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zhèn)張嶺小學,湖北 黃岡 438207)
相對來說,小學數(shù)學更多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需要學生更多地提高對數(shù)學問題思考、分析和探究的能力,在對于數(shù)學學習方法的轉變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因此導學式教學法受到了越來越多數(shù)學教師的青睞和選擇。一些小學數(shù)學教師認為小學數(shù)學的開展較為初步,通過簡單地講授、練習就能夠讓學生獲得大部分的數(shù)學練習,所以導學式教學法還沒有被全面地應用,在如今研究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以及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有意識地根據(jù)高小學生獨特的心里特征和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有重要的意義。
從導學式教學的意義上來說,導學式教學是一種真正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的一種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和收獲量。導學式教學的簡單定義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的學習研究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重要區(qū)別就在于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性地研究深入到學習過程中去。一些數(shù)學公式的推理和延伸需要通過一定的探究來完成,而這個探究過程如果僅僅通過教師的單獨講述和學生的聆聽理解來實現(xiàn)會大大降低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如果學生能夠在一個由3-5人組成的數(shù)學探究小組中展開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和合作解決問題,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導學式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存在的差異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其特殊的教學模式使每一次學生自主探究都有新鮮的內容。因為導學式教學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課堂上導學式教學的應用留下的問題殘留需要延伸到課外通過實踐和練習進行解決。
在課堂中如果有學生因為思想渙散等現(xiàn)象,就會嚴重降低課堂效率從而使課堂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導學式教學過程中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問題性,因為問題基本上貫穿了整個導學式教學的過程。首先,教師會通過課前準備過程提出課堂中需要學生研究的問題,學生圍繞著老師引導出來的問題進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性地根據(jù)不同的問題所需要采用的數(shù)學思想和研究方法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В瑢W生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收獲解決問題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帶動了課堂效率的提高。
在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探索性是數(shù)學學科學習過程中學要養(yǎng)成的重要習慣之一,但是許多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性、自主性的思維習慣時更多地采用理論教學的方式,學生雖然對探索性、自主性的思維習慣具有基本的概念理解,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卻不能進行實踐和應用,因此探索性、自主性的思維習慣培養(yǎng)總是得不到較好的效果體現(xiàn)。導學式教學相比之下更看重探索性、自主性的思維習慣的實踐和應用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自覺地對探索性、自主性的思維習慣進行了有深度、有寬度的實踐,這樣的實踐方式對學生的提升會更有利。
了解教材和了解學生是教師必備的一項素質。導學式教學的開展需要建立在了解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展開。例如,在了解基本圖形的單元教學中,教師要理解在這一單元中的教學目標和基本教學理念,并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進行了解,在引導過程中提出貼近教材內容又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問題,例如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圖形?這樣的問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又能夠刺激學生對圖形的種類進行自主性總結,從而在思考過程中對學習內容進行不斷地復習和總結,起到了導學式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
作業(yè)對于小學生來說不是敷衍老師的一種形式,而是一個檢測自身能力和開闊自身思維的形式,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到這一點。作業(yè)完成的形式也不能只局限于大量的練習中,作業(yè)的形式既可以是知識框架的總結、重難點的知識點整理,也可以是單元復習題的完成等。
綜上所述,導學式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師教學內容準備的質量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導學式教學在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過程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更適合小學數(shù)學課程的開展。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課程的準備、問題的引導以及課后作業(yè)的設計等不同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