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xué)科,江蘇 無錫 214200)
排痰治療是確保重癥肺炎治療效果的重要部分[1]。本研究探討振動排痰與人工叩擊排痰在用于重癥肺炎排痰治療中的臨床觀察。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癥肺炎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5例,男22例,女3例,年齡34~96歲,平均63.26±1.71歲。觀察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35~95歲,平均60.53±1.49歲。
采用側(cè)臥位,對照組接受人工叩擊排痰治療,用手叩擊患者背部促進排痰;觀察組接受振動排痰治療,使用振動排痰機(粵械注準20172261829,深圳市太極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振動患者背部促進排痰。叩擊力度和振動頻率視患者的痰液情況和耐受程度而定,每次1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
(1)兩組治療前后的APACHEII評分比較。采用APACHEII評分表,評分越低說明治療效果越好。
(2)兩組治療后的觀察指標比較。機械通氣時間和濕啰音消退時間越短說明治療效果越好,每日排痰量越多說明治療效果越好。
采用SPSS 18.0處理,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接受治療前兩組APACHEI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第3天(20.67±4.28)分、第6天(19.24±3.82)分、第10天(17.55±4.10)分,APACHEI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的機械通氣時間(8.35±4.26)d和濕啰音消退時間(4.49±0.88)d均少于對照組機械通氣時間(12.39±5.53)d和濕啰音消退時間(7.24±0.80)d,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觀察組每日排痰量(31.83±9.71)mL,大于對照組每日排痰量(26.12±9.52)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對重癥肺炎患者的排痰治療是除抗感染治療外的主要輔助治療手段,分泌物如無法得到及時的清除,會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難[2]。在本研究中,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PACHEI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第3天、第6天、第10天APACHEI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說明振動排痰治療能夠較少重癥肺炎患者的APACHEII評分,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治療。APACHEII評中包含的急性生理評分共有12個選項,對患者的生理機能情況評分,包括生命體征、血液指標、肺功能等;年齡評分將年齡分為44歲以下到75歲以上一共5個階段,根據(jù)不同的年齡和機體情況評分;慢性健康評分對各種器官和系統(tǒng)功能的障礙或衰竭評分,包括是否進行手術(shù)治療。通過對重癥肺炎患者在接受前后的評分檢測,能夠直觀了解不同排痰治療方式在對患者的治療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3]。人工叩擊排痰的叩擊力度、頻率無法統(tǒng)一,很容易產(chǎn)生力度過大使患者受傷或力度過小無法有效促進患者排痰的情況[4]。振動排痰能夠持續(xù)的、穩(wěn)定的進行振動,對于不同身體情況或耐受度的患者還能夠調(diào)節(jié)振動力度和頻率,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排痰。當患者能夠更好的將呼吸道分泌物排凈,就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肺部繼發(fā)感染的可能性,有助于重癥肺炎的病情治療和患者的健康恢復(fù)。在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濕啰音消退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每日排痰量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說明振動排痰治療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濕啰音消退時間,改善患者的肺炎癥狀,還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排空痰液,保持呼吸暢通。通過振動排痰治療,能夠更加有效的增加重癥肺炎患者的排痰量。有利于重癥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療,從而縮短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濕啰音消退時間。
振動排痰能夠有助于重癥肺炎患者排空痰液,減少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濕啰音消退時間,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