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學森
(江蘇農墾黃海分公司,江蘇 鹽城 622400)
水稻品種蘇秀867種子在長時間的儲藏過程中,其品質會受到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因此,在栽培之前必須展開種子篩選,最大限度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確保最終水稻產量可達到既定標準。第一,做發(fā)芽試驗。通過測量與分析,計算出每批種子的發(fā)芽率,若是高于90%,則可投入使用。第二,選種、曬種。將儲藏的水稻種植平鋪在陽光中,并定期翻動,充分利用陽光將種子之上的病菌消滅。同時,將其中些破損、干癟的種子挑選出來。第三,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此過程中應當注意不要對種子造成損傷,使用強氯精消毒劑,之后再將種子撈出來,使用濕網紗包裹,確保溫度在31℃左右,進行催芽。此時,應注意溫度變化,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播種的時間需要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等時間來確定,這一時間與水稻最終產量有著一定關聯。若是播種時間太早,則溫度難以控制,同時濕度較高,影響種子的成活率。若太晚,則影響到之后的正常收割,亦影響水稻的整體品質。一般情況下,蘇秀867水稻品種的播種時間在5月初~5月15日之間,這一時間并不固定,可結合實際來合理調整。另外,播種時應確保溫度在12攝氏度左右。以直播稻栽培方式為主,爭早在6月18~20日完成播種工作,使用16~18萬的基本苗,成穗一般在28萬左右。
分析蘇秀867水稻品種的特性,在栽培過程中應當主攻穗數,確保最終可達到多穗高產的效果。播種之前,應當做好整地、翻耕工作,增加土壤孔隙度。若是土壤有機物較低,則需要及時施加基肥,為其生長發(fā)育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加快水稻生長速度。直播水稻具有成本低、省時省力的優(yōu)勢,但往往在栽培過程中存在易導讀、雜稻多的問題,因此必須科學地進行播種工作。一般地,需準確計算每畦用種量,確定之后在進行稱重,均勻播種。播種蓋籽后及時灌水,確保畦面濕潤,同時避免發(fā)生積水問題,提高種子成活率。
施肥管理應合理配置有機肥和無機肥的比例,兩者混合使用,遵循節(jié)N肥、增P肥、補K肥的原則,同時施加適當的微量元素。一般情況下,N肥用量20kg/667m2,P肥用量5kg/667m2,K肥用量10kg/667m2。基肥主要為10kg磷酸二銨化肥和10kg尿素。增施分蘗肥時,優(yōu)選尿素,用量大約為10kg尿素。拔節(jié)孕穗期,第一次施加10~12.5kg尿素,倒一也實踐5kg-7.5kg尿素。另外,若是土壤肥力較低,則應增施N肥、P肥、K肥,用量分別為70kg/hm2、40kg/hm2、60kg/hm2。應當注意的是,因不同地塊水稻的生長情況存在差異,故需要遵循三看原則合理配置施肥量,結合水稻長勢以及生長環(huán)境,適當地追肥,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
灌溉亦是一項尤為重要的水稻栽培田間管理工作。灌水量需要結合蘇秀867水稻根系實際情況來確定,堅持淺濕結合。因不同階段水稻對水量的需求存在差異,故應準確把握。沙質土壤栽培切勿大水漫灌,應當加深溝系,確保底水適宜。3葉期之前以濕潤灌溉為主,3~5葉期以間隙灌溉為主,5葉期應當淺水勤灌,灌漿結實期進行干濕交替灌溉。
紋枯病、稻瘟病是蘇秀867栽培最為常見的病害,若要提高產量與品質,則應及時防治。紋枯病亦稱作眉目斑,該病有循環(huán)侵染的特性,水稻生長每一階段都可能染病,其主要侵染葉鞘。綜合防治技術如下:①及時打撈水中菌核,降低田間菌源數量;②合理控制施肥灌水量;③抽穗前后,做好殺菌處理工作,藥劑以丙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為主。稻瘟病是蘇秀867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該病病瘟有多種,其中穗頸瘟最為常見。染病水稻會出現葉片枯死癥狀,嚴重時呈現火燒狀。綜合防治技術如下:①優(yōu)選平整、排水通風的稻田;②合理調整施肥量與灌溉次數,為水稻提供充足養(yǎng)分;③重視種子消毒工作,選擇適宜的藥劑;④選用20%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齊穗階段可噴灑三環(huán)唑。
灰飛虱為蘇秀867栽培最為常見的蟲害,其該蟲主要以刺吸的方式為來汲取水稻養(yǎng)分,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對水稻的危害極大。綜合防治技術如下:①及時清理稻田,提高其通透性,并降低濕度;②釋放一定量的瓢蟲,有效降低害蟲的數量;③優(yōu)選藥劑70%吡蟲啉1200倍液,以噴霧的方式為主進行噴灑。
草害防治應當在畦面無水層后合理使用藥劑,如水旱靈、直播凈等,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水稻生長2~3葉期,以雙草蓋為主。水稻生長4~5葉期,以10%千金乳油為主。若是出現闊葉草與和莎草。則以使它隆為主。田間有野荸薺的話,則使用二甲滅草松或者二甲芐,以噴霧的方式來有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