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洪波,劉小利,湯顯棟
訓練傷、爆震傷等外傷是導致部隊官兵鼓膜穿孔的常見原因之一?;颊哂捎诠哪ご┛讓е侣犃Σ煌潭认陆?,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創(chuàng)傷。外傷性鼓膜穿孔經早期預防感染等非手術治療,大多可以自然修復,但對于鼓膜創(chuàng)傷范圍大、程度深的往往自行愈合概率小,可考慮行鼓膜修復術,以減少感染機會并及早恢復聽力[1]。近年我隊采用人工血痂作支架修補治療的方法[2]對5 d內的外傷性鼓膜穿孔患者進行修復,取得良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 我隊2018-01至2020-02收治的鼓膜外傷性穿孔傷患者5例,不伴內耳及顱腦等其他外傷,均為男性,年齡18~25歲,均有明確外力致傷史。穿孔大小與形態(tài)根據耳內鏡檢查所得圖片測量,不同形態(tài)穿孔以最小直徑為穿孔直徑[3],直徑>3.5 mm 為大穿孔(3耳);直徑2.5~3.5 mm為中穿孔(1 耳);直徑<2.5 mm為小穿孔(1耳),其中大穿孔形態(tài)都為圓形或橢圓形;中小穿孔都為梭形、花瓣形等不規(guī)則形,所有穿孔均位于鼓膜緊張部。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耳痛、聽力下降、耳內悶塞感,2例穿孔邊緣有少量血跡,2例鼓室內、錘骨頭、及外耳道后壁見少量血跡。
1.2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術前均完善耳內鏡、聲導抗、純音聽閾電測聽檢查,并排除聽骨鏈斷裂。以6個頻率( 0.25、0.5、1、2、4、8 kHz)聽閾均值計算,骨導傷耳與健耳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氣導傷耳較健康耳相比聽力損失為15~30 dB HL。對鼓膜修復時間、鼓膜成型情況和聽力恢復情況進行分析。
1.3 治療方法 采用常規(guī)用藥外(抗生素、維生素和活血藥)。取患者外周靜脈血凝固后,用上層血漿形成的血痂作為封閉鼓膜修補的生物膜作支架,黏貼于鼓膜表面,待血痂膜干燥穩(wěn)固堅硬后,再加血液密封閉合外耳道。
1.4 治療結果 (1)1例鼓膜小穿孔,第7天聽力正常,鼓膜恢復完整結構清晰可見。(2)1例鼓膜中穿孔,第15天聽力正常,鼓膜恢復完整結構清晰可見。(2)3例鼓膜大穿孔,其中1例第20天聽力正常,鼓膜恢復完整結構清晰可見;1例第30天聽力正常,鼓膜恢復完整結構清晰可見;1例第35天聽力正常,鼓膜恢復完整但結構不清晰,再次用人工血痂早期干預治療,第43天復查,鼓膜恢復完整結構清晰可見,均自述無耳鳴、耳內悶塞感等不適。
圖1 鼓膜大穿孔(男,19歲)人工血痂修復前、后耳內鏡圖像
人工血痂早期具有可塑性、黏性(特殊的黏合劑)、抗炎性,能載物運輸,干燥變硬有支撐性,能提供生長因子[4,5]、被吸收后又能提供再生所需物質的特殊材料,兼具有自體組織材料和組織工程材料的優(yōu)勢和特點,取材源于患者自身血液,生物相容性最佳,基本無排斥反應,具備有軟骨、筋膜和脂肪組織的特點,又有結構材料(脫細胞和聚合物)、生物因子輔助材料和細胞輔助材料的特點[6]。
人工血痂用于治療鼓膜穿孔的原理是血痂下的環(huán)境是適合細胞生命活動的良好內環(huán)境,能促進上皮細胞分裂增生和肉芽生長,血痂自身溶解成血漿后可提供養(yǎng)料供細胞再生需要[7],血漿中蛋白有黏性[8],是特殊的黏合劑,能與創(chuàng)面牢固結合,同時血痂干燥能收縮變硬,拉緊創(chuàng)面彈力纖維向創(chuàng)面中央靠攏,促進創(chuàng)口逐漸縮小[9,10],最后血痂干燥自然脫落完成修復愈合。
人工血痂主要優(yōu)勢:(1)血痂鼓室外側有堅硬軟骨的支撐特性;(2)血痂鼓室內側有筋膜的光滑特性,與鼓膜穿孔邊緣貼合的穩(wěn)定性,有塑形性和抗感染性;(3)內側血痂有脂肪組織的抗炎、促進血管再生和提供支架結構的作用;(4)血痂自溶后有脫細胞能保留大部分的細胞外基質結構和生物特性,提供功能蛋白,引導機體細胞生長,促進表皮細胞的附著和增生,具有較好的結構和生物相容性,基質充足便于細胞黏附;(5)早期血痂有聚合物的可塑性,血痂鼓室內側有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降解性;(6)血痂自溶后有生物因子輔助材料能提供生長因子的特性,通過多種機制促進鼓膜愈合;(7)血痂有細胞輔助材料特性,可為支架材料、提供生物因子,血痂鼓室內側環(huán)境是細胞間相互作用的場所。人工血痂是鼓膜穿孔修補術中最理想的生物支架[6]。同時血痂下的環(huán)境是適合細胞生命活動的良好內環(huán)境,能促進上皮細胞分裂增生和肉芽生長,血痂自身溶解成血漿后可提供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纖連蛋白)、電解質、營養(yǎng)素、酶類、激素類、膽固醇和其他物資供細胞再生需要,其中血漿中的纖維蛋白作為一種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的基質因子,在鼓膜修復的各個階段發(fā)揮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5例采用人工血痂修復的患者聽力均恢復正常,明顯改善鼓膜外傷者生活質量。血液為自體組織,取材方便、易吸收、營養(yǎng)豐富、無排異性。通過對血痂的認知,用人工血痂在鼓膜穿孔上搭建腳手架作為再生細胞爬行的支架[11],在臨床中首次應用證實能促進鼓膜自我修復愈合。早期鼓膜穿孔、特別是特大穿孔,只要是新鮮創(chuàng)面,就能大大縮短自我修復時間,尤其是對長期無愈合跡象的陳舊性鼓膜穿孔,先使鼓膜穿孔邊緣變成新鮮創(chuàng)面,再用人工血痂促進修復,是行之有效的簡易修補方法,為鼓膜穿孔修補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