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霞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山東 青島 26611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在急診科中屬于一種常見病,該病屬于一種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導致疾病發(fā)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患者的糖尿病防控意識比較缺乏,對糖尿病的相關(guān)知識了解較少等[1]。所以,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急診搶救過程中,對患者實施胰島素治療的同時,還應該對其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2]。本文主要探究對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
選取70例在2018年2月~2019年7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人,其中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58.24±9.57)歲;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齡(59.47±9.28)歲。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運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對照組患者,例如將清潔、舒適、安全的住院環(huán)境提供給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囑患者臥床休息,協(xié)助患者定期拍背、翻身,避免發(fā)生褥瘡;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將患者的口腔護理工作做好,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
除上述常規(guī)護理以外,還給予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1)皮膚護理?;颊呦丛钑r不能使用肥皂,使皮膚保持干燥、清潔狀態(tài);囑患者家屬使用溫水對患者瘙癢的皮膚進行擦拭;使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皮膚水腫和破損部位進行密切觀察,如果有異常情況發(fā)生需要進行緊急、妥善處理,防止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2)飲食干預。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護理人員需要將飲食的注意事項和必要性向患者進行詳細解釋,囑患者在飲食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臨床營養(yǎng)師的要求進行,進餐前半小時,需要檢測血糖水平,然后對胰島素的用量進行合理調(diào)整,飲食護理的主要原則為:使患者保持正常的體重,血脂保持正常狀態(tài),促進血糖波動減少。(3)心理干預。受自身疾病的影響,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會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導致恐懼、抑郁、悲觀等負性情緒發(fā)生,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患者心靈上的關(guān)心和愛護,使其治療依從性顯著提高。(4)胰島素治療干預?;颊咴诮邮芤葝u素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對其治療過程進行有效護理,搶救患者的有效手段是補充胰島素,首先對患者進行短效胰島素靜脈滴注治療,每小時0.1 U/kg是開始時的用藥劑量,然后按照患者的血糖水平,對胰島素的用量進行合理調(diào)整,等到尿酮轉(zhuǎn)為陰性以后,再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尿酮體轉(zhuǎn)陰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情況。
運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用“(±s)”、[n(%)]表示,“t”、“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35例患者中,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例數(shù)分別為17例、16例、2例,94.29%(33/35)為護理滿意度;對照組分別為12例、13例、10例,71.43%(25/35)為護理滿意度??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尿酮體轉(zhuǎn)陰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3.41±4.75)h、(6.04±1.15)h、(2.55±1.64)d,對照組分別為(17.52±4.79)h、(8.22±2.01)h、(4.26±2.55)d,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在不斷完善和修整臨床護理模式的影響下,在臨床實踐中各種先進的護理模式逐漸將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取代,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綜合護理模式具備人性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特點,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qū)⑷嫘缘淖o理服務提供給患者,可以將存在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中的漏洞和不足解決[3-4]。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應當為患者提供血糖自我監(jiān)測、藥物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相關(guān)方面的措施,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能夠使其疾病恢復時間縮短,并且還可以將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建立起來,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得到顯著提高[5]。
本文通過探究對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結(jié)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29%)較高,且尿酮體轉(zhuǎn)陰時間、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較短(P<0.05)。綜上所述,對急診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使患者的癥狀消失和疾病恢復時間明顯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