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多年來,我國的體育教學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以鍛煉學生們的身體為目的,而忽略了對學生們終身運動和團結合作、公平競爭等體育精神的教育。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注重老師的教學,忽略了學生們對課程的感受,學生們被動接受知識,不能調動自身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前者是建立在學生的興趣基礎上的,而后者則以老師為中心,學生們被動地接受體育技能的相關知識與運動技巧。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下,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項目,自主的安排課程時間和上課的老師,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運動潛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會逐漸形成終身運動的理念。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初期是課外的體育俱樂部,沒有承擔教育的任務。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俱樂部,豐富自身的課余生活,鍛煉身體,結交愛好相同的朋友,俱樂部受到許多學生喜愛。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不足日益凸顯出來,為了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教育部門將體育俱樂部引入教學中。
國外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歷史悠久,尤其是美、德等國際,有完善的體育教育制度。
美國的高校體育俱樂部分為課內體育俱樂部、課外體育俱樂部和課內外體育俱樂部三種。美國還設立有體育專項獎學金,但獎學金的名額相對助學金和學術獎學金少。各高校俱樂部內設有競技性的運動隊,學生們通過選拔入隊,經訓練后參加高校間的體育運動比賽。
德國社會的體育運動氛圍良好,學生們可自主選擇校內體育俱樂部和校外體育俱樂部,高校將課外體育活動列入社會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們體育運動的興趣,我國從國外引進了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我國從形式上向歐美國家看齊,開設多門體育教學課程,如:乒乓球、籃球、健美操等等,讓學生們自主選課,但其教學實質仍以老師組織學生參與為主,未能從本質上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了改變我國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我們應找到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我國正確實施的方式,讓其與我國的教育正確接軌。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根據學生的體能、運動技能進行分班教育,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則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班,學生們的個體性差異增大,老師在教學方面的困難增多。課程時間的安排也存在問題,實行自主選課代表著要多個專業(yè)開設一個體育班級,但每個專業(yè)的課程安排不同,不同專業(yè)的實習安排在不同的時間,外出實習時難免會拉下體育課,與其他同學們的進度不同。體育俱樂部會不時地舉辦一些體育活動,需要專人負責活動的舉辦,運動場地的協(xié)商和運動器材的管理。
以往的體育教學以田徑、球類、太極為主,場地需求量少。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要開展多元的運動項目,需要更多地體育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如網球、羽毛球等需要額外建設運動場地,乒乓球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大,需要建設室內的運動場地。但是由于學校場地的不足,不能滿足同學們的需求。
俱樂部教學開展的多元運動項目均需要專業(yè)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但大多數的高校對于熱門的體育運動項目,缺乏專業(yè)的教師,師資力量不足。開設的熱門項目如瑜伽、健美操等,由于選課人數多,專業(yè)授課老師少,教授其他運動項目的老師不得不改行,邊學邊教,影響了教學質量。
要從調動學生積極性出發(fā),將歐美國家的體育俱樂部教學制度與我國高校的現狀相結合找到適合的實施方法,將其與我國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制度相對比,找到適合的切入點,擺脫形式上的體育俱樂部教育模式。
體育俱樂部是學生們運動與娛樂的場所,但同時俱樂部也需要一定的人員去管理與維護。學校應建立體育俱樂部管理機構,從學生們中選取熱愛運動并且有能力的同學參與到俱樂部的運營中。體育俱樂部成員要合理地分配俱樂部的資源,對場地和器械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對俱樂部舉辦活動的開支進行詳細的記錄。
進行體育運動的基礎是具有合適的場地和器材,高校要對校內體育運動場地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與布置,讓同學們在課程上有更好的運動體驗。要做好課內、課余、室內、室外場地資源分配,合理安排體育活動內容、運動形式,必要時可采用預約使用場地方式,提高場地利用率,盡可能使場地利用最大化。高校一般分布比較集中,高校間可以與聯合起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合理利用場地,增進校際間的合作。
高校要引進教授不同運動項目的體育老師,擴大師資力量。教師的教學質量嚴重影響著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與運動的積極性,要不斷地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并不定期的對老師們的教學質量進行考核。
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對學生們來說有著微妙的影響,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和公平公正原則會影響學生們的成績,要加強教師團隊的道德建設。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實在應試教育下產生的,在當今的高校體育教育體系中有諸多不足,體育俱樂部教育體系的引入和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但是我國的體育俱樂部教育模式有很多的不足,具體體現在管理困難,師資力量不足,場地和器材不足等等,我們要從激發(fā)學生們的運動積極性出發(fā),,不斷完善我國的體育俱樂部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