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偉
【摘? 要】豫劇是我國較為重要的地方性劇種,是河南地方文化傳揚的重要方式,而在豫劇表演過程中通常會使用多種樂器,其中二胡是較為重要的樂器,本文將主要介紹二胡在豫劇伴奏中具體重要性體現(xiàn)及表演技巧、結構、特點等,旨在促使人們加強對二胡認知度。
【關鍵詞】結構;特點;豫劇伴奏;技巧
二胡常用于豫劇表演中,通常也被稱為豫劇二胡,通過運用豫劇二胡可促使豫劇表演更加具有劇情性、豐富情感等,促使人們加強對豫劇的理解與喜愛,對豫劇的發(fā)揚具有顯著促進作用。
一、二胡的結構與特點
豫劇二胡與板胡的大致結構具有一定相似性,與常規(guī)板胡的相似性則更高,則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豫劇板胡的琴筒更大、弓桿更粗更長。琴筒制作通常是用的原材料主要為竹制材料、椰子殼、銅質材料、木質材料、低發(fā)泡等,近年來,低發(fā)泡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當琴筒較大時,則發(fā)音較為低沉;而當琴筒較小時,則發(fā)音較為尖嘯。琴筒前口處材料對板胡音色起關鍵性作用,因此通常在前口處不蒙皮膜,而是選擇質地松軟、無痕跡與水漬、紋理順直且勻密的梧桐木板膠在此處,促使琴筒的音色可得到充分保障。而在琴筒后處,通常會設定5個音孔,形狀類似金錢眼,促使聲音可悠揚的發(fā)出。琴桿的材質通常包括花梨木、紅木、紫檀木,琴桿的形狀通常為圓柱形,琴頭有弦軸孔。琴桿長度長于常規(guī)板胡,但其長度仍不可過長,否則會導致音準控制難度增大,進而影響板胡發(fā)音。弦軸材質通常包括黃楊、紅木、花梨木及紫檀木等,表面刻有瓣紋。板胡的軸通常為木柄齒輪銅軸,易挑弦且不會回弦。琴弦通常使用鋼絲、絲弦等。板胡具有音色嘹亮、音量大、聲音激昂、音質細膩等特點,氛圍感較強,易促使欣賞者神往、回味。
二、二胡在豫劇伴奏中的重要性
1、促使豫劇劇情更豐富、飽滿
每一段豫劇都富含著一個動情的故事,演奏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劇情傳遞,對此演奏者需與表演者及其他演奏者等高效配合,進而促使劇情可得到高效烘托。首先,演奏者需具備較強的節(jié)奏感,且節(jié)奏感需與表演者相一致,進而二胡表演節(jié)奏與表演者身段高效融合,營造出“人曲合一”的氛圍,促使豫劇感染力不斷擴大。其次,在進行二胡表演過程中,為促使主弦的效果可達到高效彰顯,二胡演奏者需精準且嫻熟的把握豫劇節(jié)奏,及時根據(jù)下板定簧的發(fā)展更弦易章,促使板胡的每一個節(jié)奏都精準的卡在點上。最后,在二胡演奏過程中,二胡演奏者還需充分考慮其他樂器表演、表演者唱腔、鼓簧演繹等,避免主弦、旋律等隨意更改,進而對表演效果產生較大影響。
2、促使表演者發(fā)音精準性更進一步提升
在進行豫劇表演過程中,通過使用二胡,可充分保證豫劇的音準,促使豫劇表演者的氣息更加穩(wěn)定,進而促使表演效果高效提升,達到滿堂喝彩的效果。通過運用二胡,可有效避免表演者出現(xiàn)跑調現(xiàn)象,致使演奏分離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進行豫劇表演過程中,當表演者出現(xiàn)跑調現(xiàn)象時,演奏人員利用二胡繼續(xù)正常演奏,并將音量適時調大,直至高過表演者音量,促使表演者及時意識到跑調,進而重新回歸至正常音調中。二胡在豫劇表演過程中起重要輔助作用,需以表演者為核心進而配合演奏,促使曲調的情感、情懷等可準確被表現(xiàn)出[1]。
3、豐富豫劇曲調
往往在進行現(xiàn)場表演過程中,通常會有各種意外現(xiàn)象產生,進而對表演效果產生一定影響,豫劇表演也同樣如此,通過運用二胡演奏,可及時彌補相關缺憾,促使表演更加唯美、圓滿。若表演者出現(xiàn)氣息不穩(wěn)、調門較低等現(xiàn)象時,可利用二胡進行及時彌補,促使演與奏的互補性可得到高效彰顯;為配合表演者,還可將二胡調子適當調高,促使表演力度更強。在進行拖腔樂句式表演時,可將二胡用于樂曲后半段演奏中,不僅可促使二胡音色得到完美展現(xiàn),同時還可促使豫劇曲調更加豐富,表演效果不斷提高。通過將二胡用于豫劇表演中,可高效增強表演者節(jié)奏感,避免其出現(xiàn)跑調現(xiàn)象,同時還可豐富豫劇情感,提高表演者順暢性,促使現(xiàn)場氛圍得到高效渲染[2]。
三、二胡演奏的相關技巧
二胡在豫劇表演中至關重要,而在進行二胡演奏過程中還有眾多細節(jié)、技巧等需重點注意。因此,演奏者還需深諳各種二胡演奏技巧。
1、觸弦
在觸弦過程中,首先,演奏者手掌關節(jié)需靈活、舒張,觸弦過程中張合動作應自然,手指在觸弦時需充分保證其獨立性,手掌不可隨意動;其次,觸弦時抬指高度需合理管控既要充分保證其美感,同時還需盡可能減少對手指交替速度的影響;最后,在觸弦過程中需放松手指,充分保證觸弦力度,避免出現(xiàn)音浮、音準不定等現(xiàn)象,影響演奏質量。
2、揉弦
二胡表演過程中,揉弦較為重要,對音高、音色等均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此過程中演奏者需充分保證觸弦力度、揉弦速度、上下揉弦幅度等一致性。通常揉弦主要有4種表現(xiàn)形式,分別為滾揉、摳弦、滑揉及壓採等,滾揉具體是指將某音高觸弦點作為原點,進而在不改變觸弦壓力的前提下進行觸弦上下幅度滑動,促使高音產生;揉弦具有“搭橋”的作用,常用于表現(xiàn)語氣嘆息、同音聯(lián)奏、同音斷奏中,促使豫劇連貫性可得到充分保障,進而在具體表演過程中通常需右手停止運弓,左手繼續(xù)揉弦,將其與下一次運弓相連,促使演奏氣息與樂思連貫性可得到充分保障[3]。
3、滑音
滑音可分為多種,常見的主要包括回滑音、上滑音、下滑音、墊指滑音等,在豫劇中,“do”、“sol”兩個音的修飾手法常用回滑音完成,下滑音常用于尾音修飾中。在利用滑音進行修飾過程中,滑音的速度、力度、幅度等均對豫劇的風格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要求演奏者需充分了解豫劇的具體風格、表達情感等,進而選擇適合的滑音處理方式及具體速度、力度等。
4、運弓
運弓水平對豫劇曲調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表達等均產生直接影響。故而在運弓過程中主要有3項技巧需重點注意。首先,演奏者需充分保證其動作自然性與協(xié)調性,進而促使韻律的流暢性可得到充分保障;其次,需選擇弓、弦良好的摩擦角度,進而促使產生的振音更具有規(guī)律性;最后,還需高效協(xié)調運弓速度與力度,促使音色水平不斷提升。
結束語
豫劇是我國五大劇種之一,二胡是豫劇表演中重要樂器之一,無論是豫劇,亦或是二胡演奏,都是我國較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此社會各界應加強對其重視度、保護力度與宣傳力度,做好二胡表演、制作的傳承,促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可得到高效弘揚。
參考文獻:
[1]劉剛.淺談豫劇二胡伴奏中的幾個問題[J].百科論壇雜志,2021,001(020):10.
[2]史文君.淺談河南豫劇唱腔與豫劇二胡在伴奏過程中的相互配合[J].福建質量管理,2017,001(015):221,220.
[3]徐梓智.豫劇二胡的演奏研究[J].戲劇之家,2020,001(0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