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娜
吉林工程職業(yè)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1
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三全育人”的教學工作機制,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把立德樹人作為高?!叭恕钡暮诵闹笇枷耄瑥娬{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發(fā)展,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這樣才能讓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應該以改進、強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為中心,開展理想、青年教育工作,將思想課主渠道進行強化的同時,對專業(yè)教育等各種課程進行深度挖掘,探尋其中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資源,以戰(zhàn)略高度構建全員、全課程的課程體系。在此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特點、需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心理、思想等實際情況,對教學的方法進行優(yōu)化,采用分類、分層級的教學模式,構建完善的資金投入、課程建設、師資培訓等多方面的系統(tǒng)性制度和保障體系,進而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將思想政治教育意識,貫穿課外、課堂、網絡教育,構建三個課堂為一體的教育平臺,結合高校各項活動和社會實踐,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從而在學生心中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學校、家庭教育進行有機結合。
在實際進行德育教育工作中,要發(fā)揮共青團及黨政干部、班主任、輔導員等學生工作隊伍的主體作用。首先,必須要明確班主任、輔導員在工作中的機制,從而提升學生工作隊伍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成效,秉承嚴謹?shù)脑瓌t,對隊伍結構進行優(yōu)化,將管理、培養(yǎng)、選拔體系進一步完善,從而為做好立德樹人工作提供長效機制保障。其次,充分結合高校自身實際情況,基于高校黨委領導,構建學生管理工作組制度,其中可以細分為學生黨建、心理咨詢、黨團活動、大學生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工作組,從而以工作組為基礎展開個性化服務工作,為立德樹人提供良好的支撐,要側重于培訓學生的職業(yè)技能,挖掘學生社團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構建立德樹人的平臺,凝聚家庭、社會、學校形成合力,最終在立德樹人工作中,構建高效的互助機制。
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教師為基礎,但當今很多高校教師受到功利主義等不良思想的影響,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重職稱而輕修養(yǎng)的情況,從而促使高校立德樹人的根基不穩(wěn),基于此,強化高校立德樹人工作迫在眉睫。在建設以立德樹人為根基的高?!叭恕惫ぷ鳈C制過程中,教師是其中重要的主導性力量,必須要以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工作中進行積極實踐,發(fā)揮自身的師德師風、思想素養(yǎng),為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在科研、服務、教育教學過程中,明確自身的教育職業(yè)與政治角色,珍惜自身的聲譽,形成自覺捍衛(wèi)教育職業(yè)尊嚴的意識,改進自身師德發(fā)展目標。
高校應該建立完善的師德示范機制,在校內培養(yǎng)先進典型,并加大宣傳力度,從而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導向性作用。因此,必須要樹立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為己任的意識,對教師的責任擔當、思想引領意識進行強化,以培育教師的師德師風為基礎,提升立德樹人工作標準和成效,從而實現(xiàn)“三全育人”工作機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園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載體,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可以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學生可以深刻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因此,學校應該極力構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氛圍。首先,學校應該制定校園文化建設的標準,構建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標準,將兩者實現(xiàn)有效結合,從而在校園文化中,充分展現(xiàn)出立德樹人的內涵,在構建校園文化期間,滲透立德樹人的思想,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發(fā)揮在全程教育教學中,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其次,高校校園應該加強校園網絡文化的管理工作,當前很多大學生都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網絡游戲本質就充斥著暴力、自私,甚至是黃色等多種不良思想,從而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不健康思想影響,這對于學生成長都有較強的影響,因此,高校必須要重視提高管理校園網絡文化,盡可能多開展一些如課外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借助于立德樹人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轉變學生的不良思想,在健康、積極的校園網絡文化引導下,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隨著“三全育人”工作機制在高校的大力推廣,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高校的育人教育應該把握眼前的機會,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貫徹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應該加強學生、學校以及老師之間的聯(lián)系,三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高校育人事業(yè)的發(fā)展。