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縣共樂初級中學校,四川 宜賓 644400)
從學生個體來講,“生本教育”能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一種觀點認為:學校和教師想方設法讓學生喜歡學習,主動學習,有進步有提高,再到熱愛學習,尊重學生個體的“天賦”,這就是“生本教育”。
實施“生本教育”,注重學生發(fā)展的同時,也得重視教師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因為教師是實施教育的主體,是學習的引導者,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們學校在實施“生本教育”以來,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解一些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在總結著,也在思考著。
(一)我們學校先后派了十多人到廣州學習生本教育,包括管理類,教育教學類,除了理論學習,還是實踐觀摩。這些老師回來后再進行二次培訓,這樣就實現(xiàn)了全校教師學習生本理論。我們生本實踐B 組在2015 秋期組織了一次大型活動,活動地點定在了本校,主要是生本課堂教學展示和點評,每個學校都派出了上課教師,涉及到了每一個學科。我們學校要求每個教師都參與,主要參加自已所教的學科,這樣,我們學校的每個老師都觀摩了生本課堂,從而更理解了什么是生本教育。我們學校每周二三四為集體備課時間,這一年,我們的集體備課主要做生本教育的理論培訓和課堂實踐展示與點評。各年級分學科組建備課組,以備課組為單位分組進行。學校建立了聽課制度,特別針對近年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讓他們有選擇的推門聽課,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課堂教學,實現(xiàn)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我們學校從廣州學習回來的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我們的學校與我們聽課的那些學校是不一樣的,而且就是廣州的不同的學校的做法也是不一樣的,通過反復比較與分析,我們把廣州的經(jīng)驗與我們學校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共樂初中的比較靈活的生本教育課堂教學基本模式,稱之為基本,是指指導思想一致,個人的做法,所選例題,問題的提法可能都不一樣。
(一)通過“作業(yè)前置、課堂解疑、總結提升”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投入到主動學習中。在實施“生本教育”的班級中,許多科目都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教師布置了“講課”的任務,讓學生競爭上臺講課,很多學生都爭著上臺,而且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對上課內(nèi)容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上課資料豐富,課堂非常精彩。這些能上課的學生慢慢成了老師的助手,主動參與到對其他同學的學習指導與監(jiān)督中,班級的學習風氣明顯好轉(zhuǎn)起來。
(二)在班級里開展豐富的小組活動。班級以小組為單位,通常是六個人一個小組,分組采取上中下結合的方式,同時采取男女兼顧、組長與組員雙向選擇的方式組建小組,小組與小組間進行各種評比:學習、勞動、衛(wèi)生、紀律、文明、有益的興趣愛好、書法、繪畫、音樂等。那些后進生被分到了各個小組,在組長及組員的帶動下,他們在各方面都有進步,情商也得到了培養(yǎng)。有些落后的學生,害怕拖了本組的后腿,也主動起來,小組的凝聚力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也增強了,每個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也增強了。
(三)學校開展了豐富的生本活動,包括:文學社、機器人興趣社團、朗誦與演講社團、太極拳社團、籃球社團、羽毛球社團、足球社團、乒乓球社團、書法與藝術社團等。這些社團都是學生自愿參與,并且參與管理,每個社團學校只要把指導老師給他們配好就行了。進入這些社團的學生也取得了很多成績。
(一)教學質(zhì)量方面
我們學校的優(yōu)生人數(shù)有所增加;在平均分方面,我們學校的各科平均分,都處于縣前列,此處不便比較。
(二)學生活動方面
在縣運會上,我們學校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若干項目得冠的好成績;女子乒乓球隊代表興文縣參加市比賽,獲得了團體第二名,女單冠軍的成績;機器人比賽,我們學校代表四川省參賽,勇奪初中組全國冠軍;在宜賓市舉辦的書法比賽中,若干師生獲獎等
(三)教師發(fā)展方面
很多老師在全省、全國競賽中也取得了很多獎項,全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
(一)沒能全面深入地實施“生本教育”
由于少數(shù)教師的思想原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對教育改革的前途認識不夠,有些班未能全部實施“生本教育”,有些班級實施“生本教育”也不夠深入。
(二)“生本教育”的模式比較單一,沒能完全實現(xiàn)多樣化
“生本教育”不應該模式化,應該根據(jù)學校、班級、學生的情況實現(xiàn)多樣化,這將成為我們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向。
(三)學校特色不夠明顯
我們還停留在對“生本教育”的學習與嘗試階段,對“生本教育”的研究不夠深入,沒能形成共樂初中特有的特色“生本”。本著“悟本共樂,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我們將不斷深入研究,根據(jù)我校的特點,形成我們特有的“生三教育”體系和特色。
(四)教育終歸是對人的教育,是為了通過人的發(fā)展來促進社會進步的教育
教育改革永遠在路上,沒有終點,我們?nèi)沃囟肋h。我們的努力能否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的努力是否真正的幫到了學生,我們要思考,在教育改革的春風里,讓我們且行且思。
通過實施“生本教育”,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教育要改革,但教育改革,必須得圍繞“生本”的思想來進行,教育貴在“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