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荃
摘要: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不斷提速,無論是居民的日常生活還是生產領域,對于用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電網(wǎng)系統(tǒng)能夠及時向其提供電能,并且要保證電能的穩(wěn)定安全。電力電纜就是完成電力運輸?shù)闹匾M成部分,但電力電纜材料在長時間使用中,需要對其進行特殊處理,以提高其耐用性,同時對于電力電纜的鋪設安全和美觀也有了新的要求,為了滿足社會發(fā)展的特點,需要及時對電力電纜鋪設安裝工作進行改進,結合最新的安裝工藝來提高整體安裝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減輕從業(yè)人員的工作強度,讓其有更多的時間將精力放在工作創(chuàng)新中,來提高工作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10kV;配電電纜;敷設;施工技術
110kV配電電纜敷設方法的分析
1.1直埋敷設
在采用直埋敷設方法進行10kV配電電纜的敷設工作時,首先要對電纜溝底存在的各類雜質進行全面的清理。之后,還要在溝底位置處鋪上一層軟土或細沙,其鋪設厚度應控制在10cm左右。其次,敷設工作結束后,要在電纜表面加蓋一層細沙或軟土。同時,還要根據(jù)設計要求設置相應的電纜保護板。需要注意的是,保護板的覆蓋寬度要比電纜兩側的寬度大5cm左右。隨后,便可進行電纜溝的回填?;靥钇陂g,要將標志帶放在正確的位置,并且要對土體進行逐層的夯實。敷設工作完成之后,要每隔50~100m設置相應的電纜警示標志。此外,在電纜的拐彎位置處、電纜接頭處也應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防止外在因素對電纜產生破壞。具體敷設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1)10kV配電電纜經常需要穿越公路,這一過程中,要加強對電纜的安全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電纜保護管進行施工,防止電纜敷設對路基路面造成破壞。同時,保護管的使用還能避免電纜溝的開挖,進而降低敷設成本。當前,使用較廣的是保護管,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電纜導管。(2)要對管道內徑和電纜外徑進行合理的選擇。直埋敷設方法應用期間,宜使用并列敷設的形式,并防止電纜接頭出現(xiàn)碰撞。由于直埋敷設方式的安全性相對較低,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經常出現(xiàn)電纜破損的問題,同時也不利于電纜的檢修與維護。因此,施工期間應結合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狀況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管控。
1.2沿橋架敷設電纜
在10kV電力電纜敷設的過程中,沿橋架敷設電纜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在此敷設之前,室內外的橋架已經完成了安裝。所以,施工過程中,可以在橋架上直接敷設電纜。然而,在高空橋架的敷設過程中,相關的施工人員應該積極做好安全準備工作,敷設前要系好安全帶,保證高空作業(yè)的切實可行,這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在配壓室將電源引出,并增設面積為200×200的橋架。
1.3排管敷設
在實際施工作業(yè)的過程中,若面對電纜出線數(shù)量較多的狀況,采取電纜敷設直埋法施工技術會嚴重阻礙到工程施工,且難以通過修溝來完成。因此,施工人員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排管敷設法,在施工時排管內徑需要大于電纜外徑1.5倍以上,在埋放的過程中應該于地下0.5m處。若施工時電纜與其他管線出現(xiàn)交叉,施工人員則需要認真地分析電纜敷設施工具體要求,然后再進行安全施工。與此同時,在施工時排管需要與排管之間留有一定距離,距離控制在2cm左右,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使排管散熱。為了能夠確保敷設處理過程中電纜不被破壞,就需要確保排管管口的光滑,對管內存在的雜質與贓物清理干凈,并且仔細地檢查電纜敷設工作。并且工作井的布置需要選擇合適的地方,同時工作井與工作井之間需要控制150~200m之間的距離。
1.4地下管道敷設
首先,施工期間如果采用地下管道敷設方法,要重點加強對防火技術與措施的應用,防止火災事故對電纜產生破壞。其中,最常用的防火措施就是使用阻燃電纜。同時,還可以應用防火分隔方法開展10kV配電電纜的敷設。具體施工過程中,要合理設置防火墻,并借助相關的阻燃材料對電纜四周做好封堵。需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阻燃材料要具備一定的耐水性。其次,在采用地下管道敷設方法時,要做好電纜的防潮工作。電纜敷設之前,要對電纜的兩端做好檢查,確保兩端有良好的封閉性。此外,電纜敷設完成之后,要做好電纜外表的檢查,防止電纜外表出現(xiàn)破損。在進行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樹枝狀的供電形式。如果使用該種供電方式,可以選擇一些中、低壓電纜。但是,采用這一供電形式將導致接頭數(shù)量的增加。因此,施工時要對電纜的末端與中間接頭進行良好的處理,提高電纜敷設施工質量。
2電纜敷設施工技術在10kV配電工程中的應用
2.1制作電纜頭并安裝電纜頭
制作和安裝10kV的電纜頭,采用的制作方法是熱塑性制作方式,在制作與安裝的過程中,要選擇相應的塑料手套,塑料手套需要充分滿足電纜截面的要求。安裝完成后,針對電纜線的分叉角度對電纜芯線進行加熱,在加熱的過程中,應該將管子由塑料手套端逐漸進行延伸,這樣有助于電纜在受熱收縮之后釋放出管內的空氣。
2.2加強對電纜外套的保護
隨著材料制造領域的不斷發(fā)展,高壓單芯電纜在電纜敷設施工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是,施工單位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高壓單芯電纜存在的缺陷。比如,此類電纜的保護套存在明顯的缺陷,進而影響到電纜敷設工作的整體施工質量。因此,在開展10kV配電電纜的敷設工作期間,要加強對電纜外套的保護,并采取針對性改進措施,提升電纜敷設施工質量。一方面,要加強對新型電纜材料的應用。對于單芯電纜而言,它的外表只有一層保護套,其機械抗壓能力與防水能力較差,如果將其應用到電纜敷設施工工作中,可能引發(fā)相應的電力事故。同時,在受到摩擦作用的影響下,外部的水分可能滲入到電纜的內部,并加速金屬保護套以及屏蔽層的腐蝕。因此,為了提高10kV配電電纜使用期間的安全性,應加強對新型電纜材料的應用,比如高壓三芯電纜等。另一方面,提高電纜外套的保護效果。非金屬隔離套有著良好的耐壓性,但如果不能對其進行規(guī)范化的防護,將導致電纜應用效果受到影響。因此,在進行電纜外護套的敷設施工期間,要嚴格按照敷設流程與規(guī)范進行操作,避免出現(xiàn)相應的電力事故。
2.3對電纜的機械性損傷進行檢查
在對電纜進行安裝鋪設時,如果轉角的角度過大,就會導致導體內出現(xiàn)一定的機械性損傷,這種損傷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會逐漸疊加,最終形成較為明顯的影響,影響到電網(wǎng)系統(tǒng)能源輸入的效率,提高過程中的損耗,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纜芯被絕緣層覆蓋,處于無法直接觀察的狀態(tài),所以直接通過肉眼觀察和難對其機械性損傷情況和程度進行判斷,即使采用相應的測量技術,也很難得出直觀準確的數(shù)據(jù),所以在進行電纜鋪設安裝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盡可能避免對其進行扭傷。在轉彎處提前預留一定的長度,讓其能夠實現(xiàn)自然彎曲的狀態(tài),以減少內部出現(xiàn)機械性損傷的可能。電纜頭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是由于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三根電纜頭的大小和長度,沒有保持一致,導致在后續(xù)進行設備連接時,由于導線規(guī)格不同,無法順利完成各區(qū)域的連接工作,影響到了整個電力系統(tǒng)的使用。還有一種可能是受到了外部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縱向電纜頭過于凸顯,發(fā)生變形,導致根部造成損壞。
結論
通過做好10kV配電電纜施工工作,不僅有助于提高電力用戶的用電體驗,同時還能確保10kV配電工程運行期間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降低電力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因此,當前應加強對10kV配電電纜敷設施工技術的研究,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合理選擇電纜敷設方式。此外,要重點做好電纜敷設前的準備工作,并加強后期的封堵、防護處理,提高10kV配電電纜的敷設質量。
參考文獻:
[1]林小青.電纜敷設技術在10kV電力配電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8(12):66-68.
[2]郭延江.電纜敷設技術在10kV電力配電工程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9):12-13.
[3]王偉.電力配電工程中電纜敷設技術的應用[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9(16):183-184.
[4]呂帥.10kV配電工程電纜施工的敷設處理探析[J].華東科技,2018(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