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寧
【摘? 要】新型冠狀病毒給人們的生活、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重大的負面影響,據(jù)調(diào)查,疫情期間國人心理問題發(fā)病率高達30%。由于居家隔離、社交距離等原因引發(fā)出的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問題滲入至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高校輔導員應該采取恰當、有效的工作方法,與學生一起渡過難關(guān),引導學生積極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關(guān)鍵詞】疫情期間;學生管理;心理健康
一、引言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疫情遇上寒假,高校輔導員應該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生工作帶來的影響,如何在只能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的情況下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值得每一位輔導員的深思。
二、案例詳情
疫情期間,為了能夠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及其身體健康狀況,學校組織每位同學進行“每日一報”,即每位同學每天在班群內(nèi)接龍當天的所在地、當天本人及同住家人的身體狀況。每天看到大家的接龍,知道大家身體健康狀況都沒有問題,也能讓不在學生身邊的我安心很多。
1月31日下午一點半,我所帶的五個班級里只剩一位同學還沒有接龍了,我給該同學QQ留言、打QQ語言、打電話均未得到及時的回復。最后,該生于下午當天下午六點左右在QQ回復我說睡著了,并且完成了當天的接龍。于是我提醒該同學記得在每天中午11點之前完成當天的接龍,學生表示會按時完成接龍。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該生時常不能按時主動完成接龍,好在我給該學生發(fā)短信提醒后,該生能夠完成當天的接龍。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我覺得有必要與學生通個電話,詳細地了解一下該生現(xiàn)在的情況。由于給該生打電話該生始終不接,于是我給該生的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從該生媽媽那里了解到,由于疫情期間封城的緣故,該生自己一人在上海居住,而該生的父母在云南居住,所以該生的父母也并不太了解該生當前的情況。聽到這個消息后我有些擔心,當時國內(nèi)的疫情正處于最嚴峻的階段,大家基本都在家隔離,避免外出。而該生一人居住在上海,日常起居沒有人照應,電話也不接,我有些擔心該生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于是我拜托該生的媽媽讓該生給我打個電話。
過了幾天,在一個晚上,我終于接到了該生打來的電話。這些天來因為該生一直沒能主動按時在班群內(nèi)接龍,導致我的工作遇到了一定的阻礙,而且由于我從各種渠道給該生發(fā)消息后總是石沉大海,所以我心里憋了一肚子的火。但是當我真正接到電話的瞬間,我的第一反應還是松了一口氣,至少學生愿意和我交流了。
三、處理過程
考慮到當時正處于國內(nèi)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而學生所在地上海也是國內(nèi)疫情最嚴峻的幾個地方之一,再加之學生不在我身邊,我無法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肢體動作等來判斷學生的心理狀況,更無法對學生將來的行為作出預判,因此我并沒有直接對該生進行批評教育,而是選擇了以關(guān)心為主的談話方式與該生進行了溝通和交流。談話過程中我首先表達了我對他的擔心,也表示疫情期間系里老師們對大家的健康情況都非常關(guān)心,如果遇到什么問題,歡迎及時和老師溝通交流,老師都會力所能及的為大家提供幫助。
在與該生交流后我了解到,該生目前自己在上海居住,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外出,每天宅在家中無事可做導致該生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有時候會一覺睡到下午,所以經(jīng)常無法按時接龍。好在該生自理能力比較強,雖然一個人住在上海,疫情期間生活上也有諸多不便,但是獨居的日常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這讓我放心了很多。由于當正時處于寒假階段,我也不便對學生早上幾點起床做出要求,于是我向該生解釋道,這次疫情也是對我們自身免疫力的一次考驗,如果接觸到了病毒,自身免疫弱的人群就比免疫力強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所以希望該生即使自己在家,沒有人監(jiān)督,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在家里多運動,平時飲食注意營養(yǎng)均衡,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zhì)量,從而提高自身免疫力。我也再次向該生解釋了每天在群內(nèi)接龍的必要性,特殊時期每天匯報自己的所在地和身體狀況,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讓老師放心。同時,開學后大家將會重新回到一個宿舍居住,回到一個班級上課,返校前每天匯報自己的所在地和身體狀況也是對其他同學的負責。最后,我向該生說明,雖然當前處于寒假階段,但也要讓我能及時聯(lián)系上你,我在群內(nèi)發(fā)的通知也要及時閱讀并完成相關(guān)操作。同樣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問題,也一定要及時和我聯(lián)系,我也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需要的話我也可以向領(lǐng)導請示。此次談話之后,該生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也能每天按時完成接龍了。
四、工作成效
該案例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只是在與該生交談之前,該生無法按時完成每天的接龍,在交談后該生能夠主動按時完成接龍了,但我認為此次與學生的交流,除了取得該效果之外,也讓學生在疫情期間感受到了來自學校的關(guān)心和溫暖,我認為這對學生正確、積極地面對疫情及其對該生的生活帶來的影響,也是有幫助的。
在嚴重的疫情面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產(chǎn)生焦慮、恐慌、抑郁等情緒,這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因此,疫情期間學生群體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學生的輔導員,了解到自己的學生遇到問題后,有責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此次疫情及其對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的影響。例如,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積極面對疫情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利用在家的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學習、閱讀、承擔家務和健身等,這樣既有可能在學業(yè)上實現(xiàn)彎道超車,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也能多與家庭成員交流、增進感情,同時還能增強自身身體素質(zhì),提高免疫力,從而減少對病毒的恐懼感。
我認為在面對此類學生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運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取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這樣才能了解到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和想法。如果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導致學生出于厭惡或恐懼的情感,選擇以敷衍甚至欺騙的態(tài)度面對老師,那我們的工作將會毫無效果,甚至適得其反。選擇以關(guān)心為主的談話方式,如果學生的問題不嚴重,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達到預期效果的,但如果學生的問題比較嚴重,不是輔導員與之談心談話所能解決的,那應及時聯(lián)系學生家長說明情況,建議學生家長帶學生去醫(yī)院就醫(yī),或者做好相關(guān)的轉(zhuǎn)介工作。
通過此案例,我認識到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時,首先應該懷著包容的心態(tài),多理解學生,考慮學生是否是因為受到了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才會出現(xiàn)問題,切忌不分青紅皂白就先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并運用合適的、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董彥達.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推進路徑創(chuàng)新[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20(03):245-247+259.
[2]盧珊,呂天宇.新冠疫情期間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diào)查研究——以天津某高校JG學院為例[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21,20(17):87-89.
[3]臧鵬.新冠疫情下高校學生家校聯(lián)動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探索[J].長春大學學報,2021,31(0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