深呼吸,一派輕松地說:“開旅行社沒什么不好呀,只要你能運用花了六年時間學習的數(shù)學理論。反正人生是你自己的?!?/p>
他沉默了一下,好像在咀嚼“人生”這兩個字,然后悶悶地說:“我覺得人生沒有哪種工作值得我努力付出。當助教教了三年的書,雖然評分永遠是A+,可我還是厭了;現(xiàn)在管理助教,算是行政階層,也不好玩?!蔽也滤煲獟伋鰡栴}的核心了。
“媽,明天要舉辦為期兩天的全校助教訓練,我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精力來籌備,結果學校教職員工會為了一個案子和學校大起沖突,竟然要利用我的師訓場合展開全面示威抗議。這樣,我所有的心血不就都泡湯了嗎?”
啊哈!這才是他清晨打電話來的真正目的啊。他是遇到困難、挫折了,來求救了,但莫名其妙地不直說,而是先拋出一個煙幕彈,害我差點兒上當。
我問他助教訓練在室內(nèi)還是戶外,示威的人要用擴音器喊口號嗎?他說:“訓練在室內(nèi),示威者只在門口及場外舉牌游行,但從室內(nèi)的窗口能看得一清二楚?!?/p>
我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說:“恭喜,你大出風頭的機會來啦。有這么多工會的人來吸引人群注意,簡直是在替你的師訓做免費宣傳嘛。好好把握機會,讓全校師生看到你?!?/p>
涉世未深的兒子懂得了危機變轉(zhuǎn)機的道理,終于放下緊張、害怕的心情,準備接受明天的挑戰(zhàn)。至于要不要開旅行社,那根本不是重點。
我勸小玫千萬不可輸給刺青,或許它也只是一顆煙幕彈,去挖掘事情的真相吧。
(一米陽光摘自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忘了我是誰》一書,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