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軍,靳鵬飛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宮頸癌是一種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臨床中十分常見,發(fā)病率僅次于卵巢癌,對女性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然而,宮頸癌在發(fā)病的早期一般沒有典型的癥狀體征,如果出現(xiàn)癥狀體征,則表示疾病已發(fā)展至浸潤晚期的階段,患者的預后較差。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為出血,其凝血功能出現(xiàn)異常,與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關系密切[2]。目前,鱗狀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A)廣泛應用在臨床當中,其在宮頸癌中的特異性較高,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屬于糖類的蛋白抗原,臨床廣泛用于檢測卵巢癌,同時在檢測宮頸癌時存在陽性率,血漿D-二聚體(D-dimer,D-D)主要反映患者機體的高凝狀態(tài),廣泛應用于腫瘤患者中。本研究對宮頸癌患者SCCA、CA125及D-D進行檢測,探討其臨床意義。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診的70例宮頸癌患者(A組)、35例宮頸良性病變患者(B組)和35例健康體檢者(C組)作為研究對象。①A組給予子宮切除術、淋巴結清掃術,經(jīng)病理證實為宮頸癌惡性。②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③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嚴重疾病者。②近期感染者。A組年齡31-69歲,平均(49.63±1.54)歲,臨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9例、Ⅲ期26例、Ⅳ期15例。B組年齡32-67歲,平均(48.62±13.24)歲。C組年齡30-70歲,平均(48.25±12.96)歲。三組年齡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術前,抽取兩管A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一管放在枸櫞酸鈉抗凝劑真空管,選擇Sysmex7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對D-D進行檢測,另一管放在干燥管,選擇Cobas60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對SCCA、CA125進行檢測,嚴格的依據(jù)操作說明進行檢測過程和結果判讀。
1.3 觀察指標。①分別檢測3組SCCA、CA125及D-D水平并進行比較,選擇化學發(fā)光法對SCCA、CA125進行檢測,選擇免疫比濁法對D-D進行檢測,正常值范圍:SCCA:0-1.5 ng/mL,CA125:0-35 U/mL,D-D:0-1.0 mg/L。②比較A組臨床分期與SCCA、CA125及D-D水平之間的關系。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多樣本均數(shù)間的比較選擇F檢驗,兩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選擇t檢驗,P<0.05,差異有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SCCA、CA125及D-D水平比較分析。A組SCCA、CA125及D-D水平明顯高于B組和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與C組SCCA、CA125及D-D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A組臨床分期與SCCA、CA125及D-D水平之間的關系。A組SCCA、CA125及D-D水平隨臨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大,各臨床分期間的SCCA、D-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A125在Ⅰ期、Ⅱ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Ⅲ期、Ⅳ期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三組SCCA、CA125及D-D水平( )
表1 三組SCCA、CA125及D-D水平( )
注:與A組比較,#P<0.05,與B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SCCA(ng/mL) CA125(U/mL) D-D(mg/L)A組 70 7.53±2.22 54.93±5.03 1.91±0.76 B組 35 2.72±1.27# 15.33±2.55# 0.45±0.27#C組 35 1.57±0.91#* 10.26±2.13#* 0.31±0.14#*F - 34.197 36.935 100.793 P - <0.001 <0.001 <0.001
表2 比較A組臨床分期與SCCA、CA125及D-D水平之間的關系( )
表2 比較A組臨床分期與SCCA、CA125及D-D水平之間的關系( )
注:與Ⅰ期比較,aP<0.05,dP>0.05;與Ⅱ期比較,bP<0.05;與Ⅲ期比較,cP<0.05。
臨床分期 例數(shù) SCCA(ng/mL)CA125(U/mL) D-D(mg/L)Ⅰ期 10 4.01±1.24 39.23±3.15 0.63±0.35Ⅱ期 19 5.47±1.44a 41.64±3.86d 1.36±0.55aⅢ期 26 8.13±2.41ab 58.48±5.62b 2.12±0.79abⅣ期 15 12.48±3.75abc 80.17±7.24bc 3.66±1.37abc F - 19.242 9.782 22.307 P - <0.001 <0.001 <0.001
宮頸癌是一種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其發(fā)病原因和病毒、細菌、致癌物質等多種因素有關[3]。該疾病臨床有較多對的診斷方法,但早期的診斷率不高,且早期無特異性的癥狀和體征,當癥狀出現(xiàn)后是浸潤癌,患者預后不佳,所以對宮頸癌盡早診斷十分重要。
SCCA是一類多肽,在健康人群的血含量中十分微量,其參與了腫瘤的生長,宮頸癌患者的SCCA明顯增加,因為靶細胞基因的異常調控及表達使蛋白質的合成出現(xiàn)紊亂,生成異??乖?,主要出現(xiàn)于腫瘤進展階段,促進其浸潤性生長[4]。CA125是糖類蛋白抗原,與體腔的上皮組織分泌相關,在各類腫瘤中的水平均異常升高[5]。本研究中,SCCA、CA125水平在A組中明顯高于B組和C組,且SCCA水平隨臨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表明SCCA水平對宮頸癌的鑒別、診斷的意義重大,而CA125在臨床Ⅰ期、Ⅱ期間差別不大,在Ⅲ期、Ⅳ期明顯升高,說明CA125能夠判斷宮頸癌的病變程度。
D-D的水平出現(xiàn)升高特異性表明繼發(fā)性纖溶酶的活性增強、凝血酶增多,反映纖溶或凝血系統(tǒng)激活,本研究中,與B組和C組相比,A組D-D水平明顯上升,D-D隨宮頸癌的臨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說明D-D與臨床分期為正相關關系。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SCCA、CA125及D-D顯著升高,與病情發(fā)展呈正相關,對該疾病患者的臨床診斷、病情發(fā)展和臨床分期的檢測和判斷中存在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